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長壽
長壽,似巍峨陡峭的喜瑪拉雅山,并非人人都能夠輕而易舉地攀援。長壽,如同天一樣的高遠,那朵朵祥云,讓人望眼欲穿。長壽,是人類共同的夙愿,登峰造極,需要頑強的意志和勇敢。長壽,是天空與大地的恩典,厚德載物,身心健康,生命才會沖刺終點。長壽,是生命懂得順應自然,天地人和是根本,修養(yǎng)心性和品德,能使生命固本求源。壽,與“瘦”同音,兩者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實現(xiàn)長壽的夙愿,必須節(jié)制自身,遠離貪婪,酒色財氣適當收斂。如果肆意妄為,放縱欲念,就會半途而廢。
長壽,為萬福之首,經(jīng)常受到欲望和風暴的挑釁,最好的對策是清欲寡歡,與人為善,一路的風雨兼程,必須保持大將的氣度和風范,宰相肚里能撐船,正如海納百川。長壽,是耳聰目明,耳濡目染德高望重之人的品行修養(yǎng),從不把是非恩怨掛在心間,不把寧靜的心擾亂。長壽,是長明的燈塔,燃燒自己,照亮人間。
長壽,就是益壽延年,樂期頤并不是一種夢幻,切莫翹首旁觀。只要心中常存善念,胸懷放寬,定會壽享天年,福壽齊天。
富貴
富貴,似一只蝙蝠嫵媚翩躚,帶著幸福、如意,順利地向著寥廓綿延。富貴,事關(guān)人口和糧田,衣食無憂,有食吃有衣穿,有耕田,全家平平安安。富貴,亦是房屋富室,蔚為可觀,以示人們安居樂業(yè)。
富與福不能混為一談,富者未必幸福,福有著廣闊的外延。富與貴聯(lián)系在一起,福氣才能大力彰顯。富以惜為貴,意為珍惜每一粒谷米,每一件衣衫,日子才會綽綽有余,富裕連綿。道德對財富進行掌控操盤,明察秋毫,不放過貪婪,因為蒼天有一雙明亮的慧眼,不義之財君莫取,損人利己,不擇手段,終將是一場枉然。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道害盈而福謙,人道好盈而惡謙!遵循其道,以和為貴,以謙養(yǎng)富,忍讓吃虧才能獲得福報,讓人生的福樂無邊無沿。
康寧
康寧,是一種通透和康健,使全身的經(jīng)絡舒展,康寧像平坦的草原,讓生命一馬平川??祵?,是一種境界,寧靜的心勇于抵制吝嗇和貪婪,不允許貪執(zhí)、恐怖、抑郁、憎恨、愚癡,褻瀆或者動搖健康的信念。
康寧,是用畢生的精力追求的寧靜致遠,智者善于從勤勞中發(fā)現(xiàn),勤于勞作而不疲倦,生理機能就會順暢,身心安泰,若素安然。
康寧,是一種智慧,與世無爭,平平淡淡,免遭是非和病痛的糾纏??祵帲且婚T學問,值得人們認真地鉆研??祵?,是一種修養(yǎng),尊重生命,科學保健,做到“身心雙修”,以動養(yǎng)身,以靜養(yǎng)神,以節(jié)制養(yǎng)體,以寡言養(yǎng)氣,以讀書養(yǎng)智,強大精神,增強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康寧,是豐收的碩果,那是善良的種子,長成的一片絢爛??祵幨且环N福氣,展現(xiàn)一幅吉祥如意的畫卷。
好德
好德,是對行為的束縛,目的在于規(guī)范地走路;好德,是遵循準則自律和約束,確保行為不偏離正途。好德,是一粒種子,不停播種,才能收獲吉慶和福祿。好德,是一眼源泉,奔流著不盡的幸福和歡樂;好德,是終生堅持的必修課,漏掉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功虧一簣,難以豐功碩德,功德圓滿。德,好比一輛載重的貨車,用心筑路,才可行使道德。德的會意是,在一條道路上行走,目正、心正,樂善好施才能暢通無阻。好德的典范,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鞠躬盡瘁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虛懷若谷是一種承載萬物的厚德,見義勇為,是令人敬佩的風度和氣節(jié)。
好德,是一切成功的基礎,是難能可貴的試金石,真善美、假丑惡全部靠它來檢測。在生活中,保持樸素的風格,尊師重教,樂于孝親、善于忠君、熱心慈悲,便是一種智慧、一種格局、一種高尚的道德。因為,好德是基于誠實、樸素、勤儉、謙讓、善良基礎上的行為,此乃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好德,愿把溫、良、恭、儉當作舒心的熨帖。好德,是將仁、義、智、勇當作治理國家的良策。一個人,一個國家離開了好德,必然難以成就偉業(yè)。
善終
善終,就是身無病痛地終老,在西去的路上,沒有風暴的阻撓;善終,即使萬貫家財也難買到,依靠日積月累的行善修造。善終,長命百歲也難遇到,猶如佛家的教義,忘記恩怨,忘記憎恨,以海闊天空的心胸包容一切,才能達到。
善終,是萬眾矚目的終極目標,是生命在江湖闖下的名號。善終,不管人生經(jīng)歷種種浪濤,從來不用匕首和尖刀,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波濤,即使萬般的委屈,也要付之一笑。善終,無論地多闊,天多高,永遠心存厚道。善終,是一種傳統(tǒng)禮教,古德說得妙: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期望圣人前來引導,必須消除內(nèi)心的煩惱,甘愿事事常行菩薩道。
善終,有大中小之別。常人的壽終正寢為小,沒有病苦,沒有怨氣和內(nèi)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安心地走掉。而大善終,是自己預先知道,因為大善終是舍生取義,甘愿死得重于泰山,決不輕如鴻毛。
選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