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 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把握英語工具性的特點,遵循學生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摒棄枯燥的語言講解和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運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學習的語言和語用環(huán)境,通過語言實踐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關鍵詞]聽說習慣 聽說興趣 思維空間 聽說能力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5-031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口頭上,即說英語的能力,而說的能力則是在聽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英語課堂中,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一、把耳朵叫醒:尊重語言習得規(guī)律,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
學生語言習得上的發(fā)展常常經(jīng)歷三個階段,如同孩子的成長期一般。
第一階段:嬰兒期。學習一門語言,首先重在聽。如果教師一開始要求學生開口說話,就違反了語言習得的自然規(guī)律,導致其語言習得的最終失敗。Igoa(1995)指出:“實際上,許多語言方面的習得是與‘無聲期同時進行的。這雖然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但學生確實在此期間理解并懂得了許多知識。”所以,我在課堂上創(chuàng)建良好的聽的語言環(huán)境,盡可能多地留時間給學生去傾聽、去感受,并要求他們課后多聽。
第二階段:幼兒期。這是英語的初學階段,學生不僅要能聽懂英語,而且要能用手勢或英語進行交流。學生通過非語言手段表達出他們已經(jīng)理解了,此時教師應該允許他們通過任何方式做出反應,如點頭、指示、繪畫、手勢等。低中年級學生大多處于這一時期,教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借助適當?shù)闹w語言,強化學生的聽力。
第三階段:成長期。從這一階段開始,學生能聽懂所聽到的英語,可以在書面上較好地完成練習,但讓他們進行口頭表述時往往會語塞、詞不達意,或者干脆沉默不語。因此,教師應了解語言習得的階段及其特征,使學生在英語語言習得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二、還嘴巴自由:遵循兒童的年齡特征,激發(fā)學生的聽說興趣
教育心理學表明:當教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時,就可使學生在學習時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和較牢固的知識與技能。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就要盡量多地運用各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興趣。
1.在樂聲中自由地歌唱
優(yōu)美的音樂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往教學唱中文歌曲時,教師一般先讓學生聽音樂,再示范唱,然后讓學生學唱。學唱英語歌曲也是這樣,我往往會把課堂交給學生,組織他們互聽、互配動作、互相評價,這樣只要學唱新歌時,學生就會習慣性地改編歌詞來演唱“自己”的歌曲。這樣的活動是自由的,是學生自發(fā)進行的,比教師組織學生聽歌學唱的效果要好得多。
2.在游戲中自由地交流
課堂教學中,游戲能使枯燥的英語句型訓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例如,在復習有公共標志的英語詞匯時,教師可先出示幾個學生熟悉的公共場所,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場所進行標志的張貼工作。同時,教師要求學生張貼時對標志進行說明,解釋得全面、具體的小組獲勝,并頒發(fā)工作勛章。游戲中,學生為了得到勛章,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聽、說、思考上,每貼好一個標志都是一次成功的體驗。因此,教師要抓準學生學習的興奮點,逐步培養(yǎng)學生愿意聽說的好習慣,使學生養(yǎng)成注意聽別人說英語、用英語回答對方的習慣。
3.在匯報中暢所欲言
課堂教學中,我先利用幾分鐘時間做日常的值日報告,盡量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值日匯報中去。同時,發(fā)言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全班同學交流,傾聽的學生還要針對所聽內(nèi)容進行提問。這樣的課前熱身不再是任務,而是學生自主交流的平臺。
4.在故事中盡情地表達
聽說是一個理解和口頭表達的交際過程。在教學中,我常把故事表演帶進課堂,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聽說機會。如我常將課文改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讓學生表演,學生在情節(jié)中深入角色,有助于將英語詞句和實物實景直接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訓練。
5.在配音中流暢地展示
有趣、生動的卡通是小學生極其喜歡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常組織學生觀看有意義的英語寓言卡通,并鼓勵學生給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進行配音。學生在進行這一活動時會積極主動地去反復聽說,研究原聲的語音語調(diào),在不知不覺中使聽說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三、讓思維飛翔:巧設交流情境,創(chuàng)建寬松、民主的交流空間
所謂情境,就是“情”與“境”交融,包括情感與環(huán)境兩方面。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恰如其分的情境,就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斷深入探究所學知識。
1.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聽說機會
每次上課前,我會給學生美文欣賞與誦讀的時間,這個環(huán)節(jié)開始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進度,但堅持下來發(fā)現(xiàn)花這些時間是值得的,因為一段時間后,班里的大部分學生都能朗誦數(shù)篇純正的英語美文。在學習和誦讀的過程中,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而且增加了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做法增強了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學習《ImanAmericanBoy》這篇美文時,不僅有效地復習了顏色類單詞和感官類單詞,而且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撞擊。所以,學生在誦讀時的情感是自發(fā)的,使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語言本身,還讓他們真切地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從而自發(fā)地去學習、去感受、去探索。
2.為學生創(chuàng)建寬松、民主的交流空間
聽說教學的真正目的并不僅僅是使學生形成準確無誤的理解能力和一口流利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交流應以聽懂大意為目的,而不是將矛頭指向其中的錯誤,不能有錯必糾,這樣會使學生不斷產(chǎn)生挫敗感,從而逐漸對開口說英語產(chǎn)生恐懼心理。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一起發(fā)現(xiàn)并糾正錯誤,不輕易打斷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開口交流充滿信心和期待。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錯誤完全不糾正,因為有些語法錯誤或發(fā)音錯誤經(jīng)常阻礙學生的交流,教師應及時糾正,以免學生產(chǎn)生歧義,但應該注意糾錯的方法要得當。
3.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交談情境
交談是英語學習中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用英語進行交流,從而成為熟練的語言運用者。Barnes(1986)指出:“交談是學生弄清他們已學知識和遇到的未知問題之間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方法?!闭鏐arr(1989,etal)強調(diào)的那樣,我們應該以學習的社會化功能作為衡量學習和進步的一個重要標準。我校每周都有舉行面向全體學生的英語角活動,每次活動都是按學號每班派5名學生參加,活動時教師會將學生重新組合,提供一個有趣的語言任務讓學生進行比賽,且每周都會評出最佳組合,公布在學校公告欄中。看到學生數(shù)著算著自己參加英語角活動的時間,并積極地進行聽說準備,誰能說這樣的學習是無效的?當然不能!因為學生是在真正地用英語進行交流,主動地用英語思維去完成語言任務。
總之,教師應該從初學英語開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堅持用聽說、課內(nèi)外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做好課堂內(nèi)外的指導工作,提高學生聽說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聽英語的有心人、說英語的自由人、用英語的小達人。
(責編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