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閱讀指引 功德無量
年尾歲初,各種各樣的書榜不斷來襲,目不暇接。我是一個喜歡讀榜單的人,平時看到媒體刊登的書評、榜單,但凡屬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我差不多都會仔細看看。我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書。所以,我對媒體刊載榜單竭誠支持,但凡找我推薦最近閱讀書目的,一般我會抽時間寫一點。我總覺得這是讀書人服務大眾的一個機會,所以國內(nèi)書評類媒體的好書榜單,我以為不是多了,而是還少,應該動員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閱讀,推薦好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依然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精神追求。盡管我們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精神追求、文明教養(yǎng),畢竟是現(xiàn)代社會最直接的標示。
南北媒體現(xiàn)在制作的榜單很多,我經(jīng)常讀的有《新京報》每周書評專刊以及他們制作的年度好書榜?!缎戮﹫蟆窌u周刊一直在堅守著一種理想,為大眾選好書,評好書,引導閱讀。就總體而言,《新京報》對書業(yè)、讀書界影響很大,我個人從那里獲益良多,有些書,就是因為《新京報》的推薦,而得以獲悉。所以即便我出差,也讓家里將每周六的《新京報》書評??粝?。在每年出書數(shù)十萬種的中國,《新京報》書評周刊這類讀書類刊物的品評、引導,顯得格外重要,不要說現(xiàn)在人們很難到實體書店逛逛,即便去“逛”,也很難在數(shù)十萬種書中“淘”出自己需要的東西。每周書榜比較好地引導了讀者對出版業(yè)的關注。
《中華讀書報》也是我多年來一直閱讀的書評類報紙。這份報紙也在很專業(yè)很安靜地選好書,推廣好書,他們每個月的推薦書目及時跟蹤書業(yè)進展,大致反映了學術界、出版界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新最優(yōu)秀的成果,這也是一份值得閱讀的每月書情?!吨腥A讀書報》的年度好書榜制作得也不錯,大致上能夠反映上一年度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比較有價值有影響的讀物。此外,《中華讀書報》每年有一個欄目也令人難忘,印象深刻,就是每年末或次年初推出的“向逝者致敬”,幾大版,對上一年度不幸逝世的優(yōu)秀學者獻上一絲敬意。這個榜單不同于一般的書榜,但讀這個名單,回想這些剛剛逝去的學者,不論識與不識,都是對其畢生貢獻的一種回想、重溫,是一種超越年度的更長時段的書榜。
紙質(zhì)媒體的書評榜單,我能夠看到的還有《上海書評》。《上海書評》的新銳、犀利、前沿,大約是幾家書評類刊物中最突出的,尤其是《上海書評》每期隆重推出的大家訪談、對話、專論,確屬精心準備,這對于系統(tǒng)了解一個學科,或一個專題的進展、現(xiàn)狀,格外有意義?!渡虾u》似乎沒有專門制作“年度好書”榜單,但其“梁小民每月書品”欄目確實不得了,類似于“一個人的好書榜”??催@個欄目,一方面佩服梁小民先生讀書之勤,另一方面獲得了許多新書線索。輕松自然的幾句話點評,體現(xiàn)了梁先生博大的知識體系和學術積累與功力,對于讀者極具啟示。
更南方的書評類媒體,我知道并有機會閱讀的還有《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他們的榜單也是精心制作,有自己的流程,有學者介入,比較講究,比較好地反映了編輯者的學術見識、學術眼光。他們除了追蹤各路暢銷的學術讀物,還比較注意“打撈”那些被遺忘的“珍珠”,這就顯得格外有意義,是對寫作者、出版者的尊重。
南方是近代中國進步的前沿,這些年的讀書活動一直比較活躍,比較有名的書榜及讀書活動,我知道的還有每年先聲奪人的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評選。這個活動將大眾讀書與專業(yè)引導比較好地結合在一起,由于揭曉一般也比其他年度好書評選早些日子,因而這個活動的“十大好書”往往具有當年的引領與示范作用。深圳十大好書,總有幾種會在其他書榜中再現(xiàn)。比如今年“深圳讀書月十大好書”中的《午夜之子》《我的涼山兄弟》《秩序的淪陷》《群山之巔》《零年》《鴉片戰(zhàn)爭》等,不止一次出現(xiàn)在其他媒體的年度十大好書榜中。好書畢竟是好書,好書的評選自然也不應該被壟斷。一本書出現(xiàn)在多個榜單中,是作者、出版者的榮耀,值得慶賀,也表明了先選者的眼光、見識。
在網(wǎng)絡時代讀書,應該很少有不接觸網(wǎng)絡的讀書人,因而討論各種書榜,無論如何不能忽略各大網(wǎng)站的意義。我個人注意或多少介入的網(wǎng)絡讀書推介活動,首推“鳳凰讀書”。我個人覺得這是鳳凰網(wǎng)打造的一款比較雅致的欄目,由于這個欄目有鳳凰衛(wèi)視、鳳凰網(wǎng)等強大的傳播能力,又有梁文道這樣的極具影響力的“讀書八分鐘”推廣,“鳳凰讀書”在我的感覺中一直處于網(wǎng)絡書評前沿,一些具有思想性學術性的好書,往往由鳳凰讀書最先發(fā)現(xiàn)。但自“讀書八分鐘”看不到了之后,鳳凰讀書的號召力似乎不如往昔。這只是我自己的遲鈍感覺,不足為憑。
就國內(nèi)輻射力、影響力而言,新浪無疑是行業(yè)老大?!靶吕俗x書”具有其他媒體不具備的一個優(yōu)勢——微博。盡管微博這幾年萎縮得很厲害,活躍度下降,但仍然應該承認“新浪讀書”還是網(wǎng)絡時代敏銳度最高的平臺。“新浪好書榜”具有極強影響力,與此相像的還有騰訊的讀書頻道及其榜單。新浪、騰訊的榜單,大致代表了大眾閱讀的一般情形,對于書業(yè)應該很具參考價值。
在眾多好書榜單中,《東方歷史評論》的年度好書榜為時不長,但其選書眼光卻相當別致。他們評出的2015十大好書,沒有追風加持那些已經(jīng)風靡的暢銷書,而是特別關注了一些不為人重視但卻又格外值得注意的書,比如郭岱君的《臺灣往事》利用蔣介石日記以及其他相關密檔探究臺灣1949-1960年代的經(jīng)濟改革,揭示了臺灣轉型過程中的秘辛,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因此書得以彰顯。但是這本書不知什么原因并沒有受到南北各大書榜的注意。
此外,憑借一己之力舉辦的書榜還有“綠茶書情”的“年度好書榜”,尤其是綠茶的年度分析頗有深度,極具啟示,值得一讀。比如2015年“年終好書幫觀察報告”中,綠茶說:“總體來講,今年沒有大書,目前已經(jīng)公布的好書榜中,沒有哪一本是所有榜都逃不開的,像往年的《巨流河》《倒轉紅輪》這類在所有好書榜中都露面的書,今年幾乎沒有。雖然也有如《秩序的淪陷》《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晚明大變局》《午夜之子》等口碑很好,上榜率挺高的書,但都不具備壟斷性?!?
閱讀視野依然有待打開
我個人的閱讀偏好不足以評價南北各大媒體書評類榜單,個人時間局促有限,我連自己現(xiàn)在正在做的晚清史研究領域的新成果都不可能全部找來閱讀,更不要說近代史之外的其他學科了。很多時候,朋友、出版社、文化公司的贈書堆在家里,我很想集中時間讀完,每每剛剛讀完一批,又來了一批。再加上自己的專業(yè)需要購買新書、舊書,所以我在閱讀上雖然“疲于奔命”,但實在說來讀得很少,真是每年新書中的“九牛一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更沒有資格對這些優(yōu)秀的書評類媒體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我只是憑借對這些媒體的“榜單”粗淺觀察講幾點建議。
各家的榜單對于新書推廣意義重大,對于年度好書也確實給予足夠注意,但是中國畢竟是個大國,更是一個出版大國,每年的數(shù)十萬種圖書中,用“十大好書”去概括,無論如何都是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充分反映出版界的貢獻,也無法反映閱讀的多元性、私人性。說句實在話,相當一部分成熟的讀書人,可能都沒有參照“十大好書”去閱讀。因此,我的建議是,“十大好書”當然還應該繼續(xù)辦下去,但更多精力不妨投入依托各種專門機構評選出來好書,比如以中國社會學會為依托評出的社會學“年度十大好書”、儒家網(wǎng)評選出來的“十大熱門儒家好書”等,就比較好地反映了各自專業(yè)的真實情形。以此類推,各讀書類媒體不妨找專業(yè)協(xié)會、研究機構合作,盡量多地考慮專業(yè)性、權威性,盡量多地反映中國出版業(yè)的貢獻,像中國當代史、現(xiàn)代史、近代史、中古史、考古學、世界史等,都很值得單獨拉出來評選,因為這些學科每年的好書何止“十大”?
讀書不分年限、時段,現(xiàn)在的“十大好書”都太糾結于“當年”,于是有一些好書由于在年底前的最后幾個月,甚至年底,并沒有多少讀者,如此沒有經(jīng)過市場、讀者的檢驗,就被列為“年度好書”,即便是好書,也總覺得有點問題。借鑒一些學術機構職稱評定的規(guī)定,作為參評的成果上報,一定要有一個隔離期,至少當月的成果不能用。我的建議是,或者調(diào)整評選“年度好書”的時間,放在每年春節(jié)后,讓上一年最后一個月的出版物有一個市場適應期;或者調(diào)整參選出版時限,比如以10月底為一個截止期限。
讀書不會過分看重出版時間,不會像書店那樣幾個月后就將新書算舊書,如果注意到這個因素,年度好書評選時還可以創(chuàng)新出更新穎的榜單,比如連續(xù)舉辦十年的深圳讀書活動,不僅評選出“年度好書”,而且別出心裁評出“十年十大好書”,從先前九年評出的好書中再評選。這是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舉,也是對評委工作的歷史性考驗,十年來的評選,哪些書經(jīng)歷了時間沖洗而仍值得閱讀,哪些書只是過眼煙云文化快餐。隨手檢索,可以查到一份根據(jù)《新京報》、《中華讀書報》、《都市快報》、萬圣書園、楓林晚書店全年排行榜制定的“2007年度十大好書”:
1、《喪家狗——我讀論語》
2、《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
3、《五月花號》
4、《貨幣戰(zhàn)爭》
5、《論革命》
6、《走到人生邊上》
7、《協(xié)和醫(yī)事》
8、《激蕩三十年》
9、《言說抵抗沉默》
10、《傷心咖啡館之歌》
不到十年時間,當年的“十大好書”有幾種經(jīng)得起考驗,有幾種可以慢慢晉級為經(jīng)典?這是年度好書活動組織者最值得思考的題目。
在讀書問題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選擇,我個人比較傾向于提倡讀經(jīng)典。我一直覺得我們現(xiàn)代人與前輩相比有距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現(xiàn)在每天閱讀的快餐式的東西太多,經(jīng)典太少。因此,年度好書應該適度注意提倡讀經(jīng)典,比如當年古籍整理中精華、世界名著。
讀書無禁區(qū),開卷有益。在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現(xiàn)在,應該引導國民開眼看世界,知道世界出版趨勢、大致情形,每年的書單、書榜,至少可以增加對全球華文出版的關注,可以介紹具有全球影響的“非中文”出版物。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