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人類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性行為,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chǎn)品。在我們的生活中,設計無處不在,它逐漸影響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生活的越來越舒適、健康。我們身邊亦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實則很有趣很發(fā)人深思的設計。通過對這些不起眼的小設計的解讀分析,來深刻思考一下設計是什么,以及它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影響,和設計師的社會價值與社會責任。
設計不是為了設計本身而存在,一直都是為了人而存在的。隨著工業(yè)革命轟轟烈烈的開展,我們生活上的改變昭然若是,“變化”就是這個世界的關(guān)鍵詞。受社會影響,設計也在日新月異的進行著變革,直到形成如今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們更是發(fā)散思維,設計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設計,我們身邊亦有許多,如果你留心觀察的話。
身邊引人入勝的小設計
筆者自己是一名從事設計學習的在校學生,平常上課學習,查閱資料,一次在網(wǎng)上看了幾個小設計做的非常的有趣,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
1.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座椅
我們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出行的重中之重,在這些交通工具中,無論火車、汽車、高鐵或是飛機,座位都是一排一排前后排列,可以相對而坐的很少。而下面要說的這款小設計就是把座位的靠背與座位的連接處做成活的,可以隨自己想面朝的方向前后轉(zhuǎn)換。這樣的話,一家人出行就可以相對而坐,便于照顧老人孩子:朋友出行亦可相對而坐,笑笑鬧鬧旅途更加愉快。
2.帶有凹槽的錘子
這款錘子在錘頭下面有一個凹槽,大小正好是一顆釘子的位置,要釘釘子的時候,先把釘子放入凹槽內(nèi),直接向木板釘下去即可,不必再用手扶著釘子釘。這款設計小小的,很貼心,卻巧妙地避免了釘釘子時砸到手指的風險。
3.綁在車位上的黃色氣球
這個設計就是在停車場中每個車位后面綁上一個黃色的氣球,上面寫著“HERE”,當車在車位停好后,氣球就會被壓低正好碰到車尾,警示車主車已停好,不能再往后倒車了。當車離開車位空出來時,氣球就會再度飄起來。如果有空閑車位,司機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那個標著“HERE”的黃色氣球,不必再花費時間尋找車位,既省時又省力。
由設計作品引發(fā)的感想
什么是設計?這是個復雜的問題。書中定義:“設計應該被視作一種物質(zhì)文化行為?!痹谝恍┤说难壑校O計就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裝飾,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設計對于設計師來說是一種心力。好的設計是什么?好的設計就是走心的設計,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更健康。那么,什么樣的設計又是走心的設計呢?
走心的設計,就是功能大于形式的設計,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設計?,F(xiàn)代主義設計的宗旨是功能大于形式,功能是主要的,形式是次要的。自現(xiàn)代主義設計運動以后,這個宗旨一直指導著設計師們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為人類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功能大于形式,就是設計師在設計之前要先明確這個設計的用途和目的,并以此基礎來進行設計,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再去美化這個設計,使其具有美感。如果只有美麗的外表,卻不符合實用功能,那么這個設計就沒有任何價值,就是一件華麗的廢品,而只符合實用功能卻外表丑陋的設計亦不是一個好的走心的設計。為人民服務則是指的設計的目的。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chǎn)品,設計是為人類服務的。設計師在設計一件作品之前,作為主體,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自覺地用設計為社會為人類服務,用設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存條件,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而不是為小部分人服務,尤其是那些被遺忘的大多數(shù),更應該得到設計師的關(guān)注。
如文中所提及的這些設計,設計師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充分為使用者考慮,從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需要健康的身體和舒適的環(huán)境,這就更需要設計師負責任的設計。很多職業(yè)病的存在常常是因為工作條件的不適所致,在這里設計師就可以通過設計使環(huán)境更加舒適安全,減少職業(yè)病的發(fā)生,減輕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也應避免由于不安全的設計而導致的傷害,比如,采用易燃材料引起火災,安全帽不安全等。簡單來說就是“以人為本”的設計,就是在設計中以人的需求為基本出發(fā)點,來解決問題,從而滿足人的需求。
每一個設計都是一個“心”的開始,設計改善生活,這就是好的走心的設計。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藝術(shù)學院)
作者簡介:郭亞楠(1991-),女,漢族,河南開封人,河南大學2015級設計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及其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