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嚴羽在其著作《滄浪詩話》中一方面講授了學詩、作詩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強調了“文學審美性”的的重要詩論,闡釋出什么是合乎最高境界的詩歌審美鑒賞標準。而康德也在其文章《論美的藝術》一文中強調了藝術的標準與審美的判斷。
關鍵詞:康德;美的藝術;《滄浪詩話》;詩
作者簡介:譚炎,出生于1993年9月,現在就讀于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3-0-01
一
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辯》中要求學習作詩應該從見識、見解出發(fā),學習漢魏晉及盛唐大家的精髓,然后“醞釀心中,久之自然悟入”[1]這里講的就是作詩的方法,首先就是要“識”,“‘識是一種鑒別詩歌藝術品質高下的審美鑒賞力”[2]通過識得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家的作品,便可悟得作詩之妙法,這就上升到“悟”的層面。現代漢語解釋的“悟”是領悟、理解的意思,也就是說作詩要有敏慧善悟的本領。韓愈的學識廣于孟浩然,然而他的詩卻比孟浩然差一些味道,其關鍵點就在于孟浩然悟得更深廣一些。嚴羽指出,作詩達到了悟的境界,進而便是“入神”,他認為“詩之極致乃入神”[3],講的就是寫物抒情達到神妙的境界。當然,作詩除了悟,還得需要“興趣”,“興趣即詩中能激發(fā)情趣的意境,即在這般情境中悟得獨特的生命體驗”[4]總之,嚴羽的詩論觀即是用感性的思維去參透詩中所蘊含的思想,這點與康德的觀點有所不同。
康德在“論美的藝術”一文中指出,“美就是那在單純的評判中令人喜歡的東西”[5]也就是說康德認為藝術的美具有依賴于客觀事物的特點,“是有限形象(感性)里展示出無限(理性),而非任何概念所能表達或窮盡”[6]并且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他在《判斷力批判》中將“通過以理性為基礎的意志活動的創(chuàng)造叫做藝術”[7]由此看來,二者的區(qū)別就在于康德將藝術界定為通過以理性為基礎的意志活動,而嚴羽則強調通過悟這種感性思維去理解詩。
二
康德提出“天才”的觀點,認為“天才就是天生的內心素質”[8]天才溝通藝術和自然,并且認為天才不會按照某種特定的規(guī)則來表達或學習東西,而是用一種溝通藝術與自然的內心素質,由此他提出了“獨創(chuàng)性”一說。而在嚴羽看來,漢魏晉及盛唐諸公乃為天才詩人,其所作必定有值得后輩所效仿的地方,因此提出以他們?yōu)閹煟瑥V讀《楚辭》、《古詩十九首》及李杜二人的優(yōu)秀作品,以達到頓門、妙悟的境界。這一點與康德的“天才的作品同時又必須是典范”[9]的觀點不謀而合。當然,康德的“獨創(chuàng)性”觀點從另一方面支持了嚴羽提出的反對江西詩派強調從以往的書本里討生活經驗、賣弄學問的行為。
三
嚴羽在其詩論中論述了學詩的方法與動機,他認為學詩要“入門需正,立志需高”同時還要有一個好的價值判斷,要以漢魏晉及盛唐諸公的優(yōu)秀典范為師。在此基礎上嚴羽同時又提出了作詩的目的—“吟詠情性”,即抒發(fā)心中的情感?!肮湃俗髟娕c今人作詩一般,其間亦有感物道情”與“主客體自然感遇而觸發(fā)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情感沖動”[10]講的正與嚴羽所提倡的吟詠情性有關。這與康德的觀點幾乎相一致,康德也認為“美的藝術是這樣一種表現方式,它本身是合目的性的”[11]同時,康德又提出了“機械的藝術”與“審美的藝術”兩種不同的概念。在“機械的藝術”中,康德認為“某個可能的對象的知識相適應時單純是為著使這個對象而做出所要求的行動來?!盵12]這就與嚴羽所批判的江西詩派的詩風一樣,在詩里賣弄學問,同時也從側面襯托了嚴羽詩歌要吟詠情性的主張。
四、結語
無論是古典美學家康德的美學著作《論美的藝術》,還是我國宋代文藝理論家嚴羽所提倡上午詩論,都是對藝術和美的藝術作出的高度性理論論述,二者有區(qū)別也有相似的地方,嚴羽的妙悟說與康德的藝術需要理性的觀點相對立,而在“天才的藝術”之論中,從兩個方面與嚴羽的觀點相一致:一是天才的作品必須是典范支持了嚴羽“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二是用獨創(chuàng)論的觀點來支持了嚴羽批判江西詩派“資書以為詩”的做法。最后,嚴羽的詩歌是吟詠情性的觀點與康德所認為的美的藝術相一致。當然,二者作為探討藝術的典范,還有相當多的地方值得深究,但由于學識有限,其精妙之處還需進一步研究。
注釋:
[1]童慶炳《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三版,第76頁。
[2]同上書,第81頁。
[3]同上書,第75頁。
[4]同上書,第81頁。
[5]童慶炳《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三版,第67頁。
[6]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版,第407頁。
[7]張政文《康德的批判哲學的還原與批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頁 。
[8]童慶炳《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三版,第67頁。
[9]同上書,第68頁。
[10]鄧瑩輝《兩宋理學美學與文學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118頁。
[11]童慶炳《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三版,第66頁。
[12]同上書,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