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紅軍從井岡山跑到延安之后,全世界都震驚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再加上激流險峰,雪山草地都擋不住這支裝備簡易的部隊。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將毛澤東那張著名的軍裝照發(fā)表之后,配著紅心的八角帽瞬時名揚世界。
而紅軍的帽子,全都是一樣的嗎?第一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合后,第一方面軍的士兵稱第四方面軍的士兵為“大腦殼”,四方面軍的士兵稱一方面軍的士兵為“小腦殼”。這是為何呢?同樣是紅軍,軍服怎么會有差別呢?紅軍的軍服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之前,紅軍其實沒有一點軍隊的樣子。著衣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部分將士穿的是摘掉領章帽徽的舊軍服裝,有不少人穿的則是工人裝、農民服等。更滑稽的是,一些士兵因為實在沒衣服,居然穿著女人裝,花花綠綠的,非常滑稽。有些部隊繳獲了一些布后,按著留蘇回來的人描述的樣子,根據(jù)蘇聯(lián)的軍服制作了自己的服裝,帽子樣式就是著名的列寧帽。這支軍隊,一旦開出去,完全就沒有一點正規(guī)軍隊的意思。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紅軍學校在瑞金成立。1932年初,川軍名將劉伯承擔任校長,他曾在蘇聯(lián)伏龍芝軍事學院就讀。他在四川的時候,就有軍神的稱號。其軍事綜合素養(yǎng)非常高,而且治軍也很嚴格,在紅軍中有著極高的聲望。
劉伯承擔任校長后的第一次出操,五花八門的著裝,就把他嚇了一跳。除此之外,沒經過任何正規(guī)軍事訓練的部隊,連隊列都站不齊。
隊列的問題,可以慢慢地訓;解決服裝問題,迫在眉睫。為此,劉伯承找到學校的俱樂部主任趙品三說:“學員的著裝太亂了,現(xiàn)在已經立國了,可以有條件制作統(tǒng)一的服裝了,聽說你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工巧匠,為學校制作了許多教學模型,你就負責給設計一套校服吧!”
趙品三隨即便答應了。
趙品三在設計的時候,主要參照了蘇聯(lián)紅軍的軍裝,衣服采用套頭緊口的樣式。到設計帽子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沒法照搬了。布瓊尼式的蘇聯(lián)軍帽根本不適合我國的南方氣候。
學校中一些學院自制的大八角帽,很不適合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形。就為了設計出一頂合適的帽子,考慮來考慮去,畫了許多張草圖,都不滿意。
最后,他將八角帽的帽型縮小,改成小八角后,突然發(fā)現(xiàn)精神了很多。這一改,使得帽子與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形非常般配。草圖出來之后,趙品三找到了負責總務的楊至成,希望他能提出些建議。
楊至成看了趙品三畫的草圖之后,非常贊成。很快,楊至成便買來了布料。趙品三親自剪裁成型,然后自己手工縫制,并綴上了一顆紅五星。裁縫按照他設計的樣子,把軍服送來之后,他按照蘇聯(lián)軍服的樣子,又在領子上縫制了兩只紅領章。
衣服的樣衣做好之后,他就找來學員試穿。學員穿上之后,反映說緊口套頭很不方便,而且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于是又改成了開襟敞口。按著學員的意見,改過之后,先做了幾套,讓幾位學員穿上之后請劉伯承審定。劉伯承校長看過之后,非常滿意,立即指示楊至成就照此樣子給全校教職員、學員每人做一套。
紅校學員的著裝很快就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很快,中央蘇區(qū)各部隊便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第四方面軍當時并不在中央蘇區(qū),遠隔千里,壓根就不知道中央蘇區(qū)的軍服改造。紅四方面軍的衣服顏色整體更深一些,帽子依然還是大八角帽。
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兩支部隊帽子上八角的大小就成了最顯著的區(qū)別?!按竽X殼”和“小腦殼”的稱謂也就這樣產生了。
(摘自“鐵血社區(qū)” 圖/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