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14
1.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對學生的束縛
縱觀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不僅束縛了學生的發(fā)展,同時對于英語教師自身的發(fā)展也產生了諸多不利的影響。
(1)傳統(tǒng)高中英語教學束縛學生的發(fā)展。許多身處一線的高中英語教師大都有這樣的體會:可能所教班級會有幾名學生的英語成績不錯,每次考試也會有很大的進步,試卷得分很高。但在英語課堂上這些學生未必很活躍,甚至有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fā)言,畏首畏尾的。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普遍較低,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2)傳統(tǒng)高中英語教學束縛教師自身的發(fā)展。英國教學法專家Harmer曾經明確指出:“The role of the teaching will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function he performs in different activities.”他認為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應當是 controller, assessor, organizer, prompter, participant and resourcer(Harmer,1983)。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教師能否發(fā)揮作用,駕馭課堂,關鍵在于“角色”的應變能力。因為教師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外語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教師轉變角色至關重要。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施行,對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也提出了要求,并為之提供了必要的平臺。那么,究竟如何來轉變高中英語教師的角色呢?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的角色應當怎樣定位呢?
2.新課改下教師如何進行角色轉換
(1)教師首先應該樹立全新的教材觀、課程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的解釋者、課程的忠實執(zhí)行者,而且是與專家、學生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教材的建構中來。應樹立教材主人翁意識,充分發(fā)掘教材,并且以教材為平臺和依據(jù),挖掘、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形成以教材為中心、掌握更寬廣的領域知識為基礎的自身知識體系,實現(xiàn)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用自身儲備知識教”的教學轉型。
(2)教師應當樹立新的學生觀,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統(tǒng)一在一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不僅僅要通過課堂教學教會學生英語詞匯、語法知識等,還要切實告訴學生這是什么,怎么去應用,更主要的當是教會學生自己去學習、探討。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自主學習理念。此外,我們應當關心學生,尤其是關心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部分學生由于某些原因,不敢開口說英語甚至不敢在課堂上讀英語,或是錯誤百出,在課堂上鬧出一系列笑話。對教師而言,我們也都經歷過學生時代,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如果老師一味地強調教師威嚴及課堂紀律,很可能會影響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課堂也會沉寂下去,如此循壞,后果不堪設想。
(3)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教師應當樹立新的課堂教學觀。我們的英語教師應當深刻認識當前形勢,改變以往的“課前先教學生讀單詞、上課帶領學生分析課文,課后檢查默寫背誦、沒事就做聽力訓練”的呆板程序,代之以全新的“課堂充分師生互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力激情四溢的課堂,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去。此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勢必受到很大沖擊,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也不是課堂上的主導者,師生關系如何協(xié)調也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充分展現(xiàn)師生互動特色的新課堂定然會帶來一系列突發(fā)事件。對于高中英語教師而言,應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增強應對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4)堅持不斷學習進修,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yè)務教學水平。現(xiàn)今社會發(fā)展變化日新月異,大眾傳媒的迅速發(fā)展及網絡技術的普及,使得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對知識的壟斷地位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以一方面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另一方面我們自身也要不斷去學習進修,以充實我們自己的知識儲備。如許多年齡較大的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陌生的單詞,第一反應就是詞匯量較以前增加了很多——原先大學階段的詞匯下放到了高中階段。對于我們年輕的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而言,學習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了:不僅要充實知識儲備,還應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教學的經驗方法,學習應對處理課堂教學突發(fā)事件的方式,等等。此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反思,總結不足及經驗教訓,積極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向科研型的、學者型的教師轉變,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及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的高考模式的實行,對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師角色,切實增強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勢在必行,這樣,才可以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得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