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學 潘文杰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學潘文杰
在學習中,對于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很多學生一知半解。下文擬從天人感應思想的歷史淵源、內(nèi)涵和評價三個方面作簡要介紹,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
天人感應思想是我國一種很古老的思想,起源很早,《詩經(jīng)》《尚書》《周易》等古籍中都有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人感應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主要反映在管仲、孔子、墨子、鄒衍以及范蠡的哲學思想中,其中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的天人感應思想對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影響甚巨。到了漢代,隨著天文、歷法等的發(fā)展,天人感應成了人們宇宙觀的基本概念,秦漢之際的天人感應觀念成為時代的共識,人們運用天文氣象來解釋和指導社會生活。漢朝初年,《黃帝內(nèi)經(jīng)》從醫(yī)學的角度,為漢代思想家進一步發(fā)展天人感應思想提供了實證依據(jù)。《淮南子》對于天人相類的表述則更加明確,也更加系統(tǒng),認為萬事萬物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的、內(nèi)在的有機聯(lián)系,此書代表了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最高水平。但是,《黃帝內(nèi)經(jīng)》與《淮南子》只是停留在對天人感應學說的一個部分———天人相副的論述上,沒有真正涉及天與人相感應的問題。
綜上所述,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的提出,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董仲舒作為我國古代天人感應思想的集大成者,博采眾長,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建構起一套完整的天人感應系統(tǒng),最終將天人感應思想推向了成熟形態(tài)。
董仲舒所謂“天人感應”,主要有如下雙重含義:
一種含義是:君主作為天子,是上天之子,承接天的旨意,代表上天統(tǒng)治和管理人間事務。所謂“德體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此,天人感應實為“天子”與“天”的感應。
另一種含義是:因為上天不會說話,所以上天的意志主要通過“祥瑞”或“災異”的現(xiàn)象顯現(xiàn),這就是天人感應的表現(xiàn)形式。如果君主政治清明、社會太平,上天就會降下嘉禾、醴泉、甘露、麒麟、白鹿等祥瑞之物以資表揚,所謂“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如果君主大逆不道,不行德政,上天則會震怒,降下各種災異,如水旱災、火災、地震、日蝕,等等,以示對君主的警告和懲罰,所謂“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由此可見,董仲舒所講的天,一方面具有自然特征,指日月星辰四時風雨等自然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識的,能夠監(jiān)督人類的行為,降下災異或祥瑞。
董仲舒在20世紀受到許多人的批判,被認為是中國哲學史上的反面人物,是錯誤的也是唯心主義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滿了神秘主義、唯心主義的糟粕。
但是,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中也含有不少合理的成分,特別是把董仲舒放到其生活的時代環(huán)境中考察,積極意義則更大。
首先,它有利于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當時分封諸王和匈奴勢力強大,導致君權受到?jīng)_擊,為加強君權,董仲舒在天人感應思想基礎上提出了“君權神授”論。“君權神授”論為君主披上神圣外衣,使?jié)h家皇帝取得獨尊的地位,維護了封建君權的唯一性與至上性,充分肯定了君主專制的合理性,有利于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其次,天人感應思想發(fā)揮了限制君權、監(jiān)督最高權力的作用。一方面,按照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從“天—君—民”的互動關系來看,君主雖受命于天,但天卻不是為君主個人而立王,而是為天下百姓而立王。因此,統(tǒng)治者不能完全忽視人民的呼聲。另一方面,又以災異譴告說約束君權的過度膨脹,對于完善封建社會制度、緩和社會矛盾、限制壓迫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這說明了董仲舒對中國封建專制政治的清醒認識,也體現(xiàn)了他對現(xiàn)實政治狀況的關注。
再者,董仲舒的天人學說使大一統(tǒng)的觀念真正確立起來,在民族心理的深層建構了中國文化。大一統(tǒng)觀念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生動體現(xiàn)。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就其文化視野而言,是將天地人看作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將個人、家庭、國家看作不可分離的統(tǒng)一體,這本身已經(jīng)屬于大一統(tǒng)的范疇,是用大一統(tǒng)的眼光和方式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經(jīng)過他的理論建構和漢武帝的政治實踐,大一統(tǒng)觀念成為中國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逐漸轉化為民族文化的深層心理意識,從而為中國古代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和延續(xù),為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補充幾個新觀點:
1.“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文化的基本模式,它不但是中國哲學的核心范疇,同時也是中國美學思想的基本命題和理論基礎。
——姚君喜《董仲舒“天人感應”說的美學意義》
2.董仲舒雖消減了先秦儒家的原始民主精神、人道意識,但轉換角度看,卻可以認為這無害于將人的地位提高到與宇宙天地相并,實際上是另一種意義的挺立起人本精神,用天的仁義推之于民,是發(fā)揚了孔子“仁者愛人”的偉大命題。
——鄧喬彬《董仲舒天人感應論對文學的積極影響》
3.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是理論形式,實質內(nèi)容卻是針對現(xiàn)實的。屈民而伸君,是為了鞏固統(tǒng)一的政權;屈君而伸天,是為了限制皇帝的權力。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在漢代還是有一定的真理性,才會被當時的許多人認為是真理的。
——周桂鈿《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的真理性》
4.孔子生于亂世,朱子生于末世,只有董子生于盛世。孔子、董仲舒、朱熹在中華文明史中并列為大圣人,大約一千年出一個這樣的大圣人。董仲舒哲學是西漢時代的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求善的政治哲學,奠定了中華民族魂。
——周桂鈿《今天來看董仲舒》
題目:
1.據(jù)《元史》記載,至元六年(1269年)臘月,元大都發(fā)生了一起大霧霾,“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門隱于風霾間”,“風霾蔽都城數(shù)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元帝的行為充分體現(xiàn)了什么哲學思想()
A.“制天命而用之”B.“君權神授”C.“天人感應”D.敬天法祖
【答案解析】C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取信息和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董仲舒認為,天和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董仲舒把天視為至上的人格神,認為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天就會出現(xiàn)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示鼓勵。“天人感應”學說既神化了皇權,又在一定程度上對皇權有制約作用。
2.在對天、君、民關系的認識上,原始儒學以孟子為例,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繼承了原始儒學的全部宗旨B.背離了原始儒學的民本思想
C.背離了原始儒學的仁愛思想D.摒棄了原始儒學的德治主張
【答案解析】B對于君與民的關系,董仲舒主張“屈民以伸君”,不同于原始儒學的“民貴君輕”,并未繼承原始儒學的全部宗旨,故A項錯誤;原始儒學中的“民貴君輕”體現(xiàn)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張,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為本,故B項正確;題中的話題主要是原始儒學和董仲舒對天、君、民的關系的認識,并沒有涉及仁愛思想,故C項錯誤;董仲舒的思想是對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對于德治并沒有摒棄,關于德治的主張題中也沒有反映,故D項錯誤。
3.《春秋繁露》曰:“大富則驕,大貧則憂……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yǎng)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痹诖耍偈嫣岢龅闹螄砟钍牵ǎ?/p>
A.上下相安利國益民B.強制去富以抑其驕
C.竭力濟貧以撫其憂D.劫富濟貧以均貧富
【答案解析】A本題考查學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說的是貧富程度與治國難易的關系,但材料中沒有強調怎么達到貧富有度,B、C、D三項都是在強調怎么達到這個度,擴大了材料的信息。所以只有A項符合題意。
4.我國古代有一位學者,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為君主專制統(tǒng)治提供了“天命攸(所)歸”的神學依據(jù)。該學者應該是()
A.韓非子B.孟子
C.董仲舒D.朱熹
【答案解析】C提取題干的信息——“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和“天命攸(所)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董仲舒為了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發(fā)展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學說形成新儒學,以“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為基礎,帶有明顯的神學色彩,故C項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