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軍
一、口播新聞
口播新聞是播音員或主持人在電視屏幕上圖像播送文字稿的一種新聞播報方式??诓バ侣剬嶋H上是可以看見播音員的一種新聞,因而有人認為這種方式缺乏電視特點。但是,據(jù)央視的統(tǒng)計,口播新聞每年播出的條數(shù)約占新聞播出比例的40%。各級電視臺不會低于這個比例??梢娍诓バ侣勗诠?jié)目中所占的分量之大。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沒有制作過程,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剛剛收到的消息向觀眾播報出土;也不僅僅是它可以將沒來得及拍攝到或無法拍攝到的新聞用口播的形式播報出去,重要的是,它可以匯天下之精華,將報紙、廣播新聞,甚至網(wǎng)絡上下載的新聞,用口播形式播報,讓電視成為新聞匯總。更重要的是,有些新聞如公告、公報、決議、新聞發(fā)布等,用播音員出圖像的方式,更具莊重性和嚴肅性。
口播電視新聞,主要是通過聲音傳播新聞信息,因而它和廣播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由于廣播比電視誕生得早,因而使得電視新聞自覺不自覺地學習廣播新聞的播報方法。由于電視口播新聞和廣播新聞都是以聲音訴諸人的聽覺,因此,電視新聞稿的寫法就更像廣播新聞,如稿子的結構完整,有導語、主體、結尾等。電視口播新聞與廣播新聞的不一樣的地方,不僅僅是電視播音員出圖像。口播新聞可以在播報的同時用字幕的形式出新聞標題,并且可以用特技小畫面的方式出照片、實物等可視資料,加大信息量,讓它具有電視特點,實現(xiàn)多元化、多符號的信息傳遞。
二、圖像新聞
圖像新聞也稱錄像新聞,是以新聞現(xiàn)場的畫面、實況音響和人物同期聲,配以報道詞的電視新聞報道形式。它最能體現(xiàn)電視新聞的特點,因此是電視新聞最基本、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在各級電視臺播出的新聞中,圖片新聞所占有的時間在70%以上。播出條數(shù)的比例,占50%左右。圖像新聞是電視新聞誕生以來最早的報道形式。
圖像新聞在新聞節(jié)目產(chǎn)占主導地位,得益于電子新聞采集設備的“播錄同步,即時成像”以及高度的便攜化和“傻瓜化”。正因為有科學高新技術的強大支持,使得電視新聞將新聞事件現(xiàn)場的人和事能以最快的速度(或者同步)傳播給電視觀眾。因新聞能將新聞事實的本來面目原原本本地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這種親眼目擊的直觀性,減少了報紙和廣播新聞因轉述而造成的不準確性、使它具有極高的可信度。
三、宇幕新聞
字幕新聞是用文字向觀眾傳達新聞信息的一種方式。字幕新聞可以在節(jié)目之間插播,也可以在不影響節(jié)目播出的情況下用字幕最下一行的位置由右向左單行移動的方式播出,電視制作人員將這種方式稱為“飛”字幕。無論是插斷正常播出的節(jié)目播送字幕新聞,還是在屏幕下方“飛”字幕新聞,都會很快吸引觀看者的注意力。因此,除非重大新聞或必須迅速傳播給觀眾的緊急事情,一般較少用這種方式。因為人們看字幕新聞時,必然將大部的注意力轉移到字幕上,而對畫面原有的注意力大為減弱。
遇有重大新聞來不及安排在正播出的節(jié)目中進行播出,采用字幕是最好的方式。因為最快、最簡便,信息量又大,新聞價值高。各級電視臺都有過成功的嘗試。但是,畢竟字幕新聞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方式,嚴格地說它同報紙新聞一樣,是一種印刷媒體,是一種文字符號。對文化程度低的人無效力。同時,電視觀眾閱讀字幕新聞.需要在腦子里有一個邏輯解碼,弄懂意思的過程。不如圖像新聞那么直觀,也不像有聲語言那么易于理解。因此,只要時間能來得及,還是應該納入到正常的新聞節(jié)目編排程序中去。
四、圖片新聞
圖片是一種類似報紙、雜志刊登新聞照片的報道方式。但在電視新聞中山現(xiàn)的圖片新聞,可以發(fā)揮電視“運動表現(xiàn)”的特性,通過攝像的推、拉和制作的卷頁、翻轉等手法,使“固定”的圖像好像有了—些動感。配上有聲語言進行報道,更使這種報道形式有了一定的活力。圖片新聞的來源,不僅是新劇目片,還包括繪畫。在電視新聞問世初期,由于照相技術已經(jīng)比較成熟,因此,圖片新聞占據(jù)相當大的比例。隨著ENG(電子新聞采集)設備的普及化,圖片新聞在電視新聞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少。但是這種形式不會被取消。它有存在的價值。就是在發(fā)達的美國、日本,電視新聞中也偶爾會出現(xiàn)圖片新聞,所以有聲語言就承擔了報道的絕大部分任務,要求報道詞要完整,引導觀眾了解圖片,并且說明和補充圖片。電視紀錄片中使用圖片比消息類新聞使用圖片多,都使用了珍貴的舊照片,具有歷史滄桑感,使觀眾感覺到圖片極高的文獻價值。
五、現(xiàn)場報道
現(xiàn)在人們觀看電視新聞節(jié)目時,發(fā)現(xiàn)記者手持話筒在新聞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場進行口頭報道的形式越來越多?,F(xiàn)場報道所表現(xiàn)出強烈、真實的現(xiàn)場感和迅速的時效性,受到電視觀眾的歡迎?,F(xiàn)場報道是電視記者追求和樂意采用的報道形式。
六、電視訪問
電視訪問指領導人、專家等新聞人物及普通群眾出圖像接受記者訪問的新聞。新聞傳播注重反饋、交流和雙向溝通。觀眾收看電視訪問節(jié)目時,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其立足點和角色常常發(fā)生變化。比如,訪問政府官員時,記者的提問代表了觀眾;觀眾和記者站在同—立足點上。而記者在街頭進行隨機采訪時,觀眾的立足點往往又站在被采訪者一邊,甚至會想,如果自己接受采訪會怎樣應對。電視訪問具有多種形式,大致可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就國際、國內政治、經(jīng)濟、文化、體育、教育、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訪問政府官員、專家、名人。這些人因其社會地位不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畫面上出現(xiàn)他們的形象和他們接受訪問時談話的聲音,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電視訪問是頗具電視傳播特點的一種報道形式。它的真實性、現(xiàn)場性、直觀性避免了記者、播音員有聲語言轉述帶來的隔膜和不準確性。電視訪問對觀眾還有較強的參與感,使觀眾與媒體之間的距離縮短。正因為如此,電視訪問這種報道形式在電視新聞節(jié)目中出現(xiàn)得越來越多。
參考文獻:
[1]向延桃.從受眾角度探討消息類電視新
聞節(jié)目編輯技巧[J].新聞界,2011(01).
[2]李虎.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jié)目創(chuàng)新形
式[J].中國傳媒科技, 2014 (09).
(編輯/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