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比較情緒化,以前不太在意,但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感覺因為自己的情緒化,經(jīng)常把家里搞得氣氛緊張,孩子也會表現(xiàn)得不知所措和委屈,甚至有點看我的臉色行事。我想改,可是好不了兩天就原形畢露,我該怎么做呢?
以前對自己的脾氣秉性不介意的你,因為看到了孩子對自己情緒的不良反應,于是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自我意識通常會帶給當事人一系列的變化:察覺、反思、尋求問題的癥結(jié)并努力改變。情緒化的人,通常其早年成長背景中有一個類似的“樣版”(多為父母),不良情緒曾經(jīng)主宰過你的家庭氣氛,可能小時候的你也曾厭煩或憤怒過,但無奈你那時太小,沒有力量抗爭。雖然你不喜歡幼時記憶中的那種感覺,可不幸的是它有可能成為你長大后行為的翻版,好在你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如果你不想“繼承”家風,現(xiàn)在改變也為時不晚,相信你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委屈和逆來順受中長大。情緒化是一種幼稚和任性,說其幼稚,是自我中心(自己舒服就行)、自我膨脹(我不開心就這樣表達),想不到且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幼兒心理是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的)。說其任性,指的是不體察、不控制自己的情緒,任由情緒“撒野”。任性是需要資本的,我們有什么資本隨意任性?任性是要付出代價的,日久天長代價顯而易見,我相信這些都不是你想看到的。明白了道理,就明白自己當怎樣做了。不管家里、家外,我們身處任何關系中,都需要友好而有效地溝通,只有雙方都舒服,才是修得了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