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瓊
摘 要:本文通過考察《說文解字》、《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故訓匯篆》等古漢語重要字典,并對具體的文獻材料進行分析,從而對“論”字以及“論”與“說”、“議”之間的差異進行辨析。
關鍵詞:論;說;議
[中圖分類號]:H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1--01
“論”字,《說文》有篆體: ,《六書通》載: ;又《金文編》載: ,即侖也。許慎《說文》:“侖,思也,從亼從冊”,“侖”指按次序整理簡冊。段玉裁注曰:“倫論字皆以侖會意”。中亦清晰可見手與冊的形狀,故從字形上引申,“論”字應是指言語有條理有秩序。
一“論”字辨析
《說文》:“論,議也,從言侖聲?!倍巫ⅲ骸胺惭哉Z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故孔門師弟子之言謂之論語……按論者,侖之假借。思與理,義同也。凡人之思必依其理?!薄皝觥敝咐恚罢摗敝杆?,二者本就是相通的。劉熙《釋名》稱:“論,倫也,有倫理也”;顧野王《玉篇》云:“思理也”;《廣韻》云:“力迍切,言有理;廬昆切,說也議也思也”?!锻踔啤罚骸胺仓莆逍蹋丶刺煺摗?,孔安國注:“天論,天理也,與倫同。”統(tǒng)而言之,“論”之正體莫不能離理也。
考察具體的文獻,可大致將“論”歸作以下幾層含義:
1,談論、討論。
《周禮·東官考工記》:“國有百職,百工與居一焉?;蜃摰溃蜃鞫兄摰?,謂之王公?!弊摰朗峭豕穆氊?,“論”指議政。
《世說·文學》:“孫安國往殷中軍許共論,往反精苦,客主無間”。孫安國與殷浩二人共談玄理?!罢摗敝赣懻撔怼?/p>
2,思考、分析、研究
《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毖芯恐螄溃瑓f(xié)調(diào)陰陽之事,來經(jīng)營治理國家?!罢摗奔囱芯俊?/p>
《墨子·小取》:“募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觀察萬物的現(xiàn)象,比較各種現(xiàn)象交互的關系?!罢摗庇蟹治霰容^之意。
3,論述、論說
《莊子·秋水》:“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闭Z言所可以言說者,萬物之粗也,“論”有論說之意。
《淮南子·修務訓》:“書傳之微者,惟圣人能論之。”高誘注:“論,敘也。”書傳中的微言大義,惟有圣人才能論述。“論”即論述。
4,衡量、考察、評定
《禮記·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辯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睂τ胁诺陌傩找n以官位,必須先對他進行考評,論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
二“論”與說、議、辯之差異
(一)論與說
許慎《說文》:“說,釋也。從言兌。一曰談說?!倍巫ⅲ骸罢f釋者,開解之意,故為喜悅?!薄队衿ぱ圆俊罚骸罢f,懌也。”懌即悅也。《釋名·釋言語》:“說,述也。宣述人意也。”“說”有言說、解釋、告知、評論、喜悅之意。如《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笔乱殉啥ň?,就不必說了,已近完結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匡正了,過去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與責任了,“說”即言說?!墩摵狻ふf》:“儒者說五經(jīng),多失其實”,“說”即解說、釋義??傃灾?,“說”有言說、解釋之意,通“悅”亦可作喜悅之意。與“論”相比,其更傾向于“言說”、“解說”,使對方明白其意,即段注“開解之意”。“論”則在于“分析”、“思考”,即“言之循其理得其宜者”。
(二)論與議
《說文》:“議,語也。從言,義聲。”段注:“論、議、語三字,為與人言之稱?!薄稄V雅·釋詁四》:“論,謀也。”《廣雅·韻》:“議,評也?!薄白h”有言語、謀慮、議論、非議之意。如《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弊鳛榕?,不要自作主張,只要考慮擺酒布菜的家務事就可以了,不要給父母帶來憂愁,“議”即考慮、謀劃?!墩撜Z·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碧煜掠械溃傩站筒粫h論政治了?!白h”古代奏疏之一體,且常指代臣子朝議。
王力《古漢語字典》:“議著重在得失,所以議的結果往往是做出決議;論著重在是否,所以論的結果往往是作出判斷。議往往是許多人在一起交換意見,論不一定要有許多人?!庇帧肚f子·齊物論》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nèi),圣人論而不議?!绷贤猓ト顺姓J其存在而不作解說陳述,六合內(nèi),圣人只作陳述解說而不評議。“論”更多是客觀的陳述,“議”則有個人主觀色彩。
統(tǒng)而言之,“論”的正體為“理”也?!罢摗迸c“說”都有言說、論說之意,然“說”傾向于解釋、說明之意,而“論”則更側重于分析、思考、研究?!罢摗迸c“議”則皆有議論、討論之意,古人亦常用“論議”,指“議論政治”。然“論”主要在“藏否是非”、“適辯一理”,而“議”則側重于“討論”、“議論”,且“論”更多是客觀的陳述,“議”則有個人主觀色彩。
參考文獻:
[1]許慎.段玉裁注,說文解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康熙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1958
[3]王力.古漢語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湖北辭書出版社 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
[5]故訓匯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