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軍,任錦濤,朱巖峰
核桃幼樹配方施肥試驗初報
張正軍,任錦濤,朱巖峰
(甘肅省慶陽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甘肅慶陽745000)
在慶陽市環(huán)縣木缽鎮(zhèn)核桃適生區(qū),選擇2年生核桃幼樹,選取具有代表性核桃幼園4個,測定30cm深處土壤大量元素養(yǎng)分,分析土壤養(yǎng)分測定結果,根據土壤養(yǎng)分現狀,結合核桃需肥規(guī)律及生產經驗確定基礎施肥量,設置7個不同施肥配方,進行田間施肥試驗。測定核桃樹體生長,并對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對于2年生核桃幼樹來講,在土壤鉀養(yǎng)分豐足的情況下,對氮、磷肥的需求量較大,建議施肥量為每株磷酸二氫銨225g,并配合每株施用36g硫酸銅和45g硫酸鋅為好。
核桃;幼樹;配方施肥;試驗
施肥是核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果樹栽培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探索土壤養(yǎng)分狀況與核桃樹生長表現,確定核桃樹幼樹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獲得一定生長量時對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基本需求,通過對核桃幼園養(yǎng)分測定分析,科學判斷土壤養(yǎng)分豐缺,制定相應的土壤施肥方案,對于指導合理施肥、滿足樹體生長發(fā)育、提高果品產量品質、維持果園可持續(xù)生產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給核桃幼園科學施肥提供技術依據,我們結合甘肅省慶陽市市列《隴東山地核桃優(yōu)質高效栽培試驗示范》項目的實施,開展了核桃幼樹配方施肥專題試驗,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試驗地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木缽鎮(zhèn)劉家塬村,屬大陸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5℃,極端最高溫度37.5℃,極端最低溫度-23.2℃,無霜期143d,全年平均降雨量407.3mm,平均海拔1 255m,全年日照時數2 596h。核桃栽培區(qū)域為核桃適生區(qū)。高原塬面,地勢平坦,土壤為黃綿土。該區(qū)為旱作農業(yè)區(qū),無灌溉條件。
表1 核桃園土壤養(yǎng)分含量表
2.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定植2年的核桃幼樹,苗木來源于陜西黃龍縣,成品嫁接苗,品種為遼核1號和香玲,株行距4m×5m,生長中庸,管理水平中等。
2.2 試驗方法
2.2.1 試驗設定 2012年選擇有代表性核桃試驗幼園4個,分別在園內采取土層30cm深處的土樣進行土壤養(yǎng)分測定,結果見表1。根據核桃園土壤測定結果,對比土壤養(yǎng)分的豐缺指標(水解性氮60~90mg/kg,有機質1%~2%,速效鉀100~200mg/kg,有效磷10~20 mg/kg,pH值6.5~7.5)選擇的4個核桃園中,1~4園土壤氮、有機質、有效磷均缺乏,1、2、4土壤鉀屬于中等水平,3土壤鉀偏高。從總體上而言,所測土壤均屬于缺氮缺磷豐鉀土壤,而土壤pH值均在8以上,均屬于堿性土壤,容易導致銅、鋅等微量元素缺失。根據核桃幼樹需肥規(guī)律以及生產經驗確定基礎施肥量為每株施入磷酸二氫銨150g(N,100g,P,40g),根據基礎施肥量和土壤養(yǎng)分含量,對基礎施肥量進行調整,設置不同處理施肥水平,具體如下:處理Ⅰ,中微量元素肥;處理Ⅱ,基礎施肥量+中微量元素肥;處理Ⅲ,基礎施肥量;處理Ⅳ,1.5倍基礎施肥量;處理Ⅴ,2倍基礎施肥量;處理Ⅵ,2.5倍基礎施肥量;處理Ⅶ,對照(CK),不施肥。處理中,中微量元素肥均為每株土壤追施36g硫酸銅和45g硫酸鋅。各處理詳細施肥量見表2。每個處理均設3次重復,5株小區(qū)。
表2 各施肥處理設計表 g/株
2.2.2 施肥時間 所有處理的肥料共分3次施入。第1次在11月份進行,施入60%的氮、磷肥和全部的中微量元素肥;第2次在翌年5月份施入20%的氮、磷肥;第3次在8月份施入20%的氮、磷肥。
2.2.3 生長指標測定 連續(xù)兩年(2013年、2014年)于入冬前對每小區(qū)的樹體新梢生長量、地徑、樹高進行測定。其中:①地徑,用游標卡尺測量距離地面10cm處的樹干直徑求平均值,結果精確到0.01cm。②樹高,用塔尺對從樹根底部測量到樹中梢頂部高度,平均值精確到1cm。③新梢生長量,用卷尺選取東、南、西、北4個方向共4個延長枝進行測定,平均值精確到1.00cm,然后每株取平均數,精確到0.01cm。
表3 不同處理對樹體生長的影響
由表3可見,在不同施肥處理對地徑增量的影響中,處理Ⅶ(對照、不施肥)與處理Ⅱ、Ⅲ、Ⅳ、Ⅴ、Ⅵ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以處理Ⅳ(施磷酸二氫銨225g)和處理Ⅱ(施磷酸二氫銨150g和中微肥)效果為最好,分別比對照增粗1.54cm和1.36cm,效果顯著,但二者間差異不顯著。
在不同施肥處理對樹高增量的影響中,處理Ⅶ(對照)與處理Ⅰ、Ⅱ、Ⅲ、Ⅳ、Ⅴ、Ⅵ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以處理Ⅱ、處理Ⅳ和處理Ⅴ效果最好,分別比對照增高0.60m、0.59m和0.55m,效果顯著。
不同施肥處理對樹體新梢生長量也有一定影響,其中,處理Ⅶ(對照)與處理Ⅰ、Ⅱ、Ⅲ、Ⅳ、Ⅴ、Ⅵ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以處理Ⅳ效果最為明顯,比對照增長28.35cm,處理Ⅴ和處理Ⅱ次之,分別比對照增長24.42cm、20.82cm。
4.1 結論
對于2年生核桃幼樹來講,在土壤鉀養(yǎng)分豐足的情況下,對氮、磷肥的需求量較大,建議施肥量為磷酸二氫銨225g/株,過少不能滿足樹體生長需要,過多對樹體生長有一定抑制作用。
對于處于營養(yǎng)生長期的幼樹來說,適當使用中微肥有利于促進樹體生長,根據本試驗結果,建議每株配合使用36g硫酸銅和45g硫酸鋅為好。
4.2 討論
核桃施肥量因樹齡、樹勢、品種、土壤和肥料的不同而異。根據本試驗,試驗樹均為2011年定植幼苗,樹體相對較弱,處于營養(yǎng)生長階段,對氮磷肥的需求量較大[1],這一點從不同施肥處理對地徑增量、樹高增量和新稍生長量影響結果可以得到驗證,隨著磷酸二氫銨量的適度增加,地徑增量、樹高增量和新稍生長量均有明顯的增加,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但是,隨著磷酸二氫銨量的進一步增加(處理Ⅴ:300g磷酸二氫銨、處理Ⅵ:375g磷酸二氫銨),地徑增量、樹高增量和新稍生長量反而有一定的下降,說明施肥量在每株225g磷酸二氫銨時已經達到飽和,過多施肥并不利于幼樹的生長。
合理使用中微肥對核桃樹體的生長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試驗所選地塊經測試均為堿性土壤(pH>7.0),容易導致硼、錳、鉬、鋅、鐵、銅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降低,進而影響核桃樹的生長[2]。由于銅和鋅兩種元素與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氮素吸收、增強抗逆性和抗病能力有關,我們選取銅和鋅兩種微量元素作為代表,進行微量元素追加試驗,從試驗的處理Ⅶ(CK,不施肥)、處理Ⅰ(36g硫酸銅+45g硫酸鋅)和處理Ⅱ(150g磷酸二氫銨+36g硫酸銅+45g硫酸鋅)比較可以看到,處理Ⅰ施用銅、鋅微肥,在樹高增量和新稍生長量上均有顯著提高,在地徑增量上表現不明顯,說明施用銅、鋅微肥對于促進核桃樹生長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在配合施用磷酸二氫銨后(處理Ⅱ),在地徑增量、樹高增量和新稍生長量上均有極大提高,與處理Ⅳ(225g磷酸二氫銨)效果相當,說明銅、鋅微肥對N、P肥有一定協(xié)同、助吸收作用,相同效果下,銅、鋅微肥的施用可以大大減少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因此,今后在慶陽核桃中幼園栽培管理中,應根據不同的土壤肥力狀況,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推廣配方施肥,同時注意提倡微肥的應用。
[1]陳 虹,董玉芝,朱小虎等.新疆早實核桃品種測土配方施肥肥效試驗初報[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0,47(8):1584-1589.
[2]唐 琨,朱偉文,周文新等.土壤pH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影響的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13,27(2):207-212.
1005-345X(2016)05-0004-03
:S664.1
:A
2016-07-11
慶陽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隴東山地核桃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試驗示范,項目編號NK2011-35)
張正軍(1968-),男,甘肅鎮(zhèn)原人,林業(yè)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栽培與林木引進栽培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