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潁
在3月16日上午舉行的珠海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會議上,珠海正式宣布,停止對商品住房項目實施“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房占全部套型70%以上”的要求;同時,在全市范圍內,居民(含非戶籍居民)購買144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不再需要提供社保或納稅證明。這意味著,珠海全面取消樓市限購。
此次限購解除后,在全國范圍內,目前執(zhí)行限購的僅剩北上廣深四個城市。
珠海自2011年11月1日開始實施“雙限”:戶籍居民家庭、提供1年以上的個稅繳稅證明或社保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香洲主城區(qū)內只能新購1套商品住房,價格不得超過11285元/平方米,未購買社保和納稅的非本地居民不能在香洲買房。
監(jiān)測期內,珠海解除限購這一消息的傳播出現兩次比較明顯的高峰,分別為消息發(fā)出后的次日(3月17日)及不久后的周日(3月20日)。第一次高峰符合一般新聞事件的傳播規(guī)律,而第二次高峰則主要由于20日當日,《廣州日報》以“限購解除后首個周末”為名,對珠海樓市進行調查采訪,并發(fā)表報道《多數樓盤“很淡定”外地客撐“半邊天”》,引發(fā)一輪傳播熱潮。截至3月22日24時,相關消息的傳統(tǒng)媒體平臺上的傳播總量為1143篇,熱度偏高。
從輿論整體態(tài)度來看,多數評論對珠海取消限購持肯定態(tài)度,并指出這一政策有助于激活樓市,很大幾率造成成交價格平穩(wěn)上升,但并不會造成當地房價瘋漲。
珠海市住建局人士表示,取消限購出發(fā)點是讓市場配置資源,并不是去庫存,珠海目前商品房存量為200萬平方米左右,沒有庫存壓力。而2015年底以來,市場已利用取消限購的消息炒作房價,影響已被提前釋放,而現在取消限購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有限,已沒有炒作的空間。
與政府部門想法類似,針對珠海全面解除限購,部分業(yè)內人士也認為對珠海目前的樓市影響力非常有限。有評論指出,解除限購對珠海樓市沒有太大影響。本來珠海主城區(qū)小戶型存量就不大,已基本消化完畢,事實證明,限不限購影響已經不大了。而這一政策的長遠影響還要觀望,預計房價短期會升,長期依舊會理性。
即便如此,很多評論仍然對解除限購政策體現出的其他作用表示了肯定。有報道認為,原來的限購政策與珠海樓市的發(fā)展背道而馳,政策中規(guī)定需要購房者提交社保和納稅證明,把很大一部分外地居民、外籍客戶、外來人才擋在門外。
解除限購保障了外來人員的住房難題,解決了低端人群的租房問題,又解決了中端保障性住房的人群。珠海的區(qū)位及環(huán)境優(yōu)勢決定珠海樓市是一個外向型的市場,因此解除限購有助于珠海樓市客戶群多樣化,而一個多元的樓市消費群結構又會催生出更多元的供應市場,有利于樓市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