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中有一個特殊場所不得不提,那就是夜總會。夜總會究竟是什么地方?賣的是什么東西?從外表上來看一般都是燈紅酒綠、五光十色,比較曖昧,在這樣一些地方究竟在賣什么東西?是吃飯的嗎?不是。想吃也有,但它肯定不是餐廳。你要說是唱歌的嗎?也不是,往往在里邊消費的人可能唱歌的時間并不長,一晚上頂多一兩個小時唱歌,剩下的時間都在說話、喝酒、調(diào)笑。是賣淫的地方嗎?也不是,因為人都是穿著衣服在那里,依法進去,依法出來。那它究竟是什么地方呢?是談判場所嗎?它不是寫字樓,不提供任何商務服務,但是確實很多商業(yè)談判會在那里發(fā)生。究竟是什么吸引力讓人不斷地進去,而且一擲萬金?夜總會到底在賣什么?我曾經(jīng)也問過一些企業(yè)老板,幾乎沒有人回答清楚。
于是我自己開始琢磨,我覺得它賣一樣東西,賣距離成功交易最近的一種機會。如果距離成功交易大概要五步,那么夜總會賣的是第四步的賭博,這步走完了就能成功。假定我們做成了一個生意,這個合同簽下來要有五步才能完成,前三步四步都搞定了,最后一步在這個地方達成,就成功了。夜總會怎么樣達到成功交易呢?最后一道就是把生人變成熟人,把熟人變成真實的人,把真實的人變成赤裸裸的人。我說的赤裸裸是一到這個地方就把道德偽裝的外衣剝掉了,人的欲望在這里碰撞,最后就可以談錢,而且可以赤裸裸地談交易。在這個地方談完了,出去以后就成功了。所以比起將要掙到的錢來說,這一晚上在夜總會的消費就太少了。
夜總會不吃飯,但真談完了,可能明天就是大吃大喝。這個地方是邁向成功交易最近的一個坎兒,這是大家愿意花大價錢在這里死泡和博弈的原因。
夜總會給交易創(chuàng)造效率,否則早就關門了。夜總會促使早期的一些商人、民營企業(yè)在這里發(fā)展他們的事業(yè)。這種模式隨著市場的規(guī)范、法律的健全、競爭的激烈也在衰落。夜總會在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有相當大的潤滑市場、促進交易的作用,當然在這里面有三陪,她們客觀上促使一些交易有了氣氛。這個東西在古代,甚至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就有,胡雪巖做第一單生意也是靠三陪推動的。這種東西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糟粕。
現(xiàn)在,在夜總會幾乎看不到真正的市場上活躍的成功商人,說明我們市場進步了。我相信,只要社會管理體制規(guī)范、法制健全,夜總會會回歸它本來的面目,也就是健康的娛樂業(yè),就像發(fā)達國家的夜總會,絕對就是夜總會,是純粹娛樂的地方,不會把交易的事都放在這兒。
現(xiàn)在有一個趨勢,很多人把談交易的地方挪到了高爾夫球場,或者別的地方,這也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提高以后出現(xiàn)的一個新現(xiàn)象。夜總會文化、夜總會機制應該說在全社會并沒有消亡,但是它本身面臨著衰落的挑戰(zhàn)。
(摘自《野蠻生長》廣東人民出版社 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