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繼
“最牛村主任”是一個多棱鏡
文/張繼
背景:日前,河北省公安廳刑偵局公布了一起典型的村霸案件。該案負責人介紹,打黑組進村后找村民了解情況,村民閉門不出不敢開口。在專案組掌握一定證據(jù)抓獲這名“最牛村主任”后,村民紛紛舉報,比如村里誰家辦喜事不給她上供,就會收到她送的花圈,還會被她在村里大喇叭上指名道姓地罵大街。(5月25日《北京晨報》)
十八大以來,在依法治國的新常態(tài)下,一個村主任,居然能夠長期霸凌村里的大小事務,成為一個典型村霸,這確實匪夷所思,也令人感到震驚。經過專案組的艱苦努力,查實了其違法犯罪的事實,并奔赴北京、石家莊、廊坊、保定等地,先后將10余名主要嫌疑人抓捕歸案,最終讓村民重新過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雖然“最牛村主任”已被法辦,但帶給我們的教訓不可不察。
基層干部監(jiān)管不可有盲區(qū)。從專案組透露的消息來看,這個“最牛村主任”的主要違法犯罪行為是從2012年以來形成的。換句話說,這個村主任的行為屬于十八大以后依然不收手的典型。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全面從嚴治黨,還是作風建設,或是制度管理等,各方面的力度都是很大的。但這個“最牛村主任”依然逍遙法外,在村里稱王稱霸,原因何在?如果村兩委可以進行同級的日常提醒和告誡,鄉(xiāng)鎮(zhèn)一級進行直接管理與懲治,更上一級的黨委政府及時查處。在網(wǎng)絡時代,如此猖狂的行為,不可能沒有村民舉報,但為什么就沒有人去查處?按理說只要監(jiān)管到位,這個村主任是不可能如此霸道的,也早會被繩之于法。恐怕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層層監(jiān)管形同虛設,或者說壓根就沒有去監(jiān)管。
打擊黑惡勢力不可守株待兔。從“最牛村主任”的犯罪事實來看,這已不是一般意義的作風問題了,而是一種帶有黑社會性質的惡勢力犯罪。這個“最牛村主任”利用自己村干部的身份,伙同其家族成員并糾集社會渣痞人員,橫行鄉(xiāng)里、欺壓村民,在公安機關的眼皮子底下公然進行尋釁滋事、破壞生產經營、濫伐林木、敲詐勒索、非法占用農用地、詐騙、職務侵占等違法犯罪行為,而地方公安機關竟被蒙在鼓里,如果不是媒體報道引發(fā)輿論關注,真不知這起事件還會如何繼續(xù)上演下去。
基層干部選任不可放松標準。今明兩年是我國基層換屆選舉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對于正在籌備的村兩委換屆選舉,應當吸取這個“最牛村主任”的深刻教訓,嚴把選人用人的制度關,堅守這道不可逾越的底線和紅線。無論個人能力有多強,只要個人作風有問題,只要政治素質不過硬,堅決不能用。同時在基層干部選任上,要多傾聽群眾的呼聲,警惕家族勢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