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爽
最愛那一抹亮麗的底色
——山東省濟南市后龍小學課程改革掠影
文/本刊記者 吳爽
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能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一抹亮麗的底色?
山東省濟南市后龍小學校長胡桂清陷入深深的沉思:我們教孩子六年,帶給他的影響卻是一生。什么是孩子們最需要的?為此,學校進行了“一主、兩翼、三習”的課程改革,“一主”即國家三級課程,“兩翼”即學校特色課程和校園文化課程,“三習”即從習鼓、習書、習禮的特色課程實現(xiàn)生命發(fā)展的精神與價值。
在日常教學中,通過理念學習——達標——立標——聚焦——再提升這樣一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完善學本課堂研究。課前老師利用預習單、小測驗等方法摸底學情找準切入點;課上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來解決難點;課后總結提出基于一堂課研討的五問:問題開放了嗎?重心下移了嗎?會捕捉資源了嗎?小組討論有核心問題嗎?提升點找到了嗎?實現(xiàn)有效的“教”和“思”。
學校針對低年級,提倡“大量識字、提早閱讀”;針對中高年級,學校陸續(xù)開展了“捐一本書,讀百本書”的圖書淘寶節(jié)、班級讀書交流會等活動,以及老師為學生精心準備的薦書單;針對老師,堅持組織每月讀書沙龍和好書共享活動。漫步校園,“圖書漂流”“圖書一角”“學校閱覽室”如雨后春筍,欣欣然張開了懷抱,成為師生心靈溝通的港灣。
書法和詩詞課程也是后龍小學特色文化課程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學校專門聘請校外老師對學生軟筆書寫進行指導,宣紙上的每一次提筆和落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漢字的無窮魅力。語文教學組將小學階段推薦背誦的古詩詞整理成冊并劃分為五個級別,學期末組織各班學生進行誦讀考級,并為過級的學生頒發(fā)證書。
走進后龍小學,你會看到這樣一面墻,上面展示著《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經典。每個年級結合論語中的“仁、義、禮、智、信”進行專題學習,背誦論語中的語句、賞析論語中的經典,讓孩子們親近經典,感悟經典。
教學樓后面的“種植園”,種植了多種果樹和蔬菜,是孩子們最喜歡來的地方。學校也借此讓每班認領一塊區(qū)域進行種植和觀察,并將種植體驗課程和美術、語文、綜合實踐等課程相結合。五月是園內石榴花開滿枝的時候,到了十月已然累累碩果,利用這一資源各年級開展了“走近石榴”的微課程,通過名石榴(搜集資料,了解石榴)——贊石榴(閱讀學習相關美文)——畫石榴——唱石榴——寫石榴(自己進行美文創(chuàng)作)——石榴采摘節(jié)等相關專題讓學生進行自主研究。
在“一根繩”健身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結合校外資源及教師專長,學校還開設了安塞腰鼓課程。老師們集思廣益進行教材的開發(fā),內容從了解安塞腰鼓人文歷史到如何打好腰鼓,再到腰鼓服飾、刻紙、繪畫、兒歌等方面。
在這個充滿詩情和書香的校園中,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活力綻放,那一抹亮麗的底色在陽光的照耀下愈發(fā)燦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