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巧
摘 要:鄭板橋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畫的傳統(tǒng)筆墨。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畫傳統(tǒng),以梅蘭竹菊松石等為主要描繪對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達了古代文人的情懷。對后世的畫家產(chǎn)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鄭板橋;藝術成就;題跋;竹;傳承;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1--01
一、鄭板橋的生平簡歷
鄭板橋,生于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居士、板橋道人, 江蘇揚州興化人,為人慷慨嘯傲,超越流輩。鄭板橋從小愛好讀書,博聞強記,1736年應科舉為進士,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在為官期間,深查民間疾苦。后來因得罪豪紳,遭劾罷官。后來長居揚州,詩書畫文重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江蘇揚州形成了以金農(nóng)、汪士慎、鄭板橋、李方膺、高翔、黃慎、羅聘、邊壽民等為主的“揚州畫派”。這些文人畫家重視生活感受,強調(diào)抒發(fā)靈性,作品多寫梅蘭竹石,善用潑墨寫意,具有較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熱烈的感情,個性鮮明,形式不拘一格,狂放怪異,在畫壇上獨樹一幟。
二、鄭板橋的藝術成就
1、題跋
鄭板橋一生著重畫竹、蘭、石,兼及松、梅、菊等,這是中國文人畫的傳統(tǒng)題材,寄予著畫家對于崇高品格的追求。他的繪畫思想主要通過題跋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他的畫每副上都有題跋,在題畫中具體闡述對繪畫的理解。如作品《板橋題畫》、《題畫》等是他自己對繪畫思想的具體展現(xiàn)和闡述。
2、畫竹
鄭板橋畫的蘭竹,隨意揮灑,蒼勁絕倫。曰“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移之石”它們代表著頑強不屈、堅忍不拔、光明磊落、正直無私、虛心向上的精神品質(zhì)。顯然,他是通過贊美蘭、竹、石的崇高品質(zhì)而歌頌人的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鄭板橋畫竹,不特意為竹寫神,側(cè)重寫生。他十分注重刻畫繪畫對象所具有的秉性與適宜的環(huán)境,精確地展現(xiàn)其自然屬性。畫竹時注意與水、石的結合。他畫的竹子在章法上以少勝多,重在意境的創(chuàng)造;在形象塑造上,竹竿瘦而挺,有彈性;竹葉堅勁,濃淡相宜,干濕并重。最終形成了他瀟灑、疏朗,堅實而又飄逸的風格。
鄭板橋擅長畫墨竹,畫竹葉創(chuàng)深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主張畫竹必先“胸有成竹”,這一觀點對后人創(chuàng)作構思有積極作用。存世《墨竹圖》相傳是他的作品。
3、意在筆先
他還提出了著名的繪畫理論“意在筆先”。即在畫畫之前,必須先要立意構思,然后才能下筆的繪畫觀點。畫竹時要意在筆先,用墨時要干濕濃淡并兼。他提出了著名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繪畫理論?!把壑兄瘛笔亲匀粚嵕埃歉行哉J識;“胸中之竹”是對眼中之竹的提煉與概括,是理性認識; “手中之竹”是運用藝術手法對藝術形象的再現(xiàn)。他是這樣寫的“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與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非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傊?,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
他認為,心中所想的竹子并不是眼中看到的竹子,畫在紙上的竹子又與心中所想的竹子不同。畫竹時先立意再下筆,這是作畫的法則之一,但是下筆時可以臨時變化,就會產(chǎn)生原先想不到的情趣。
三、鄭板橋在繪畫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鄭板橋十分注重對傳統(tǒng)的繼承,畫竹學文同、蘇軾、徐渭、高其佩、石濤等,畫蘭學鄭思肖、陳古白、顏尊五、陳松亭等,畫石學倪瓚、八大山人等。但是他并不是被動地去接受前人的畫法,而是有所選擇和鑒別,是批判地繼承,主張既要法古又要創(chuàng)新。詩曰“十分學七要拋三,各有靈苗各自探。當面石濤還不學,何能萬里學云南?” 主張“師其意不在跡象間也”,提出了“不泥古法,不執(zhí)己見,惟在活而己也”的觀點。一個“活”字體現(xiàn)了他的繪畫本質(zhì)特征,能夠突破前人而有所創(chuàng)新,最后獨成一派。
活既要打破傳統(tǒng)規(guī)則,要有所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他也是這樣做的。鄭板橋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突破了中國文人畫自我表現(xiàn)的局限,主張師法自然,追求藝術的自然美。
四、鄭板橋?qū)笫喇嫾业挠绊?/p>
鄭板橋的作品流傳極多,各地博物館,都有它的藏品。有《鄭板橋全集》、《板橋論畫》、《鄭板橋集》流傳于世。鄭板橋在繪畫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繼承并發(fā)展了中國畫特有的民族形式和傳統(tǒng)風格,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中國藝術史上的寶貴財富。
參考文獻:
[1]鄭板橋.板橋論畫.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4
[2]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2011.12
[3]張風云.中國古代繪畫藝術.2005.9
[4]徐改.中國古代繪畫.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