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魚餌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植物類以及動物類。因此,不同的魚種食性不同,所偏愛的口味也各有不同。另外,魚體的大小也對口味有不同的偏愛。
其實魚的食性口味也和人一樣,個體小的魚喜歡吃香甜的味道,就像小孩子喜歡吃香甜的食物—樣,這個時候它們所需的只是養(yǎng)分(糖和熱量是生長期所需)。到了個體中等的時候(半斤到兩斤左右),魚的口味就會更多樣化。就像人到了青中年那樣,到了發(fā)育成長期,需要補充和增長體能,補充蛋白質(zhì)和脂肪。而到了“老年”,即魚體達到3斤以上,它們就不那么喜歡香甜和油膩了,會變得喜歡清淡些,本味些。
既然知道魚兒的食性以后,就要“對癥下藥”,根據(jù)所釣魚種不同,來選擇不同的餌料。餌料的材料里的主食米糠和胚芽,在未經(jīng)人工加工炒熟的情況下,就是它的本味。比如生的米糠和胚芽本身就帶有青甜的味道,但一經(jīng)過人工的加工,如炒熟、紅外線烘干。經(jīng)過炒熟會使它變香。香味分有清香和濃香,腥味也可加工成濃腥,用作調(diào)整味道的香精就應運而生。
香精也可當作魚的菜,作為添加使用,添加到餌料里就能把味道變得更濃。根據(jù)魚的食性規(guī)律我們就可以知道,帶濃腥濃香的餌料引魚快,但引來魚的個體相對較??;帶本味、青味或發(fā)酵、酸、臭味能釣個體較大的魚,但引魚相對就會慢。
各種淡水魚的口味
鯽魚:愛吃香甜,冬帶腥香。
鯉魚:喜香、甜、腥、臭味道。
草魚:喜草類和植物半生半熟的青味和發(fā)酵的味道。
大頭鰱魚: 喜香、甜、酸味道。
白鰱:以食浮游植物為主。
花鰱:以食浮游動物為主。
福壽魚:愛吃蝦腥、昆蟲和動物肝腥味(蝦是主食)。
餌料原材料的作用
地瓜粉:霧化好,手感好,易進嘴,引魚快,調(diào)狀態(tài)。
黃豆粉:青味香甜味,能釣大魚,但引魚慢。
香麩:調(diào)狀態(tài),破粘,增加霧化。
面包麩:使其吸水后能膨脹,并能染色。
五谷類:顆粒狀能留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