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學周刊
如何從根本上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
文/佛學周刊
現(xiàn)在的人都在忙碌,閑不下來,但還是不能解決他們對未來的恐懼和妄想,也不知道如何從根本上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其實,我們可以分兩部分來看這個問題。
第一部分:回到問題本身。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什么?生、老、病、死、苦。那么面對生、老、病、死,你會恐懼嗎?當然恐懼。那要幫人消除恐懼需要怎么幫呢?無非就是幫他至少、暫時地消除恐懼。
比如說,臺灣證嚴法師她們的慈濟功德會,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有幾千萬會員,她做的是什么事?“病”,提供好的醫(yī)療,提供好的幫助,幫助人至少、暫時地消除對病的恐懼。她們就做了一個“病”字,就能做得很大。所以,要抓住根本,做事情要做到根源上去,生、老、病、死、苦這是根本。慈濟功德會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大?是因為她們抓住了根本。如果你抓住枝末去做,你是做不大的。你要抓到根本上去,看問題要看到本質(zhì),干活要干到根本上去。
人無非就是什么?一個是病,還有一個就是笨。佛光山做的就是怎么解決笨的問題,他辦了南華大學、佛光大學、西來大學等十幾所大學,解決的就是“笨”的問題,做讓人穿透無明,開啟智慧的事情。所以,佛光山也能做得非常大,非常有影響。其實每個人都是要面臨生、老、病、死的恐懼的,除非明心見性了,或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至少是有把握一定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修行成就了,這樣他就真的是沒有恐怖,沒有恐懼心了,否則的話是無法徹底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的。所以,我們要回到問題本身,清楚地知道除非是明心見性或者往生極樂,否則是無法真正地徹底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這個真實相。那么面對恐懼,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不是的,通過學佛,通過修禪,我們就走在生命覺醒的道路上了,我們就可以無限趨近于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不是真正徹底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而是無限趨近于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
公元前2年,佛法就傳入中國了,那時候中國的文明已經(jīng)非常燦爛輝煌了,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么作為一種異質(zhì)文化,佛法為什么能夠傳入中國,而且能夠迅速地扎下根來呢?因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缺失了某一塊,佛教剛好可以彌補中國固有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巨大不足。這個不足是什么?就是缺乏對人本身的關(guān)懷,缺乏對人這個生命的關(guān)懷,缺乏對生老病死的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