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而許多學生卻是談“寫”色變,造成這種寫作恐懼癥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問題有三個方面:無話可說,辭不達意,語言平淡。孔子說得好:“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比鄙倭素S富的語言,再深的立意,再豐富的內(nèi)容,也會顯得黯然失色。從大量的初中生作文來看,語言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說假話,言不由衷;說大話,云山霧罩;說空話,空洞無物;說套話,人云亦云。怎樣才能讓學生作文語言生動形象,言之有物。
一、指導學生認識個性化的語言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語言。語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不同,語言表達也就不同。從魯迅的《故鄉(xiāng)》中領(lǐng)悟到江浙的語言風味,從老舍的《駱駝祥子》中感受到北京的話語風格,還有賈平凹筆下的《秦腔》、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其語言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語言。性格不同,語言殊異。同是火爆脾氣,武松的語言率直坦蕩,魯智深的語言耿直剛烈,李逵的語言則憨直魯莽。不同的職業(yè)有不同的語言。農(nóng)民語言的樸拙,工人語言的直率,軍人語言的坦誠,商人語言的圓通,知識分子語言的雅致,無不打上了職業(yè)的烙印。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語言。孩童的語言天真活潑,青年人的語言大膽爽快,中年人的語言成熟穩(wěn)重,老年人的語言睿智深刻,這些都與年齡有一定關(guān)系。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語言。同是一懷愁緒,有人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有人是“借酒澆愁愁更愁”,有人是“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有人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還有很多的“不同”,正是這些“不同”,構(gòu)成了語言的個性,也正是這些個性使得我們的語言世界絢爛多姿、異彩紛呈。我們只有讓學生從思想上充分認識語言的“個性”,才能使學生在作文中打造出富有個性的語言。
二、指導學生感受個性的語言
感受語言,重點是對語言的領(lǐng)悟與鑒賞,從中感受到個性化語言的無窮魅力。下面列舉幾段文字,重點感受一下語言表達的個性:(1)杜甫,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代詩驕,他那愛國愛民、憂國憂民的形象屹立在我面前:他在馬上吟雨,在床前聽雨,在山陵苦雨,在田間祈雨,在檻內(nèi)思雨,在草堂唱雨,在江畔對雨,在戰(zhàn)場悲雨,在驛路臥雨,在舟中憂雨……(《散文選刊》)。這一段文字的最大個性是“吟”、“聽”、“苦”“祈”、“思”、“唱”、“對”、“悲”、”臥”、“憂”這一組動詞的巧妙運用。作者通過這些動詞,形象地寫出了杜甫詩中的“雨”,“雨”中的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騰格里,只有黃色。騰格里的地,是黃色的:黃色的沙海、黃色的沙浪、黃色的沙丘、黃色的沙粒。騰格里的植物,是黃色的:黃色的沙棘、黃色的沙棗、黃色的梭梭、黃色的小草。騰格里的動物,是黃色的:黃色的駱駝、黃色的沙狼、黃色的沙兔、黃色的沙雀。連天也是黃色的—黃色的太陽、黃色的月亮、黃色的星星、黃色的云朵……騰格里,黃色的一統(tǒng)天下!(海飛《騰格里世界色》)。本段文字的最大個性是高頻率地使用“黃色”這一個詞,作者連續(xù)用了22次“黃色”,將騰格里的“黃色”展示得淋漓盡致。
三、指導學生運用個性的語言
學生僅有對個性化的語言認識和感受當然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只有在作文實踐中努力張揚自己的個性,語言的魅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1.個性化的語言需要精選詞語。這就是說,遣詞造句應力避陳詞濫調(diào),力戒人云亦云,要多多打造具有個性特點的句子。請看下面的例子:天哪!要遲到了。我踢開被子,從床上跳下來,慌慌張張地拽過衣服,套上鞋子,幾步躥進衛(wèi)生間,急急忙忙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亂地戳了幾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臉上抹了兩把,飛快地鉆出屋子。以上語段中,動詞的妙用就把起晚快要遲到的情景生動傳神的描繪了出來。
2.個性化的語言需要角度巧妙。所謂角度巧妙,指的是句子的切入角度突破常規(guī),從人們意想不到的切入視角中,寫出語言的個性。
3.個性化的語言需要形式別致。這種別致的形式大多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組合樣式,它在句子的組裝、句式的變換、詞語的搭配等方面都突破了慣用模式,往往有一種新奇之美。請看下面的例子:(1)母親那只高高揮動的手,散發(fā)著默默的叮嚀。(2)一茬茬老去的心愿,在秋風里搖曳成一片蒼涼。(3)三個小姑娘,一個秀氣,一個洋氣,一個土氣。秀氣的滿是靈氣,洋氣的全是嬌氣,土氣的露出幾分傻氣。(1)(2)運用了詞語的超常搭配,(3)運用了“同字”的手法。
4.個性化的語言需要意蘊豐厚。煉字不如煉句,煉句不如煉意。語言的個性當然離不開豐厚的意蘊。所謂意蘊豐厚,指的是語言優(yōu)美凝練,含蓄雋永,“字唯期少,意唯期多”。
當然增強語言的魅力還有很多種手段,我們要指導學生注意恰當?shù)鼐C合運用,才能使語言富于個性化,才能使習作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