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
(北華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淺析藝術歌曲《拾彩貝》
李海洋
(北華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拾彩貝》作為一首抒情性的藝術歌曲,它在旋律、伴奏、歌詞和演唱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地方,本文通過深層面的分析,發(fā)現(xiàn)很多異于其他作品的地方。
旋律;伴奏;歌詞;演唱處理
歌曲《拾彩貝》是由樊帆和鎮(zhèn)江作詞,樊帆作曲的一首抒情藝術歌曲。歌曲通過以“拾彩貝”為引子貫穿了整個作品,描繪出美麗的自然景色,以及對過往的美好回憶,歌曲流暢自然仿佛印入眼簾,如同墜入作者的回憶中而不能自拔,所以這首歌流傳至今,仍受各大音樂的愛好者的喜愛,經(jīng)久不衰!
(一)歌曲的節(jié)奏與音調(diào)襯托出深情與思念
從歌曲的旋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在這里結合小調(diào)和三連音的特點加快了歌曲的感情的抒發(fā),把想要表達的感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從歌曲的前奏來看,作者以g和聲小調(diào)開頭,#4的使用并加上流暢的三連音,推動著旋律的進行,仿佛在我們眼前印入一幅幅夢幻般的畫面,使我們不由自主的進入到旋律中去,追隨旋律而深陷其中。第一段的開始依然采用小調(diào)和三連音的節(jié)奏音型與在歌詞上所描繪出的故鄉(xiāng)的晚霞以及孩提時拾彩貝的情景交相輝映,相互襯托,深深的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光的懷念!作品采用分節(jié)歌的方式,第二段依然采用第一段的旋律,以改變歌詞來繼續(xù)詮釋旋律的所表達的內(nèi)涵,加快了整個歌曲感情的抒發(fā),在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歌曲的情感可算作是達到了一個爆發(fā)點,利用小調(diào)的憂傷,以及三連音和八度的跨越使情感充分的表達。最后以長音收尾,表現(xiàn)了一種無奈與不舍,讓人潸然淚下!
(二)歌詞的內(nèi)涵之美
通過對歌詞的了解,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就像歌詞的一開始作者就用了比喻的手法,遠處的夕陽猶如小船一般在海上飄來飄去,預示著太陽落山慢慢的“離”海面遠去,從而感嘆時光流逝,不可挽回;作者想著美麗的晚霞映照著海洋,優(yōu)美的景色離我們原來越遠,我們會像海浪般去追尋那美麗的夕陽,踏上時光的“快車”,回到那孩提時,去追尋我們的夢想;第三句則是一個小高潮,是作者對前面書寫的一種感嘆!他終于跟著“快車”回到了孩提時,而那時候你還扎著紅頭繩,而我還穿著紅兜兜。從遠處的夕陽到身邊的“自己”畫面由遠到近,而在這段時間里夕陽已經(jīng)漸漸的落下,經(jīng)過間奏的停歇,黃昏漸近,月亮慢慢升起,我們仰望夜空,夜空中星星點點,照亮海灘,這時的海上顯著格外的靜謐,你提著紅色的燈籠,我背著裝彩貝的小魚簍,拾起一個個彩貝。此時的作者已不能再壓制住內(nèi)心的情感,用幾個啊唱出了自己對童年的回憶以及珍惜,感嘆時光流逝,已無法挽回,而只能將此深深埋藏在心里。作者借景抒情,通過對美麗景色的描寫,再利用口語般的歌詞,極為輕巧的將意境與現(xiàn)實完美融合,從而使我們猶如身臨其境般的感覺,走進了作者的內(nèi)心。
(三)伴奏
藝術歌曲的伴奏它既可以作為烘托氣氛的一種方式、也可以作為一首歌曲的引導、也可以演變演唱者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在作為歌曲伴奏時,它可以更好的使演唱者更快的融入到歌曲中去,并且促進演唱者情感的表達以及在演唱過程中幫其校對音準和節(jié)奏!使其歌曲與演唱者更像是一個整體,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拾彩貝》的伴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例如在歌曲的前奏部分,高音部與低音部瘋狂的使用三連音以及分解和旋,使得前奏旋律性極強,猶如一陣陣海風,吹擊著海面激起一片片浪花。在歌曲第一段中“漂游”和“奔走”兩個地方加上了高音的華彩(譜1),更加的勾住了演唱者的情緒,并且在后面一部分中使用了柱釋和旋(譜1),這無疑是加強了歌曲情感的積累借勢推動歌曲前進的動力,使歌曲的感覺更上一個層次。
在歌曲小高潮的地方用了下行音階,歌曲的情感在此刻得以抒發(fā),并且沉淀與記憶中去,在后半部分伴奏體上使用了琶音(譜2),作者在經(jīng)歷了高潮感情抒發(fā)之后,開始回憶,開始感嘆,猶如海浪過后平靜的海面,讓人陷入沉思;在經(jīng)歷了兩段歌詞的表達之后,歌曲來到了它最為抒情的地方,用簡單的一個字“啊”配上三連音的流動性和琶音的抒情性一起營造出了作者復雜的情緒中的無奈與悲傷。
(四)演唱處理
我們都知道《拾彩貝》是一首抒情歌曲,那么我覺得在演唱過程中一定要對聲音的音量、氣息以及強弱有一定的控制,例如在整首歌曲中,如果氣息吸得太滿、腔體張得過大,就會導致聲音十分的僵硬,破壞了原本歌曲所需要的流暢性,這時便可以用訴說的感覺去演唱,強弱應該控制在中弱上;隨著旋律的進行,情感的強度應該在不斷的增強,在“金色黃昏”這部分,演唱者的情緒應該成一個上漲的趨勢,由中弱逐漸升到中強,在進入高潮部分,強弱達到最強,而此時的最強不是聲音的音量,而是情感,所以在這個地方一定要防止音量過大失去了高位置,使得聲音沒有穿透力,無法將內(nèi)心的情感傳遞給他人,并且一定要把歌詞交代清楚每一個字都應該掛在位置上,高音輕巧自如;第二段與第一段相似應用同樣的方式去演唱,在歌曲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情感最為復雜的地方,開始第一句。聲音的感覺應該含蓄一點,強弱的對比應該從弱到高音的強,感覺就像是回憶起美好時光而感到的希望,而之后便是回到現(xiàn)實的悲痛,這時聲音便要弱下來;在經(jīng)過喜與哀的反復之后,作者仿佛覺得時間已經(jīng)不能再回來,童年美好的回憶已經(jīng)漸漸的離我們遠去,于是聲音也跟著弱下來,給聽眾留下無限的遐想。
本文對《拾彩貝》這首歌的旋律、歌詞、伴奏、以及演唱處理等方面的進行了研究,分析了這首歌曲幾個的重要部分,相信在演唱這首作品的過程中會給大家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