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昊平
包天仁說,人生是個拋物線,他的前半生經(jīng)歷了波峰,也跌到過波谷。走出谷底的他,謀劃在有生之年東山再起。
春風得意之時,他腳踏學、商、政三界,擁有兩輛奔馳,一份全國發(fā)行1300萬份的報紙。
如今,46名教師因討要200萬保證金,在北京起訴他和教育部。
眼下,62歲的英語教師包天仁又開始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
“我們一直認這筆賬?!卑烊收f,他打算逐年還清。
“全民英語”的黃金年代
包天仁出生在吉林通化農(nóng)村。首屆工農(nóng)兵大學生出身,1985年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從通化縣高中調入通化師范學院當英語助教。
包天仁回憶,他當中學老師期間起早貪黑地輔導學生,搞題海戰(zhàn)術,就萌生了創(chuàng)辦一份英語學習輔導類報紙的想法。到了大學之后,時間相對寬裕,包天仁重拾辦報的念頭。
1990年3月1日,《英語輔導報》正式試刊,一個專職編輯都沒有,只是找了一些大學老師、學生兼職,成本并不高,創(chuàng)刊當年就實現(xiàn)了盈利。創(chuàng)刊之初的《英語輔導報》只有內(nèi)部試刊刊號,無法公開發(fā)行,他就通過郵寄的方式投遞。
1992年,報紙的發(fā)行量已經(jīng)有80萬,享有一定知名度。當年教師節(jié)前夕,吉林省委一位領導到通化視察,主動要到英語輔導報社去看看。包天仁借機提出了沒有刊號的問題。當年年底,停辦的《吉林農(nóng)民報》刊號給了《英語輔導報》。
雖然報紙是包天仁個人出資創(chuàng)辦,但國家政策不允許私人辦報,遂將報紙掛靠在通化師范學院,后者成了主管主辦單位。從法律上說報紙的性質就成了全民所有制,但事實上一直按私人所有的方式在運行。
那是一個“全民學英語”的時代。英語在1983年按考試成績的100%計入高考總分,1987年,四、六級考試在大學中全面施行。1990年亞運會成功舉辦,全社會掀起了學英語熱潮,1990年代初中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留學熱不斷升溫。英語在中學課堂上的地位與日俱增。這給《英語輔導報》提供了極大的市場空間,一創(chuàng)刊就迎來了黃金年代。1993年,有了公開刊號的第一年,報紙稅后利潤就達500萬元,此后幾年一直保持這個水平。
按照包天仁的說法,那幾年是“賺大錢”的時代,發(fā)行量也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到2006年前后,《英語輔導報》旗下已有《數(shù)學輔導報》、《語文學習報》等幾十種報刊,發(fā)行量高達1300萬份,每年給地方上交的稅收達到1600萬元。
隨著報紙一步步走上巔峰,包天仁開始“露富”,1993年,剛創(chuàng)刊3年的報社就出資100萬購買了辦公樓。1995年又花100萬購買了1輛奔馳S320,那一年報社剛搬進老辦公樓不到2年,包天仁又著手建設新的辦公樓。
2000年,占地面積17000多平方米、歐式風格的新大樓落成。新大樓坐落在離市中心5公里遠的郊區(qū),報社為此花300多萬購買5臺豪華大客車作為班車,除了接送員工上下班,每天中午還接送到市內(nèi)逛街,那時報社給員工的福利還包括:每天免費提供三餐伙食,另加上午茶、下午茶,給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提供宿舍。
如此露富,自然樹大招風。2001年5月29日,包天仁遭到綁架,被勒索了100萬元,包天仁報案后,兩名綁架者落網(wǎng),后被槍決。
被綁之后,包天仁加強了保鏢力量,但仍不改“一擲千金”的作風,2003年又花費240萬元購買了一輛奔馳S600。2005年,報社花350萬購買了中央電視臺“春晚”節(jié)目前5秒鐘的廣告時段。
紅帽子與回報
財富與日俱增,包天仁的政治資本也越積越厚。
1997年5月,包天仁給國務院領導寫了一封信,提出《關于我國外語教學改革的十條建議》,國務院領導將信件批給了國家教委負責人,請他們認真組織力量進行研究。
之后,國家教委派人找包天仁,表示可以由報社成立一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心設在東北師范大學的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下面。
1998年對“亦商亦學”的包天仁來說,可謂是飛黃騰達的一年。他從一個算不上干部的教研室主任被破格提拔為通化師范學院副院長,一躍就成了副廳級干部,兩年后升任院長。1998年,包天仁還評上了正教授,并在年底當上通化市政協(xié)副主席,一當就是14年。
官居正廳級的包天仁,仍然兼任英語輔導報社的社長和總編輯。包天仁自己也說,后來報社能做那么大,和“紅帽子”是有關系的。
包天仁也懂得回報,捐資設立了全國優(yōu)秀園丁獎勵資金。1998年全國大面積洪澇災害發(fā)生后,全國組織捐款,教育系統(tǒng)的任務是600萬,英語輔導報社一次就捐助150萬元,這也為他在教育部面前加分不少。
在與教育部的合作中,包天仁投入最多的是“中小學優(yōu)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這也是包天仁最得意的一個公益項目。
2001年,留學獎學金項目正式實施,每年選派兩三批、每批選派40名左右中小學外語教師,到英語國家進行3到6個月的語言培訓。經(jīng)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批示同意后,報社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共同設立獎學金,項目也就成了國家項目。
15年來,國內(nèi)已有1400名中小學外語老師通過該項目走出國門,他們個人只承擔往返機票費,國外的學習、生活費用都由英語輔導報社承擔。據(jù)報社向通化市工商局、稅務局提供的材料顯示,報社15年耗資五千多萬元。
2005年6月10日,剛任吉林省省長不久的王珉到通化視察,就去了英語輔導報社。當過大學副校長的王珉與包天仁相談甚歡,邀包天仁一起吃晚飯。
2007年,報社成立了黨委。而包天仁本人并非中共黨員。
改制受阻失而復得
英語輔導報此后幾年的發(fā)展順風順水。2007年11月,吉林省發(fā)出了重點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英語輔導報社的股份制改造、盡快實現(xiàn)上市。
這次改造最終失敗。英語輔導報社在法律上是全民所有制性質,但通化一直知道它是民營企業(yè),在報社的陳列室,就擺放著通化市政府頒發(fā)的“民營企業(yè)納稅狀元”的牌匾,吉林省政府也給它頒發(fā)了“納稅超千萬元民營企業(yè)”的牌匾。
“要改制,首先要定性,到底是國企還是民企?!睍r任通化工信局局長、現(xiàn)任通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王紹紅說,報社被確定為國有企業(yè),否則就不存在改制一說。
具體的方案是,包天仁個人出資成立“天仁報業(yè)有限公司”,再以公司的名義從通化師院購買英語輔導報社。2009年12月11日,通化師院、通化市財政局、天仁報業(yè)公司三方簽署了產(chǎn)權轉讓交割書,根據(jù)協(xié)議,天仁報業(yè)公司需支付297萬元。
接下來發(fā)生的事讓包天仁措手不及——最后關頭,吉林省沒有批準。
“……省里在審定它的改革方案時,發(fā)現(xiàn)與國家相關法規(guī)有抵觸。按現(xiàn)在我國對報刊出版的法律法規(guī),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核心的編輯出版領域,所以它的改革就進行不下去,就撂下了?!?012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報刊處處長姚玉和說及此事。
“我們還是沿著工業(yè)企業(yè)那一套走,知道不符合政策,改革就改不下去了。”通化常務副市長翟憲枝說,她當時分管文教工作。
改革失敗的同時,報社又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經(jīng)營下滑。
從2008年開始,新聞紙開始漲價,很快價格翻了一番,報社每年印刷成本增加了數(shù)千萬。而隨著大中小學的課改,教材、考試也開始多樣化,報社人員成本也大幅增加。
但包天仁看來,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因素,關鍵是那幾年報社管理層發(fā)生內(nèi)斗導致經(jīng)營不善,“這是我的責任,用人失察”。
短短兩三年時間,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英語輔導報社,到2011年已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叭绻敃r改制成功,就可以融資了?!卑烊释锵У卣f,最后他請求通化市政府協(xié)助解決報社的困難。
2011年5月9日,通化市政府工作組進駐報社。孰料,工作組第一件事就是免掉了包天仁的社長職務,任命他為名譽社長,此后將近一年的時間,失去對報社控制權的包天仁,大多時間都住在鄉(xiāng)下的妹妹家,與一條小狗為伴,偶爾參加國內(nèi)一些學術活動。
作為當時的分管領導,翟憲枝說,當時因為報社欠薪,已有員工到市政府上訪,對地方來說,維穩(wěn)的責任很大,所以就派駐了工作組?!懊馊グ烊实纳玳L職務,主要是因為他身體不好?!?/p>
通化市審計局形成的審計報告稱,包天仁存在“貪污國有資產(chǎn)”、“用公款購買住宅”、“在報社核銷個人生活費用”等問題。包天仁反駁:報社是我自己干起來的,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不能用國有企業(yè)的標準來要求我。
但申辯不能阻止通化市對他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通化市甚至一度協(xié)調檢察院,要抓他。
2012年5月,通化市政府找通化師院,希望他們接手報社,但遭到了師院的拒絕。通化師院院長康學偉解釋:2009年交割時,報社的資產(chǎn)還有297萬,但幾年之后,報社已經(jīng)負債,院方無法接收。
康學偉還強調,雖然學院是主管單位,但報社從來沒向學院匯報過工作,也沒上交過一分錢利潤。即便如此,康學偉仍表示,“如果上級現(xiàn)在下個文件讓我們管,我們也可以管,但要對報社資產(chǎn)進行審計”。
2012年5月18日,通化市政府將報社“還”給了包天仁,通化師院仍是名義上的主管主辦單位??芍^失而復得。
尋求新的起色
此時,報社已經(jīng)負債累累,原來700多名員工只剩下200多人,裁員就賠償了幾千萬。盡管它仍宣稱,自己擁有400余萬份的發(fā)行量。
中國司法文書網(wǎng)上,包天仁和《英語輔導報》作為被告人的兩起官司赫然在目。那是兩位曾在報社工作過的員工,因為被他拖欠區(qū)區(qū)5000元的入職保證金而起訴。報社都敗訴了。
報社的老辦公樓,也在包天仁“下臺”期間被出售,“我們強大時印刷費可以先印后付,但現(xiàn)在必須得先預付印刷費,人家才能給我們印報紙。”包天仁很是感慨。
在報社所欠債務中,包括中小學外語教師的出國保證金500多萬。出國前,老師們每人需繳納3萬到5萬元保證金,按照約定,老師們按期歸國,并回原來學校工作2年后,可以拿回這筆保證金。
從2001年到2010年,保證金都按時如數(shù)歸還。但2011年之后,由于報社的動蕩,保證金開始無法退還。據(jù)包天仁介紹,欠下的都是2008年到2011年之間的出國保證金,涉及120多人。
2014年,16名教師在北京將英語輔導報社、東北師范大學和教育部告上法院后,包天仁曾提出按月歸還,兩到三年內(nèi)還清,被教師們拒絕后,英語輔導報社籌集58萬元一次退還了欠款。2015年9月,又有46名教師在北京起訴,雙方都在等待法院的判決。在此期間,教育部否認與此案有關。
包天仁說,不管法院怎么判,他都認這筆賬,會想辦法慢慢還,但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錢。
盡管有保證金的欠款風波,但出國留學項目一直沒有中斷。從包天仁2012年重新掌權到現(xiàn)在,又有300多人分8批被送出國培訓。每個出國教師仍須繳納3萬元保證金,只是退還時間改成了回國后半個月之內(nèi),每名教師自己需支付4萬多元學習、生活等費用(很多都是學校給予報銷),報社再補貼1萬多元。
復出后,包天仁到處尋找與教輔有關的新項目。
這一次,通化市政府的態(tài)度開始改變。2015年12月15日,翟憲枝說,新一屆市政府已經(jīng)決定幫助報社渡過難關,爭取早日在新三板掛牌。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這次報社將不再謀求整體上市,只對經(jīng)營部分進行運作。
(徐亞麗薦自佳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