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橙 子
佳篇有約
主持人◎橙 子
讀精彩故事,學(xué)解題思路
“佳篇有約”自2016年升級之后,得到了廣大讀者和老師的贊譽,很多讀者來信表示再也不怕閱讀題啦!本期,我們邀請運城市東郊逸夫小學(xué)高級語文教師邵榮卉老師,為我們講解閱讀理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有專業(yè)的老師為大家分析、解題,閱讀理解題迎刃而解!
本期特邀講師:邵榮卉(山西省運城市東郊逸夫小學(xué)高級語文教師)
【哲理屋】
同情的眼神
文◎佚 名
一個寒夜,一位老人等在渡口準(zhǔn)備乘船過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層釉,寒冷的北風(fēng)使他的身體凍得麻木和僵硬。
突然,他聽到沿著冰凍的羊腸小道上傳來有節(jié)奏的由遠而近的馬蹄聲。懷著焦急的心情,他打量著幾個騎馬的人依次從他身邊過去。待最后一個騎手經(jīng)過他,老人突然看著那人的眼睛說:“先生,您能否讓一位老人和您乘一匹馬共行?您知道,單憑用腳走,人是很難通過這段路的?!?/p>
騎手勒住了馬:“上來吧!”看見老人根本無法移動他那凍得半僵的身體,騎手跳下馬幫助老人上了馬,不僅把老人馱過河,還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
當(dāng)他們走進村舍時,騎手好奇道:“先生,我注意到您讓其他幾個人過去而沒有請求幫助,當(dāng)我經(jīng)過時卻留住我,我很奇怪這是為什么,如果我拒絕您的要求,結(jié)果會是什么?”
老人以一種驚奇的目光看著騎手,回答:“我已經(jīng)等了一些時間,但我以為我知道誰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繼續(xù)道,“我仔細觀察了那幾位騎手,立即便看出他們沒有關(guān)心我的處境,就是我求他們幫忙也無濟于事。但是您的眼中仁慈和同情之狀相當(dāng)明顯。我知道,您的友好態(tài)度使我在最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幫助。”
【老師說】老人的回答是對主題的總結(jié),“美好的品德”是指仁慈和同情,樂于助人的精神。老人從最后一位騎手的眼睛里看到了仁慈與同情,感受到了騎手內(nèi)心友善的好品德。
【踩考點】老人的話,不但解開了騎手的疑惑,還讓讀者明白了擁有美好品德的人值得信任。重點回答往往會成為考點。如:“美好的品德”指的是什么?“我知道誰更有美好的品德”的依據(jù)是什么?
那些暖人肺腑的評價深深地觸動了騎手?!澳盐倚稳莸锰珎ゴ罅?,”他告訴老人,“可能我以前在自己的事情上過于忙碌,所以我對需要安慰和憐憫的人的幫助太少了?!?/p>
【老師說】“觸動”可以理解為“老人的一番話使騎手的感情發(fā)生了變化”,感情的變化源于內(nèi)心的反思。結(jié)尾處,借騎手之口點明“不要因為忙碌,忘記對身邊人的安慰和幫助”的主題。
【踩考點】這種在文末點題的寫法在記敘文中經(jīng)常用到,也會成為考點。如:“那些暖人肺腑的評價深深地觸動了騎手”中“觸動”的是什么?
【名著堂】
外婆和鞋(有刪節(jié))
文◎席慕蓉
我有一雙塑膠的拖鞋,它的形狀很普通,穿了五六年后,已經(jīng)由淺藍色變成淺灰,鞋底也磨得一邊高一邊低了。
“你知道我為什么舍不得丟掉它嗎?”
這是個讓生命在剎那間變得非常溫柔的回憶。大學(xué)快畢業(yè)時,我家住在北投山上,沒有課的早上,我常常會帶著兩只小狗滿山亂跑。
走著走著,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樣了。不過,我沒時間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學(xué)回家,隔著矮矮的石墻,我看見我的拖鞋被整整齊齊地擺在花園里的水泥小路上。帶著剛和同學(xué)分手后的那點兒囂張,我就在矮墻外大聲地叫起來:“何方人士,敢動本人的拖鞋?”花園那沒有動靜。再往客廳的方向看過去,外婆正坐在紗門后面,一面搖扇子,一面看著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們澆花的水管給你把拖鞋洗了,剛放在太陽地里曬曬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這么臟的鞋給人笑話!”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時,總會替我把拖鞋洗干凈,曬好,有時甚至給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時分,她就會安詳?shù)刈诳蛷d里,一面搖扇子,一面等著我回來。我常常在穿上拖鞋時,覺得有一股暖和與舒適的感覺,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陽,還是外婆手上的余溫。
就是因為舍不得這點兒余溫,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后,所有能夠讓我紀(jì)念她老人家的東西,都在淚眼盈盈中好好收起來了。這雙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邊,舍不得丟,每次接觸到它,我便會想起外婆在客廳紗門后面的笑容,那么遙遠,那么溫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老師說】生命的意義總在生活的點滴里尋覓。文章給人留下無盡的念想,兒時的快樂時光、外婆對“我”的關(guān)愛與離世,都隨著時光流逝埋藏在記憶深處,使回憶變得溫暖,生命變得溫柔。
【踩考點】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是本文的考點。如:最后一句話表達了什么?說說你的理解。
【暖心坊】
特殊的聽眾
文◎佚 名
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個白癡,我拉小夜曲就像是在鋸床腿兒,這使我感到沮喪和灰心,不敢在家里練琴。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片茂密的小樹林。
林子里靜極了,我在一棵樹下站好,莊重地架起小提琴,拉響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實很快就令我沮喪了,似乎我又把那把鋸帶到了林子里。我懊惱極了,淚水幾乎奪眶而出。
當(dāng)我感覺到身后有人并轉(zhuǎn)過身時,一位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一把木椅上,雙眼平靜地望著我說:“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币皇柟馔高^樹葉的縫隙照射下來,她的滿頭銀發(fā)顯得格外晶瑩,“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xù)吧。”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好。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蔽冶贿@位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內(nèi)心羞愧起來,同時暗暗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愿意聽我的琴聲了,盡管她是一位耳聾患者。我拉起另一支曲子,面對這位特殊的“聽眾”。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一句:“真不錯!我已經(jīng)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蔽倚睦镅笠缰鴱奈从羞^的感覺。
【老師說】文中幾次出現(xiàn)“特殊的聽眾”,表達的意義卻不相同。在文章的開篇,“特殊的聽眾”作為一名耳聾患者,愿意在我沮喪和灰心時聽我拉琴,給我勇氣和鼓勵;在文末揭示“特殊的聽眾”其實是健康人,突顯出另一層“特殊”的含義——老教授為了給我鼓勵而裝聾,使我堅持練琴,終于成材。
【踩考點】“特殊”一詞在文中幾次出現(xiàn),具體語境不同,含義也不相同,理解前后“特殊”的不同含義,很可能會成為考點。
很快我發(fā)覺自己變了。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里,堅持不懈地練琴;而那位特殊的“聽眾”總是早早地坐在木椅子上等我,看我拉琴。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歡樂和幸福。我呢,在她面前信心十足、一絲不茍地拉著每一支曲子,仿佛她真的能聽到我的琴聲。
【老師說】文章對老婦人的描寫?yīng)毦呓承?,寥寥?shù)句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使一位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的老教授形象躍然紙上。如果說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語言是有聲的鼓勵,那么她平靜的眼神就是無聲的激勵。
【踩考點】根據(jù)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可能會成為考點。如:分析“老人總是早早地坐在木椅子上等我”一句中,“總是”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我一直保守著這個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妹妹大吃一驚。妹妹追問我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太,不過——她是個耳聾患者?!?/p>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多么荒唐!她是音樂學(xué)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而且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前天還在指導(dǎo)我們排練呢?!?/p>
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心中充滿了對老人的感激與崇敬。后來,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有了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的機會,但是,每當(dāng)此時,我總是不由得想起我那位特殊的聽眾,那位“耳聾”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