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宣傳招貼設計是展示、宣傳、推廣城市的重要載體,要求設計師要以“城市形象定位”為出發(fā)點進行全方位調研,提煉獨特的設計主題和設計角度,策劃形成符合城市形象定位的城市文化符號,并運用招貼設計的藝術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城市形象招貼設計不僅是對城市文化精髓的表述和傳承,更要對城市對外形象的展示和推廣起到十分重要的積極推動作用。
每座城市都有其獨具魅力的城市形象,人們通過自身的“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可以去親身體驗這座城市帶來的種種體會和感受,形成自身對這座城市的概念和印象,而正是這種“獨特”才會留給過往人們一種深刻的過目難忘。
在信息量更大、更新、更快的今天,視覺成為人們獲取、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應運而生的城市形象設計不僅可以從視覺上快速地將城市的整體風貌、文化底蘊和亮點特色展現在大眾眼前,這是一座城市迅速對外推介的一種重要戰(zhàn)術方法,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是城市的一種“無形”的資產,它將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客觀的呈現和展示,對于推動城市的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城市·印象”為主題的主題招貼設計成為城市形象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
在全球各大城市,都有形形色色的城市形象宣傳招貼設計。它們或是為了宣傳城市的傳統、歷史、文化,或是為了讓城市的各類設施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快捷,或是以公益為主題引發(fā)人們的思考······這些招貼設計都是為了宣傳、豐富、傳播城市形象進行服務的,可以使過往的人們更好的去了解這座城市、關注這座城市。
“城市·印象”主題招貼的設計實踐,可以從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歷史、文化的提煉以及招貼的創(chuàng)意設計三個方面著手。
城市形象的定位
在設計初始,首先要做的就是設計調研。通過調研對城市形成客觀、合理、充分的認識,從城市本身出發(fā),深入發(fā)掘該城市的歷史文化元素、地域元素、人文元素、生態(tài)元素、建筑元素等,對城市形象恰到好處的進行定位,有利于在設計中體現出更為深刻的內涵,表述的也更為具體,更有代表性。
以著名設計師柏志威的《蘇州印象─小橋、流水》(2005中國臺灣國際海報設計獲獎作品)系列作品為例,設計師巧妙的用了簡潔的上弧線代表蘇州河上的小橋,下弧線代表流水,并采用了拓片的形式作為圖形的填充內容,可以說整幅作品圖形簡潔色彩單純,小橋流水代表了蘇州的江南山水園林的建筑特色,而黑白的色彩正是中國南方內斂、婉約、恬淡的傳統建筑的色彩體現,設計師將蘇州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通過招貼的形式直觀地表現了出來。整個設計作品簡約而不簡單,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不僅結合了蘇州的風土人情,更是對蘇州的傳統文化中的園林式建筑進行了十分恰當的展現。
合理、充分的設計調研為城市形象設計的定位提供了研究基礎,是進行城市形象設計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
城市文化的提煉
對城市文化的提煉,是一個設計思考的過程。廣義上講,城市文化不僅指一個城市的外在形象特色,它更是一個城市自古至今的歷史積淀,是城市的靈魂底蘊。對城市文化的提煉,要依據對城市形象的調研定位,去尋找、提煉符合設計主題需要的文化符號,再結合招貼設計的各種形式法則,去粗取精,凝練出最為恰當、切題,最具特色的設計作品。
例如臺灣著名設計師游明龍的設計作品《臺灣印象——平溪》(2005中國臺灣國際海報設計獲獎作品),這幅作品以臺灣民俗文化中的天燈為題材,創(chuàng)意來源于在元宵節(jié)時臺灣的北部地區(qū)大都會放天燈來進行祈福,可以說是臺灣所獨有的一種慶祝元宵節(jié)的民俗活動,作者用大小不一的“天燈”作為視覺元素來構成畫面,并選擇了黑色的背景,讓觀賞者能身臨其境的體會到放天燈的氣氛和環(huán)境,大小不一的天燈更是給觀賞者帶來了空間上的視覺感受,感受到大家的祈福,美好的祝愿。無論從題材的選擇還是元素的選取、招貼的構圖、色彩的搭配,都很好的給大家展示了臺灣這一獨特民俗,以及民俗背后蘊含的獨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并對其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可以說,優(yōu)秀的城市形象招貼設計不僅是對城市文化精髓的表述和傳承,更是對城市對外形象的展示和推廣起到十分重要的積極推動作用。
城市形象宣傳招貼的創(chuàng)意思路
招貼設計是以圖形、文字、色彩為設計元素的平面設計的表現手段,具有可復制性和可傳播性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招貼設計具有應用范圍廣、視覺吸引力強、表現形式豐富、時效性強、展示便捷等特點,因此,招貼是其它宣傳媒介不可替代的重要宣傳手法。城市形象招貼正是利用招貼的特點,對城市文化進行推廣和宣傳,向過往的人們展示城市的風采??梢哉f,形象招貼設計在城市宣傳媒介中占有獨特的優(yōu)勢。
圖形、文字、色彩作為招貼設計的三大要素,如何將提煉出的城市文化符號與之結合,設計出優(yōu)秀的作品,正是設計師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印象蘭州”作品《一河·一塔·一城》為例,設計師以文字為主要元素,用“一河·一塔·一城”概括出了蘭州的地域特點和歷史文化,字體設計虛實呼應,用虛體的“黃白金”三字解釋說明了蘭州的三個代表性特色:一條黃河穿城而過,一座名山叫白塔山,一座古城曰金城。整體設計直觀簡練,成功的將蘭州的歷史文化特色展現在人們眼前。
再如香港著名設計師韓炳華先生的作品《蘇州印象》,招貼的主體是一個蘇州的“州”字,這個“州”字用了中國書法中的“三點水”筆法與蘇州建筑中常見的冰裂紋相結合,背景中的“姑蘇城外寒山寺”與波光粼粼中的一葉小舟相結合,若隱若現,整體上塑造了淡雅古樸的意境,生動的展現出了蘇州典雅的人文氣息,傳達出蘇州如詩如畫的古典美。
以文字為主要設計元素是城市形象宣傳招貼設計的主要手法之一,這樣的設計直觀、易識別,在設計師的手中,將直觀的文字與豐富的城市文化符號相結合,在直觀簡練的基礎上又蘊含了豐富的城市內涵,使觀者在欣賞的同時能夠體會到城市的意境之美。
此外,還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主要以圖形和色彩為設計元素。以設計師林俊良的作品《韓國印象》為例,圖形上采用了韓國傳統的繡花鞋為設計元素,配合以韓國傳統服飾色彩中的代表色紅、黃、白、藍為主要色彩元素,刻畫出韓國傳統民族服飾文化特色,通過這幾種元素的巧妙組合,使觀者能直觀的體會到韓國的傳統文化氛圍。
在優(yōu)秀設計作品《印象蘭州》中,設計師將蘭州的代表性雕塑作品何鄂先生的《黃河母親》與蘭州的特產黃河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黃河水養(yǎng)育了黃河兒女,黃河水滋潤了黃河香瓜,黃河是母親河,她有著包容萬物的胸懷,她承載著滋潤萬物生長的重任,她默默無聞的奉獻自己的一切。
圖形、色彩、文字這三大元素相輔相成,經由設計師的巧妙創(chuàng)意,將城市的文化、城市的風采展現在大家眼前。
在社會多元文化發(fā)展的今天,新媒體、新技術層出不窮,招貼設計因其獨特的宣傳特性在各類宣傳媒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網絡這些宣傳媒介所不可替代的。招貼藝術是“街頭藝術”,它不因場地限制而有所制約,它可大可小,因地制宜;招貼藝術是“瞬間藝術”,它以巧妙的創(chuàng)意、獨特的視覺吸引力向大眾傳遞著豐富的信息。優(yōu)秀的城市形象招貼設計不僅是對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更是運用其特有的宣傳方式對其進行繼承和發(fā)揚,這就要求設計師要熱愛生活,熱愛城市本土文化,將自己對城市的傳承、城市的發(fā)展的理解和認識傳遞給大眾,傳播城市的風采。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美術學院)
本文為2015年度寧夏哲學社會科學(藝術學)青年項目《城市形象宣傳招貼設計的研究與應用》項目號15NXYDCDF1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紀光耀,寧夏大學美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