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亭
試析董其昌論書法之“頓悟”說
李海亭
晚明四大書家之一的董其昌建立了自己的書法理論系統(tǒng),成為中國文人書法與書法理論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尤其是他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禪宗南宗的思維方式,提出了書法之“頓悟”說,成為后學者學習書法的寶貴借鑒。臨摹是書法學習中的具體問題,頓悟是藝術(shù)思維問題。董其昌的臨摹理論解決了如何面對古人成果的問題,而要將這些成果化為自己的創(chuàng)造,則更需要質(zhì)的飛躍。在這方面,董其昌的“頓悟”說有其獨到的見解。
中國佛學的“頓悟”說,是東晉至南朝的竺道生依據(jù)外來經(jīng)典教義,結(jié)合當時流行的般若學與涅槃學而首創(chuàng)的。他所闡發(fā)的頓悟成佛說,是如何快速地理解教義的原理,為此他提出了修行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驟。禪宗注重內(nèi)向自省,以達到澄澈靈動的本心體驗,從而進入“我心即佛”之境,即“以心傳心,皆令自解自悟”(《壇經(jīng)》)。文人士大夫畫家吸納了禪宗的這種思維機制,從而使自己的審美心理亦帶有禪宗式的結(jié)構(gòu),如直覺體驗與內(nèi)心覺悟、坐禪漸修與瞬間頓悟等等。無論是南宗的頓悟,還是北宗的慚悟,根本一點是悟。禪宗的“頓悟說”,并非“頓悟不須修,見性即得理”。董其昌關(guān)于書法的“頓悟”說和追求淡遠之境界等都是受禪宗思想影響的產(chǎn)物。他在尋禪悅之趣的同時,以禪來深化自己對藝術(shù)的理解,取禪內(nèi)義說禪外義。禪宗在董其昌藝術(shù)思想體系中所起的最重要作用是思維方式的運用,禪宗參悟式的思維最善于在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中,使人獲得解脫。因此,禪宗思維方式可以簡單地看作一種置于死地而后獲得創(chuàng)新性轉(zhuǎn)換的思維方式。
由是觀之,“悟”是建立在對事物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的靈感的突然閃現(xiàn),它使得人們對事物的本質(zhì)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和更深度的理性把握。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說道:“學道學詩,非悟不進?!睂ǘ?,頓悟是靈感的忽現(xiàn),是提高臨摹的質(zhì)量進而化為己用的催化劑,也是臨摹修成的正果。董其昌的臨摹理論解決了如何面對古人成果的問題,而要將這些成果化為自己的創(chuàng)造,則更需要質(zhì)的飛躍。在這方面,董其昌的“頓悟”說有其獨到的見解。
就書法學習來說,“漸修”是指書家長期的基本技法的修煉,是茅塞頓開的“頓悟”的實踐基礎。離開“漸修”,便談不上“頓悟”?!邦D悟”是在“漸修”的過程中靈感的突然閃現(xiàn),是對事物本質(zhì)更高層次的認識,是認識上質(zhì)的飛躍。董其昌對此也多有論述:
固知古人長處,須悟后可學也。(《石渠寶笈續(xù)編·淳化軒·董其昌臨破邪論冊》)
學書之難如此,要須妙悟耳?。ā妒⒕┕蕦m書畫錄》第三冊)
顏魯公受秉法于張長史?!毚吮涔P與放筆處,和緩挺勁兼之,余臨寫之次恍若有悟。(《容臺別集》卷二《書品》)
(《官奴帖》)今為吳太學用卿所藏。頃于吳門出示余,快余二十年之積想,遂臨此本云:“抑余二十余年時書此帖,茲對真跡,豁然有會,蓋漸修頓證,非一朝夕。假令當時力能致之,不經(jīng)苦心懸念,未必契真。懷素有言“豁焉心胸頓釋凝滯”,今日之謂也?!浴豆倥饭P意書《禊帖》尤為得門而入?!保ā度菖_別集》卷二《書品》)
董其昌對王羲之筆法經(jīng)過了二十年的揣摩,終至“豁然有會”而“頓釋凝滯”。顯然,沒有漸修做基礎是不可能達到“一超直入”境界的。若沒有他苦心力學、博采眾長的長期探索,絕不會有瞬間的悟道。董氏“頓悟”說的意義在于他運用禪宗中南宗一派之思辨法寶,揭示了人們在書法審美活動中的心理狀態(tài)。
然今天大抵言“頓悟”者,多與“漸修”相抵牾,未能辯證分析。
事實上董其昌在實踐中也幾十年如一日地“漸修”,他一生從未間斷過對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研究和修煉。這與他一貫強調(diào)“頓悟”、強調(diào)“一超直入如來地”而貶斥“積劫方成菩薩”的思想傾向似乎是矛盾的。但我們在董其昌的論述中,找不到他關(guān)于排斥漸修的觀點,他所反對的是死學與機械照搬?!叭朔巧摺?,離開了對書法具體而深入的學習過程,要想取得“妙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不“修”何來“悟”?正如牛頓因受蘋果從樹上掉下的啟示而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我想如果這個蘋果不是砸在牛頓這個勤奮學習、善于思考者的頭上,萬有引力定律很難因此而被發(fā)現(xiàn),所謂靈感不會光顧懶惰者便是此理。古時陸桴亭在《思辨·輯要》卷三中對“學”與“悟”的關(guān)系做了辨析,他說:“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斷,悟頭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擊不已,火光始現(xiàn)。然得火不難,得火之后,須承之以艾,繼之以油,然后火可不滅。故悟亦必繼之躬行力學?!笨梢姟靶蕖迸c“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離開“修”便談不上“悟”。
故我認為,對董氏的“頓悟”說當做如下理解:
首先,“頓悟”與“漸修”過程兩相比較,“漸修”是“頓悟”的基礎,并不能因為強調(diào)“頓悟”而排斥“漸修”一方。事實上董其昌對所謂的“頓悟”與“漸修”的劃分帶有極大的相對性與靈活性,隨事取譬,可以因人、因時而異,沒有陷入絕對化。因為董其昌在藝術(shù)上力主求變與創(chuàng)新,所以從其思維方式上來講,他是主張不斷地“悟”,以求得不斷地進取、揚棄,而不是畫地為牢,固守成法,這也是他畢生所極力反對的。
禪宗北宗主張“拂塵看凈”,嚴守教規(guī),勤學苦練,循序漸進,獲得正果。南宗則認為人人有佛性,“即心是佛”,不必依賴經(jīng)典戒律,得道在頓悟。董其昌以禪宗北宗的主張為對比論仇英學畫:
蓋五百年而有仇實父,在昔文太史亟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畫不能不遜仇氏,故非以賞譽增價也。實父作畫時,耳不聞鼓吹,闐駢之聲宛如隔壁,釵釧戒顧,其術(shù)跡近苦矣。行年五十,方知此一派畫殊不可習,譬之禪定,積劫成菩薩,非董、巨、米三家可一超直入如來地也。(《畫禪室隨筆》卷二《畫源》)
畫史上列入明四家的仇英,其山水畫的成就得到文徵明的贊賞,董其昌也認為山水畫文徵明不如仇英。仇英的造詣,是靠他艱苦卓絕、苦心孤詣的多年奮斗才取得的。這個過程就像禪宗北宗的苦行僧漸修,而這種學畫道路和方法與董其昌提倡的“寄樂于畫”“畫以自娛”的主張相悖,令“南宗”的文人畫家望而生畏。相反,董其昌利用禪宗南宗主張悟境的審美心理,使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與理論思維比較活躍,始終保持一種動態(tài)的勢能,賦予其敏銳的藝術(shù)體驗與獨特的理論啟悟,從而不斷獲得藝術(shù)上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其次,董其昌認為只有“悟”,才能使“漸修”獲得質(zhì)的轉(zhuǎn)變和飛躍。
禪宗有這樣的思想,認為將佛典當作教條,禁錮了參禪悟道的靈性,所以唯嚴告誡弟子勿下功夫死鉆佛經(jīng),“圖取遮眼”與“看穿牛皮”,便是這個用意。董其昌把這個思想引用來解釋書法的學習過程,他認為書家看帖,如佛徒看經(jīng),皆有活法、定法之別?!白猿审w勢”者,有如“見性成佛”,乃有法而能化法;“字如算子”者,乃為定法所束縛,無神氣表達可言。北禪漸修,重經(jīng)典學問,正有此弊。董其昌雖然重視“苦心力學”和“苦心懸念”這樣一個“漸修”和積累過程,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藝術(shù)家不會“墮入惡道”的一種措施和保證。所以在“漸修”的積累過程中,他要求藝術(shù)家時時保持高度的敏感和悟性。所謂“頓悟可學”,正表明他總是以“悟”的方式作為更高的要求去統(tǒng)攝整個“學”的過程。只有在不斷的“悟”的條件下,其“漸修”的積累過程才會獲得它們的意義,才會走向“質(zhì)”的轉(zhuǎn)變和飛躍。如果僅憑“漸修”的積累過程本身,是無法達到至高的藝術(shù)境界的。
大雅平淡是董其昌的書法審美理想,他曾說過:“淡之玄味,必由天骨,非鉆仰之力、澄練之功所可強入?!保ā度菖_別集》卷一《雜記》)由此可見,董其昌在并不否定“漸修”的積累過程作用的同時,更強調(diào)發(fā)揮天賦潛能和“頓悟”的作用。所以董其昌的觀點并不是矛盾的,而是辯證的。禪僧聞道只在“拈花微笑”式的妙悟,董其昌強調(diào)的學書之道不僅在學,更在“悟”?!邦D悟”方法由于排除了理性思維和語言概念的中介作用,在稍縱即逝的瞬間捕捉到靈光,是藝術(shù)走向創(chuàng)新的靈感閃現(xiàn),它強調(diào)的是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思想方法,而這種思想方法是以漸修為基礎產(chǎn)生的。從董其昌的書法實踐中我們也可窺見一斑,他一生臨寫了大量的歷代名帖,從王羲之父子到唐代諸名家如歐、褚、顏、柳、張旭、懷素,從五代楊凝式到宋四家,從元代趙孟到黃公望、倪云林乃至明代諸家,他在傳統(tǒng)上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只不過董其昌在修的過程中強化“悟”的作用,使之能更聰明地實現(xiàn)由繼承傳統(tǒng)到走向創(chuàng)新的過渡。
總之,應該說董其昌的書法思想在不同時期、不同的認識階段是有所改變的。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董其昌越到晚年,在“人書俱老”的階段,對書法學習的認識就越充分而深入,他的真知灼見就越顯智慧的光芒。所以晚年,董其昌強調(diào)的更多的是學習書法的方法問題,即學習古人書法不能僅限于“形骸”之似,而是要深入領(lǐng)會與把握古人書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所在,而這種對古人精神的領(lǐng)會,是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思考的結(jié)果。先“修”而后“悟”,“悟”后更促進“修”,而且可以把“修”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進而發(fā)生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轉(zhuǎn)化??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修)與思(悟)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偏廢任何一方在實踐中都是不足取法的。在對待董其昌的“頓悟”說時,我們當作如是理解。
(李海亭:天津財經(jīng)大學藝術(shù)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