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珊
摘 要:威廉·華茲華斯是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主要奠基人,他用洗盡鉛華的文字敘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向詩壇吹起一股清新的風,一掃古典主義詩歌的虛華與死板。華茲華斯是一位具有強烈生態(tài)一時的人文主義者,他崇拜自然、贊美自然;強烈譴責工業(yè)文明對人身心的損害;強調(diào)回歸自然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回歸自然不單單只是沉醉于自然的秀麗,尋覓一片遠離工業(yè)社會的凈土,更是深入發(fā)掘自然中的人性,將整個靈魂賦予自然,探索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
關(guān)鍵詞:華茲華斯;自然;人性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1--01
一、對自然的虔誠
華茲華斯童年時就讀于湖區(qū)的寄宿學校,一直到十七歲進入劍橋大學期間,他從未離開過湖區(qū)這片親近自然地地方,為其今后自然的詩風奠定了基礎(chǔ)。1795年,他同妹妹多蘿西一起隱居農(nóng)莊。對于華茲華斯來說,這就像是在外顛沛流離的游子終于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大自然給他帶來靈感,帶來希望,陪伴他度過一生。
華茲華斯早已將自己的靈魂托付給了大自然,他相信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發(fā)掘人性純真你。在資本主義文明所掩蓋下的人性是扭曲的、冷酷的。只有回歸自然,才能看到更多屬于靈魂的東西。在詩歌《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中,作者表達了對自然地虔誠:
《無題》(楊德豫譯)
我一見彩虹高懸天上
我一見彩虹高懸天上,
……
兒童乃是成人的父親;
我可以指望:我一世光陰
自始至終貫穿著天然的孝敬。
詩人為那斑斕的彩虹而動心,這種熱愛從出生持續(xù)到離去,如果有一天詩人失去了對大自然深深的熱愛,那么那一天詩人失去的便是自己的靈魂。“兒童乃是成人的父親”是華茲華斯詩歌的中心思想。兒童所具有的是還未被世俗所污濁的淳樸的天性,而也只有這般純潔才能和自然融為一體,高度契合。他愿盡其一生,孝敬自然,如此虔誠,也只有華茲華斯一人罷了。
二、自然對心靈的慰藉
親少年時期,華茲華斯擁護明主共和的觀念,對法國大革命熱情歡迎。但是隨著革命愈發(fā)殘酷,國內(nèi)的民主思潮受挫,物價飛漲,人民生活困苦,使得華茲華斯質(zhì)疑他早年所抱有的革命理想。1797年,在失望和絕望中的華茲華斯,毅然決定與妹妹多蘿西一起遷居鄉(xiāng)間,離開這血腥而虛偽的地方。
大自然是治療創(chuàng)傷的良藥,華茲華斯寄情于山水之間,逐漸從痛苦中恢復(fù),這段時間,華茲華斯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頂峰。
水仙(飛白譯)
我孤獨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蕩,
忽然間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華茲華斯將自己比作一片孤獨的白云,離開家鄉(xiāng),離開愛人,現(xiàn)實的殘酷打敗了一腔熱血,那是何等的孤獨!但整首詩中詩人流露出的卻是平和歡快的情緒,確實,只有大自然才能都慰藉一顆受傷的心靈。大自然的秀美排解了詩人內(nèi)心的愁悶,陪伴他度過了生命中困難的時期。華茲華斯在他的詩歌中一次次突出了大自然的治愈性,這正是自然靈魂的體現(xiàn)。大自然不僅僅只有秀美的河流山川,她像母親一般安撫著歸家的游子,給予失落的孩子以支持與鼓勵。自然與人本為一體,自然使人的心靈得以凈化,回歸自然的生命才可以擺脫世俗的紛擾和不安。
三、死亡
死亡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華茲華斯終身追求順其自然的思想,因此死亡對于他來說,是離開人世的短暫,更是寄身山水的永恒。他早已將靈魂與自然相融,自然的永恒,便是生命的延續(xù),死亡又有何懼?在《露西詩組》中,華茲華斯闡明了他的死亡觀。
無題(楊德豫譯)
昔日,我沒有人間的憂懼,
恬睡鎖住了心魂;
她有如靈物,漠然無感于
塵世歲月的侵尋。
如今的她呢,不動,無力,
什么也不看不聽;
天天和巖石、樹木一起,
隨地球旋轉(zhuǎn)運行。
對于露西的離去,華茲華斯顯然是傷心的,但并不畏懼。露西所看到的最后一眼是綠色的田野,大自然的美景伴隨著她走向永恒。在自然面前,死亡也不顯得那么悲哀了。她悄然離去,與天地融為一體。露西離開了人類社會,卻長久地與巖石、樹木一起,地球永不停息地轉(zhuǎn)動,生命也在生生不息,華茲華斯從惋惜姑娘早逝的心情,轉(zhuǎn)向?qū)τ郎木次?,精神上得到一絲安慰。
四、評價
有的說法認為華茲華斯的自然觀,包含“隱士”的思想,是逃避和隱忍,他所推崇的遠離資本主義社會文明,會阻礙社會的進步,滋長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的思想。然而,華茲華斯回歸自然本質(zhì)在于探索自然中的人性,并不是一味沉溺于自然之景而逍遙放任。評論家沃森在論及華茲華斯時說:“……我們會發(fā)現(xiàn)華茲華斯的特別之處在于他對人類自然的洞察,而不是喚起自然……他的詩歌充滿了人物……除了這些人物個體之外,華茲華斯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他可以預(yù)示人類社會現(xiàn)在的問題?!贝笞匀坏纳袷タ梢韵炊Y工業(yè)文明中的利欲熏心,也只有在本原的地方才能探究出人性的本質(zhì)。華茲華斯在大自然中尋覓人生的哲理,尋覓生死的關(guān)系,這種理念不是后退,反之是更思想上的進步。華茲華斯的觀念在如今的現(xiàn)實社會更需被重視。物質(zhì)上,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逐漸惡化,大自然的俊美逐漸被工業(yè)所吞噬。思想上,利益關(guān)系侵蝕著我們,一切以利為本,甚至不擇手段,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卻只是理想罷了。進步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摧毀自然,文明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心靈的純凈。那么請下那浮躁的心,回歸,反思,感悟,在華茲華斯的詩歌中尋找答案。
參考文獻:
[1]李美華.英國生態(tài)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2]朱萌.永生的啟示——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名篇賞析[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