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軍偉 張鳳娟
(1.廣西大學文學院;2.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0)
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索式閱讀探賾
呂軍偉1張鳳娟2
(1.廣西大學文學院;2.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西南寧530000)
探索式閱讀須為始于問題和思考的主動探索,而非被動接受,究其本質(zhì),則是基于問題的“異讀”及“我讀”。文章旨在反思閱讀本質(zhì)的基礎上,探析大學生探索式閱讀能力培養(yǎng)問題,認為,無疑無思,則無異無“我”,終致問題意識及主體思考的缺失,此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問題尤為突出。由填鴨式或看客式被動閱讀轉(zhuǎn)為問題式、探索式主動閱讀是主體意識的蘇醒,當為閱讀動機激發(fā)及能力培養(yǎng)的重心所在。
問題導向;探索式;主體意識
提到知識載體或閱讀介質(zhì),大眾的第一反應會是書。在當今信息大爆炸背景下,雖然閱讀的對象已不僅僅局限于書,但作為知古通今的最有效途徑,書的作用和意義依舊無法取代,高校(尤其是人文類學科)的理論學習,則更是如此。
從語言學角度看,如果說動詞“書”是一個編碼的過程,如同我們寫作文,而名詞“書”則是一個編碼后的結(jié)果,那么閱讀則正好是與之背道而馳的過程。換言之,閱讀是解碼的過程。那么,閱讀書究竟應該讀什么?用于承載或記錄思考的文字、紙張、書本皆為無生命之尸體或死物,閱讀能力或者閱讀教學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逆向解碼能力,換言之,閱讀核心價值是:借助文字使書中原初作者或者書者所記錄的信息“起死回生”,唯有如此,閱讀主體才能從中得到書中之思考及精髓,而不應該為其所累,這恰是當前閱讀教學所缺失的地方。
探索式閱讀始于問題,立于主動,功于思考,現(xiàn)于探索,問題、思考和探索三要素密不可分[1],相互促進,直至問題解決,認識提升,抑或進入更高層次的新問題探究。林語堂先生在其《讀書的藝術》一文中稱“問題導向的探索式閱讀”為“自動的讀書方法”,認為:“一個人找到一種有趣味的書,必定由一問題而引起其他問題,由看一本書而不得不去找關系的十幾種書,如此循序漸進,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門徑自熟;或是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明新義,更可觸類旁通,廣求博引,以證己說,如此一步步的深入,自可成名?!保?]由此可見,如若不能做到將各種文本中之問題及思考起死回生,進而融會貫通,則最終極有可能陷入讀死書,死讀書的窘境。至此理雖已基本明朗,但依舊有問題須進一步深究:究竟如何“起死回生”?換言之,如何“起”如何“回”?“死的”是什么?“生的”又是什么?如若不能明晰,則必然再致混沌,看似有道理卻難以實施。
從傳統(tǒng)的語言觀看,文字記錄或固化的是語言,但對于經(jīng)典的文獻典籍而言,書中用以記錄的文字是漢字,漢字作為一種以表意功能為主的文字,其所呈現(xiàn)的首先是文字本身,其次才是語言,因為古今文獻中的漢字具有其獨特性,即具有依據(jù)字形便可獨立表意達思的功能,此非表音文字能及。此外,不管是文字之意義抑或語言之意義,皆多變不定,能指和所指之間并不存在所謂的固定對應關系,舉一個簡單也許并不恰當?shù)睦?,同為“聞梅生津”,千年前以之表達的是第二條件反射,即(耳朵)聽到梅子的信號之后開始分泌唾液,而今當閱讀者再度閱讀時,倘若不知其典故來源及其文化背景,則很可能理解成第一條件反射,即(鼻子)聞到梅子的味道之后開始分泌唾液。當然,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與文字之多義性有直接關系,但對多義性普遍存在的漢字及由其構(gòu)成的問題而言,又怎能保證不存在上述誤讀情況的出現(xiàn)?雖然古代典籍大多已有人為之點教注疏,我們又怎能知道現(xiàn)有句讀或點教后的文本恰為書者或作者之本意?又如何避免讀者基于上述文本的閱讀不是誤讀?正如美國當代著名批評家HaroldBloom所言:閱讀構(gòu)成中所發(fā)生的只有能指間永無止境的意義轉(zhuǎn)換、播撒、延遲[3]。換言之,如今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被此前稱之為棺材的書及書中文字,而閱讀過程所產(chǎn)生的文本意義與書之作者當初封存在書中所思所想根本不可能完全吻合。正所謂:“子非吾,安知吾所思?”閱讀主體所能做的至多是基于現(xiàn)有文本通過自己問題和思考去極力猜測或盡可能接近罷了。
故此,其實尋找著書者或作者之原初本意的閱讀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在閱讀過程中,閱讀主體通過書本或文字所得之意義,始終是一種延遲行為和意義偏轉(zhuǎn)的結(jié)果[3]。因為閱讀者無論在何種層面都無法從根本上抹去與著書者之間的差異和距離,換言之,閱讀者所讀出的意義和書者或作者當初所表達之意義,二者之間必然存在偏差,此種偏差永遠無法避免,所以每次閱讀都是一種創(chuàng)造,基于閱讀主體自身的再創(chuàng)造,始終是一種誤讀[3],此處之誤讀在本質(zhì)上講即“我讀”“異讀”,其最為根本的目的是:基于問題和思考的讀“我”或讀異。從此角度觀之,所謂的“起死回生”也成為一個偽命題,其不過只是一種欺騙或者假象,即死之物無法回生,而其更為根本的意思應為:讀文生己?;蛘?,我們需要對“起死回生”做另一種解讀,即從客觀而言,閱讀似乎必然起于死的文字和盛放思尸之棺材——書,但其最終是:基于或大或小的問題,經(jīng)過閱讀,讀出鮮活的思,此思并非原本或完全的作者之思,而是源起于活生生之讀者的思,回到活生的讀者自身,即“我”,姑且,我們用“起于疑,經(jīng)歷思,回至生”蔽之。這也許正是“六經(jīng)注我”[5]之真諦所在。
如此看來,從被動讀書到根據(jù)興趣自發(fā)或主動地尋書閱讀,鑒別力和判斷力因此得以提升,進而能夠找到真正的好書來讀,這一過程的轉(zhuǎn)變,體現(xiàn)的正是閱讀者主體意識的蘇醒,亦正是閱讀興趣激發(fā)、能力培養(yǎng)及素養(yǎng)提升的核心。閱讀當始于問題,當親歷思考,當從閱讀中讀出閱讀者本身——“我”,閱讀最終讀出的鮮活的差異。真正的讀書應為讀者基于問題的起死活思,反推之,閱讀主體倘若能讀出問題、讀出“思”、讀出“我”、讀出“異”,又為何要僅僅局限于盛放思考之實體的僵死“棺材”——書?故此,在借助于口口“棺材”“起死回生”的同時,更需要重視鮮活現(xiàn)實去閱讀其自身這本“我書”,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故此,對于閱讀,閱讀主體在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同時,貴在保持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和習慣,因為閱讀若無問無疑,無思無我,無異無議,則讀如未讀,讀若不讀。
[1]呂軍偉等.問題意識與大學文科閱讀教學[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3).
[2]林語堂.林語堂作品(精華本)[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
[3][美]哈羅德·布魯姆.誤讀圖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4][明]王守仁.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王占峰]
G640
A
2095-0438(2016)09-0133-02
2016-05-03
呂軍偉(1983-),男,河南鄭州人,廣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語言學及語言教學;張鳳娟(1984-),女,河南鄭州人,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學習心理學及心理語言學。
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意指符號觀的漢字學及漢字教學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2015JGA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