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兩輛警車開道,幾輛工作車的“護送”下,一名頭戴軍綠色鴨舌帽,身穿熒光馬甲的男子,騎著自行車緩緩前行。
原來,他是一名丈量員,正在丈量馬拉松賽道。2016上合昆明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從中國田徑協(xié)會請來了具有專業(yè)資質(zhì)的丈量員,對整條賽道進行了一次丈量,力求精確地量出一條42.195千米的馬拉松賽道,為12月17日的順利開賽完成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
夜晚的昆明滇池路上,一輛開道警車身后,一位來自北京的“客人”騎著一輛女士自行車緩緩前行,在其余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顯得格外“拉風”,引得不少路過的司機和路人側(cè)目。
他就是來自中國田徑協(xié)會的國際馬拉松丈量員——趙樸。趙樸說,一般選用女士自行車,是因為上下車比較方便,對測量的影響比較小。據(jù)介紹,在整個測量過程中,除了自行車,還需要用到的基本工具是一個瓊斯測量器,而具體的測量大致可分為:測前校表、測量畫線、測后校表三個步驟。側(cè)前校表,是在測量開始前,先要用尺子標定至少300米的距離;拉尺子的時候也有標準,要在20度的溫度下,用50N的拉力去拉尺子,才是正常距離。否則,溫度每加1度理論上要加個0.00016的系數(shù),量定300米的距離后,由自行車來回跑四次,取平均數(shù),輸入測量儀。以這個為參照基數(shù)去丈量計算整個比賽路程。
校表完成后就可以進行丈量了,在整個丈量過程中,丈量員不僅要將起終做標記,還要從5千米開始每五千米下車做一次標記,此外,還將在中間測定飲料區(qū)、用水區(qū)等位置并下車標注。而當42.195千米賽程測量完成之后,丈量員還將進行一次校表,以便讓測量更加精確。
目前我國只有三名國際B級丈量員,而趙樸是中國最早獲得國際B級丈量員證書的裁判,國內(nèi)比較知名的廈門馬拉松、揚州半程馬拉松、蘭州馬拉松就是經(jīng)由他測定的。趙樸介紹,整個賽道測量過程經(jīng)過確定定標路線,丈量員往返三次測定等程序,將持續(xù)到第二天凌晨,“經(jīng)過白天對整段賽道的觀察,賽道有幾段坡度比較大,對我自己的測量騎行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p>
2016上合昆明國際馬拉松是昆明第一次舉辦的國際化全馬賽事,為上合組織的18個成員國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展示體育文化的競技平臺。其中,全馬賽道42.195千米,半馬賽道21.0975千米,還包括10千米跑、5千米跑以及被稱為“上合距離”的2016米跑共5項不同模式賽程。比賽將圍繞滇池開跑,起點和終點都設在海埂會堂。
此次賽事將會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全馬賽事,這條平均海拔在1890米、公路覆蓋最高海拔為1900米的賽道也讓作為馬拉松愛好者的趙樸很感興趣,他說:“賽道全程風景非常好,植被覆蓋率很高,而且空氣清新。這種高海拔的賽道對參賽者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一定會吸引很多馬拉松愛好者參加,跑出風采,跑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