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華
在應用大數據的能力上,商家與消費者是在同步提高的,消費者從來都不傻。
借助大數據,企業(yè)可以精準地定位消費者、根據消費者的喜好設計產品、建立合適的渠道、對消費趨勢進行預測……于是,很多人認為,大數據時代,消費者就成為“傻子”。
事實可能不是這樣。消費者可以上網查詢資料、比較價格,甚至進行虛擬試用。信息透明化讓商家的方方面面都徹底曝露在消費者面前,一些專業(yè)機構還可以匯總各種數據提供專業(yè)化的消費建議和參考服務。與商家孤立和割裂的數據相比,社會化的大數據更具有優(yōu)勢,也成為消費者對抗商家大數據“忽悠”的利器。
更嚴重的威脅來自與競爭對手的面對面對抗。
在世界各地擁有1 200家酒店的喜達屋酒店集團通過分析世界經濟因素和天氣預報,計算出旅游者在加勒比海岸的消費趨勢。從而提前安排了促銷與營銷活動,讓其每間客房的收入增長了近5%。這樣的策略當然有效。可這會是它一家獨享的方案嗎?
一家企業(yè)開展的營銷活動,很可能在發(fā)起的初期甚至還沒有正式上線的時候就被對手獲知,商家已經很難建立起差異化的營銷優(yōu)勢。
新產品上市,通過大數據分析出的產品優(yōu)缺點與消費者痛點,在競爭對手刻意地模仿與微創(chuàng)新之下,也很難長期保持優(yōu)勢。因為大數據反應的是現象,而非建立了壁壘。通過大數據進行的決策,很容易被競爭對手反向推測出原因,從而被模仿。信息爆炸造成信息風暴,一招可以制勝,反過來,一個爛招就可能變得一敗涂地。
有些時候,大數據真有點像算命先生。即便很多次預測準確,但只要一次失手,就有可能前功盡棄,一世英名付諸流水。 2008年,Google第一次預測流感趨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前兩禮拜預測到了流感的爆發(fā)。但是,幾年之后,Google的預測比實際情況高出50%。媒體過于渲染了Google的成功,導致當年大批企業(yè)跟風用“防流感”做營銷,結果紛紛打臉。
信息多是好的,但信息太多也有可能呈現負面結果。大數據需要大量全面的數據資料,可越大越全面的數據,就越容易受到噪聲的影響,分析結論的可靠性反而會下降,錯誤的使用大數據,還不如沒有大數據。
一家保險公司想了解日常習慣和購買生命保險意愿之間的關聯(lián)性。由于覺得習慣太過于寬泛,該公司將調查范疇限定到是否吸煙上。但是,工作仍然沒有實質進展。不到半年,他們就終止了整個項目,因為一直未能發(fā)現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就消費者行為分析來說,商家借助各種手段來研究消費者,包括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家庭信息、收入情況、歷史消費行為、愛好,甚至開什么車、吃什么飯、經常與怎樣的異性約會,但這些信息太多太雜以后,也會讓分析者無所適從。
即便分析出來,因為現在的消費者追求個性化的程度很高,同時有跟風的習慣,其他人的消費行為也對每個人的決策構成巨大的影響,分析出來的結論在應用過程中時刻會發(fā)生場景變動,大數據也會表現得不如預期。不過這不是大數據錯了,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企業(yè)在做決策時,需要考慮更多的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