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方之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
《聊齋志異》最早刻印本為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本,在聊齋學研究界是確鑿無疑的定論。但是比青柯亭本晚半年,在山東周村還有一個王金范十八卷選刻本問世。那么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為什么現在銷聲匿跡?到底是周村哪家印刷堂號刊印?本文試就這兩個問題分別談談看法。
其實關于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刊印年代和價值,在聊齋學研究界早被引起重視,中外多位專家都有研究文章。最權威的研究成果當屬袁世碩的《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見袁世碩《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齊魯書社1988年1月版)。袁世碩以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資料考證了王金范其人的生平事跡,選刻十八卷本的時間、緣由,以及性質、價值。本文開篇說:“乾隆三十一年(1766)冬,杭州有趙起杲、鮑廷博編刻之十六卷本《聊齋志異》問世(即青柯亭本);次年春夏之交,山東長山縣之周村(今屬淄博市)又有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刻成?!庇纱丝芍?,王金范十八卷本是乾隆三十二年行世,比青柯亭本晚半年。在本文中,袁世碩為了闡述王金范選刻本的性質和價值,不嫌瑣碎將王金范選刻本的全部篇目開列出來作了鑒別。對其價值和性質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剖析、定性:第一,王刻十八卷本實收錄蒲松齡原著267篇,僅為全書的二分之一強,并非全本,而是一部以自己好惡取舍原作,自出心裁的選本。第二,王刻選本在編次上自以為是,以“孝”“悌”“智”“貞”“義”“賢”“勇”等毫無意義的抽象詞句,分門別類編目,打亂了原來以寫作時間為序的編目。第三,王刻選本不尊重作者,站在一個小封建官吏的階級立場,以“爰擇其可觀者”為選編標準,妄自刪改原著,極大損傷了《聊齋志異》原貌。比如被后世所稱道的《促織》《夢狼》《席方平》《考弊司》《林四娘》《金和尚》等的優(yōu)秀作品全被刪除,《聊齋志異》譏刺官貪吏虐的主題自然大打折扣,當然也是選編者的目的。第四,懷一己之私,冒作《淄川吏》,將與他同時代的淄川縣令楊成龍描寫為“詭詐多端”的惡吏,硬塞入選本,借蒲松齡之手以泄私憤。這樣的一種版本沒有廣泛流傳開來事所必然。
再說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的印刷堂號。王金范原為長山縣縣丞,查《長山縣志》確有其人。其選刻《聊齋志異》的乾隆三十二年(1767)正好離任。袁世碩在《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一文中說周村為長山縣治,可能由于先生不了解周村歷史沿革所誤。其實,周村從未做過縣城,歷來隸屬于長山縣的一個鎮(zhèn)。由于周村自清初以來商貿發(fā)達,成為魯中重鎮(zhèn),長山縣在周村設立縣丞衙門,專管周村事務。作為縣丞的王金范常駐周村還是可能的,在周村刻印《聊齋志異》順理成章。根據袁世碩《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一文中介紹的此選本基本情況得知,此選刻本在周村一共印刷過三次。初刻本內封題:乾隆丁亥孟夏新鐫,介景堂藏版(此乾隆丁亥為乾隆三十二年,即1767年)。又有乾隆乙巳年重鐫本,內封右側題“淄川蒲松齡柳泉氏著,金壇王梓園橫山氏參訂;左側題:分類、圈點、郁文堂梓行”(此乙巳年是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據日本藤田祐賢、八木章好合編《聊齋研究文獻要覽》,光緒年間還有王毓英之重刻本,題《聊齋志異》新本,但沒有記載印刷堂號。盡管王金范選刻本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僅在周村就刊印過三次,但是由于王金范的立場和方法,致使這個選刻本得不到讀者的認可,還是沒能流傳下來。故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現僅僥幸存留下來的只有寥寥幾部而已。
也正是因為這個選刻本的罕見,有人杜撰出“第一部《聊齋志異》誕生在周村三益堂”的說法,近年來隨著地方旅游熱的興起,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其負面影響不可低估。無論從學術研究還是尊重歷史的角度,都有必要對王金范選刻本《聊齋志異》印刷堂號問題加以廓清。
王金范選刻本首次印刷,明白無誤地記載“介景堂藏”,第二次是“郁文堂梓行”,第三次則沒有記載刊印字號。由于年代久遠,雖經多方了解,周村的“介景堂”已經無人知曉其興衰歷史。而“郁文堂”,至今有老人記憶地址在絲市街原東方紅照相館處。那么現在炒得沸沸揚揚的所謂“第一部《聊齋志異》誕生地”的“三益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筆者采訪了曾經在“三元堂”做過學徒和工人的崔道恒先生和“三元堂”掌柜傅竹江嫡孫傅綱領先生,大致搞清楚了來龍去脈。
崔道恒1930年出生于周村,自十五歲到姨夫傅竹江開辦的“三元堂”學徒。能說清楚從“三益堂”到“三元堂”歷史淵源的唯他一人而已。他對在“三元堂”舊址掛上個“三益堂”的招牌,和“三益堂”最早印刷過《聊齋志異》的說法耿耿于懷。據他講述,其姨夫傅竹江原名付春湘,字竹江,原籍山東省廣饒縣李壉村,1903年出生,其父付安民為謀生活,年輕時拖家?guī)Э谶w居周村,時間大約在清末民初。起初以肩挑叫賣黃表紙和香維持生計,后來擴大到筆墨紙張。有了本錢,自己租賃門頭印刷賬本、年畫、簡單書刊,兼營文具、書籍、筆墨紙張。為了擴大經營,付安民與其二位同行于1923年合資成立印刷字號“三益堂”,意為“三家受益”,地址在魚店街路北。但是合資印刷字號“三益堂”只維持了不到10年時間。1928年,付安民去世,其子傅竹江接任父親成為資東。1930年,“三益堂”三家合資人協議分家,各起爐灶,傅竹江字號起名“三元堂”,另兩家叫“文林堂”“承文新”?!叭谩彪S之搬遷到大街北頭路西,地址就是現在大街285號,所謂“三益堂”處。崔道恒就是在這里一直工作到建國后的1955年公私合營。1956年,傅竹江的“三元堂”合營到周村人民印刷廠(后更名紅旗印刷廠),傅竹江作為資方代表任副廠長,1957年因心臟病去世,時年五十四歲。據出生于1946年的傅竹江嫡孫傅綱領回憶,“三元堂書筆文具店”的匾額為王國禎所書,1950年代中期尚在門口懸掛。出生于1928年的周村文史研究者王冠僧老先生,也曾談及,1940年代此處掛的是“三元堂”匾牌。這樣看來,周村歷史上即使存在過“三益堂”字號,也不過是近90年的事情,距離著乾隆三十二年(1767)差了150年,王金范到哪兒找“三益堂”刊印《聊齋志異》呢?
王金范選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到底是周村哪家印刷堂號刊印,還有待專家做進一步考證。
(責任編輯: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