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
蒸鍋水易致癌;牙膏底部“黑條”示毒;購物小票會致癌……如今,許多有關健康的傳言混淆著人們的視聽。在此,國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腫瘤重點學科、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主任醫(yī)師給你做詳細解讀,并告誡讀者——
蒸鍋水易致癌
【傳言】反復用來蒸饅頭等的剩蒸鍋水,重金屬和硝酸鹽的濃度會增加,硝酸鹽受熱分解成亞硝酸鹽,對人體危害嚴重,而亞硝酸鹽是一種強烈的致癌性物質。
【解讀】蒸,是中國人最常用的烹飪方式,它不僅方便,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高溫殺滅細菌微生物,從而保證食物安全衛(wèi)生。蒸鍋水對身體的危害沒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城市自來水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其中的硝酸鹽含量是不會超標的。經(jīng)過正常的蒸煮,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不足以對身體造成危害。來歷不明的山泉水或地下水,可能會存在農藥化肥殘留,而這些殘留可能會造成水中的硝酸鹽含量增加甚至超標。蒸食物時,一些食物或湯汁流入蒸鍋水中,食物中可能有亞硝酸鹽超標,這樣的蒸鍋水就有可能出現(xiàn)超標問題。但上述這二類蒸鍋水,沒有人會去直接飲用。
因此,所用的自來水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反復加熱也不會憑空生成亞硝酸鹽,對人體無害。蒸食物時,食材中的成分很少進入蒸鍋水中,水分蒸發(fā)也少,那么,蒸鍋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并不至于升高到有毒的程度。另外,亞硝酸鹽本身并無致癌性,它與蛋白質分解產(chǎn)物胺結合,所產(chǎn)生的亞硝胺類化合物才是致癌物質,而轉化需要很多前提條件,不是沸水就能生成。即使蒸鍋水中產(chǎn)生了亞硝酸鹽,只要不長期大量飲用,也未必會致癌。
牙膏底部“黑條”示毒
【傳言】牙膏底部的彩條標識了牙膏成分:綠色表示純天然;紅色表示一半是天然成分,一半是化學成分;黑色表示全部是化學成分,使用黑色條紋的牙膏就是在吸毒。
【解讀】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yè)協(xié)會曾發(fā)布過《有關牙膏管底色標的說明》的公告,其中描述:牙膏軟管底部的色標主要用于牙膏灌裝封尾時的定位與識別,行業(yè)稱之為電眼定位點。電眼定位點在軟管類包裝很常見,廣泛適用于軟管包裝的產(chǎn)品,如化妝品、食品等。用于在產(chǎn)品自動填充后,封尾機的定位感應,以確保封尾時包裝處于正確的位置。
因此,牙膏并不是按天然或者化學成分分類的。牙膏底部的顏色只是生產(chǎn)線上的一個標記,是為了幫助牙膏皮裁切、圖案印刷、電眼質檢校對。有些企業(yè)按照用途來區(qū)分顏色,例如紅色基本上是兒童用的牙膏,不是像網(wǎng)上說的紅色是天然+化學成分的;藍色主要是帶有美白作用的,里面主要加了美白添加劑;黑色的是不帶美白的,清除牙漬作用;綠色主要是帶有藥物性的。
需強調的是,牙膏包裝外部的顏色只是企業(yè)的一個內編碼,并不能作為購買的依據(jù),也不能作為所含化學成分的判斷標識。消費者選購時要仔細查看牙膏上的說明,根據(jù)自己牙齒的情況,如需要有治療作用的牙膏,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購買。
購物小票會致癌
【傳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購物小票都是通過一種含有雙酚A成分的熱敏紙顯影出來的。購物小票中含的雙酚A,可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影響人的生殖系統(tǒng),并致癌。
【解讀】雙酚A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化工原料,可合成聚碳酸酯、環(huán)氧樹脂。在造紙行業(yè),雙酚A被用作一種顯色劑,它受熱熔化產(chǎn)生氫離子,與熱敏染料反應變色,在紙上顯示信息。日常生活中,熱敏紙廣泛應用于超市購物小票、出租車小票、刷信用卡時的POS簽購單、ATM機存取款憑據(jù)、傳真紙張等。目前市場上生產(chǎn)熱敏紙的商家很多,各自的配方和規(guī)格都不一樣,使用雙酚A的劑量也不同,對雙酚A使用量進行界定有一定難度。
雙酚A過量攝入對身體會有危害,但小票中含量很少,不至于引起中毒和致癌。歐洲設定的雙酚A每日容許攝入量為0.05毫克/千克體重,根據(jù)實驗證實,一名正常的成年男子,每天反復接觸10小時熱敏紙,他的雙酚A日攝入量為0.001毫克/千克體重,仍然屬于安全范圍之內。
雙酚A主要通過直接接觸進入人體,尤其在皮膚出汗的情況下,雙酚A進入人體的量會增多,嚴重超量才可能破壞內分泌系統(tǒng)平衡。在手指潮濕油膩的情況下接觸購物小票,會比干燥的情況多吸收10倍的雙酚A。但仍然遠遠達不到危險的程度,幾乎沒有致癌可能。當然,對于敏感皮膚的人來說,長時間接觸有可能產(chǎn)生危害,應該避免接觸,尤其是手上有汗或者有油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