趙成國
摘 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文章在對有效性教學的分析理解的基礎上,以化學課堂教學為例,分析了當前農村中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實現(xiàn)當前農村中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化學;教學;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同農業(yè)、能源、材料、資源開發(fā)、國防建設以及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有著密切關系,它對實現(xiàn)我國“四化”建設起著重要作用。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有關專業(yè)奠定基礎,也能為畢業(yè)生參加工作后解決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要想大面積提高化學教育質量,必須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
一、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實質是老師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在演示實驗過程中就會模仿老師,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實驗的基本技巧:準確操作實驗儀器,按步驟進行實驗,科學地選擇儀器,正確地觀察、分析實驗等。在演示實驗時,我們應走出“老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包做包講的誤區(qū)。但我們有的老師怕課堂結構不緊湊,在演示實驗中往往“唱獨角戲”,老師演給學生看,開始的時候還挻熱鬧,實驗過后卻變得“煙消云散”。實際上,我們做演示實驗也是一個雙邊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比如說在上藥品的取用、稱量這節(jié)內容時,在教學設計中,我把培養(yǎng)學生基本操作能力放在教學設計的首位,先強調學生注意掌握,同時放手讓幾個學生上臺充當“小老師”,比如在演示“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驗時,讓學生上來做,讓臺下的學生參與評價,如此他們就會帶著挑剔的眼光注視著整個實驗過程,利于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實驗觀察品質,端正觀察態(tài)度。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適時地糾正了大多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會存在的問題。在實驗條件不夠完善時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從而體現(xiàn)出實驗的直觀性。
二、必須加強和重視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化學實驗探究在化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實驗探究,對實驗現(xiàn)象觀察和分析再經過推斷和下結論,有助于學生形成化學概念;有助于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只有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實驗技能,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更好地解決問題?;瘜W教學如果不在實驗中下功夫,是很難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是不能培養(yǎng)出真正意義的合格學生。作為化學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困難創(chuàng)造條件,哪怕是因陋就簡也要很好地完成教材中規(guī)定的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的探究實驗,同時還必須輔助學生做好家庭小實驗。演示實驗力求做到現(xiàn)象要明顯,應使所有學生都能看到。教師在實驗操作上應起示范作用。若課本中設備簡單,操作方便而又沒有安全隱患的實驗應盡量交給學生去做,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了試驗功能,增加了學生動手的機會。特別是探究實驗要求學生觀察什么,得出什么結論。怎樣引導和實施學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這樣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教師都應有所準備,心中有數(shù)。
科學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和網絡信息傳播輔助實驗教學功能。當前在實施化學教學實際過程中有些教師過分地依賴現(xiàn)代科技手段,用多媒體技術來替代學生動手實驗,形成“變相”的在黑板上做實驗。不可否認,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為化學課程教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展現(xiàn)出新的前景,但作為化學教師應清晰地認識到: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用計算機模擬一些復雜的化學實驗,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但模擬實驗無法全面體現(xiàn)化學實驗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學實驗,現(xiàn)有的教學各種手段都無法替代學生來親自動手實驗的教學功能。在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濫用而是要科學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和網絡信息傳播輔助實驗教學功能。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發(fā)展學習興趣
化學教學要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還應該重視興趣廣泛性的培養(yǎng)和興趣持久性的協(xié)調。一方面利用化學知識與物理學、數(shù)學、美學等學科的密切聯(lián)系,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廣泛性。還可通過對一些科學家事跡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們正是由于興趣廣泛,博覽群書,善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才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科學難關,從而懂得興趣廣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教師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學片斷、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史、化學魔術、化學謎語、化學游戲化學趣味實驗等,通過講座、表演、比賽等方式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了搞好課外活動,首先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摸清他們最感興趣和對一些知識的需求,以此選取活動內容,制訂活動計劃。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最終的目的都是讓學生參與到我們得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獲得知識,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
做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特別是教學理論知識和學習理論知識。如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才能使自己的教學不至于太過于距離學生已有的發(fā)展水平太遠。從而使課堂教學有效。此外,像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師必須了解知識是怎么建構的,在教學之前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把教學內容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才能真正地做到有效。
五、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使學生主體性得以提高,讓學生明白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通過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一定能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樂趣,會在最短的時間里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擁有良好的學習品質,從而使自身素質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