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定豪, 何順志, 徐文芬, 孫慶文
(貴陽中醫(yī)學院藥學院,貴州省中藥生藥重點實驗室, 貴陽550002)
天南星屬(Arisaema)隸屬天南星科(Araceae),全球有180余種,主要分布于亞洲和美洲,少數(shù)分布于非洲。中國有該屬植物約78種,其中45種是中國特有[1]。中國以天南星屬植物作藥用已有悠久歷史,2010版《中國藥典》收載了天南星(A.erubescens(Wal1.)Schott.)、異 葉 天 南 星 (A.heterophyllum Blume)和東北天南星(A.amurense Maxim.)3個種,以其根莖入藥,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等功效;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癲癇、破傷風等,生用外治疔瘡癰腫、蛇蟲咬傷[2]。天南星及其同屬植物主要含有生物堿類、氨基酸類、脂肪酸及甾醇類等有效成分[3],隨著該屬植物化學成分的深入研究,藥理研究也不斷深入,其中毒性研究也成為研究熱點之一。歷代醫(yī)藥文獻都記載天南星為毒性中藥[4],除外用以外,需經(jīng)炮制降低或消除毒性后入藥。在國家重大創(chuàng)新藥物項目的資助下,對中國天南星屬有毒藥用植物種質(zhì)資源的種類、地理分布等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結(jié)合文獻資料,基本搞清了天南星屬有毒藥用植物的種類與地理分布,現(xiàn)報導如下。
1.1 紅根南星(A.rubrirhizomatum H.Li &J.Mura-ta)別名:野磨芋。分布于云南東南部。生于海拔1 000~1 900m 的常綠森林、灌叢、溪邊或石灰?guī)r山地。有毒。具有解毒排膿、消腫止痛的功效。外用于癰瘡腫毒、乳癰、痄腮、毒蛇咬傷。
1.2 三匹箭(A.petiolulatumJ.D.Hooker)別名:盈江南星、三葉半夏。分布于云南。生于海拔400~1 700 m的茂密森林或山谷中。有毒。具有祛痰、祛風濕、解毒的功效。用于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
1.3 畫筆南星(A.penicillatumN.E.Brown)別名:蛇鉆頭、花傘柄、蛇姜頭、蛇香頭、三葉天南星。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臺灣。生于海拔1 000m以下的茂密森林下。有毒。具有止痛、消腫拔毒的功效。用于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1.4 瑤山南星(As.inii K.Krause)別名:獨角蓮、三角條。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四川、湖南。生于海拔1 000~2 600m的常綠森林、次生松林、草原石灰?guī)r地區(qū)。有毒。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脾胃不和。外用于蛇蟲咬傷。
1.5 云臺南星(As.ilvestrii Pampanini)別名:細齒南星、江南南量、江蘇天南星。分布于安徽、福建、廣東、貴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蘇、山西、江西、浙江。生于海拔1 800m以下的常綠闊葉林、竹林、灌叢中。外用于肺癰咳嗽、無名腫毒初起、面神經(jīng)麻痹、毒蛇咬傷、神經(jīng)性皮炎。
1.6 湘南星(A.hunanense Hand-.Mazt.)別名:南星。分布于湖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東部。生于海拔200~800m的林下、溪邊。有毒。外用于瘡瘍腫毒。
1.7 凌云南星(A.lingyunense H.Li)別名:三步跳。分布于廣西。生于海拔1 400~3 000m的山坡林下、山澗溪流沼澤地。有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毒蛇咬傷。
1.8 高原南星(Ai.ntermediumBlume)別名:土半夏、中南星。分布于云南、西藏南部。生于海拔2 600~3 400m的山坡邊上、草地。有毒。具有燥濕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嘔的功效。用于胃脘脹痛、嘔吐、咳嗽痰多及妊娠嘔吐。
1.9 刺柄南星(A.asperatumN.E.Br.)別名:山包谷、三角蓮、三步跳。分布于重慶、四川東部、湖南東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山西、甘肅南部,海拔1 300~2 900m的灌叢中或林下陰濕處。有毒。具祛風除濕、祛痰止咳、鎮(zhèn)痛的功效。用于勞傷。外敷疥瘡、癰疽。
1.10 象南星(A.elephas Buchet)別名:黑南星、大半夏、象鼻子。分布于重慶、甘肅、貴州、四川、西藏、云南。生于海拔1 800~4 000m的針葉林、竹林、草地,通常在長滿青苔的巖石上。劇毒。陜西、甘肅、四川作天南星用,四川將其塊莖曬干稱黑南星。
1.11 雙耳南星(A.wattii J.D.Hooker)別名:半夏。分布于云南、西藏東南部,海拔2 100~3 300m的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草地斜坡。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的功效。用于頑痰咳嗽、中風痰壅、破傷風等。
1.12 豬籠南星(A.nepenthoides (Wall.)Mart.)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生于海拔2 700~3 600m的鐵杉林、高山櫟林或經(jīng)濟林下。云南民間用作麻醉劑。
1.13 白苞南星(A.candidissimum W.W.Smith)別名:白南星。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海拔2 200~3 300m的櫟樹林、河谷灌叢中。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驚風。外用治癰腫痰核。
1.14 象頭花(A.franchetianum Engl.)別 名:三 步跳、狗爪南星、老母半夏、紅半夏。分布于廣西、貴州、湖南、四川、云南。生于海拔900~3 000m的林下、灌叢、田間陰濕草叢中。有大毒。具有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外用于乳癰、瘰疬、無名腫毒、毒蛇蛟傷、跌打損傷。獸醫(yī)用于瘡癀腫毒、鎮(zhèn)喉癀。
1.15 麗江南星(Al.ichiangense W.W.Smith)分布于中國的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長于海拔2 400~3 200m的松林、落葉闊葉林的山谷、次生灌叢中。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用于痰濕滯所致的咳嗽痰多、頑痰咳嗽。
1.16 螃蟹七(A.fargesii Buchet)別名:天南星、虎掌南星、白南星。分布于重慶、甘肅南部、湖北西部、四川、西藏東部、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900~2 000m的林下、林緣、溝邊或灌叢內(nèi)的多巖石處。有大毒。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用于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破傷風口噤強直、小兒驚風、痰咳、癰腫及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
1.17 銀南星(A.saxatile Buchet)別名:半夏、銀半夏。分布于四川、云南。生于海拔1 600~3 400m的松林、草坡、高山草原。有毒。具有化痰止咳、和胃止嘔、消腫散結(jié)的功效。用于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妊娠嘔吐、神經(jīng)性嘔吐。外用于骨折、癰瘡衩起、蛇咬傷。
1.18 山珠南星(A.yunnanense Buchet)別名:滇南星、小南星。分布于四川、貴州及云南。生于海拔700~3 200m的松和松櫟混交林下、草坡、路旁、灌木叢中。云南、貴州作半夏入藥。
1.19 河谷南星(A.prazeri J.D.Hooker)別名:半夏。分布于云南。生于海100~1 500m的熱帶叢林、常綠森林或石灰?guī)r地區(qū)。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代半夏入藥。
1.20 長耳南星(A.auriculatumBuchet)別名:半夏、大耳南星。分布于湖南西北部、四川、云南。生于海拔1 400~3 100m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竹林內(nèi)或山谷陰濕處。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驚風、破傷風、癰腫、瘰疬。
1.21 天南星(A.heterophyllumBlume)別名:天老昨、小苞米、獨角蓮、土南星、母子半夏。除新疆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 700m以下的林下、灌叢、山坡、荒地、路旁或草地陰濕處。有毒。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jié)的功效。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歪任意、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風痰眩暈、癲閑、驚風、破傷風、咳嗽痰多、癰腫、瘰疬、跌打麻痹、毒蛇咬傷。
1.22 黃苞南星(A.flavum (Forsskl)Schott subsp.tibeticumJ.Murata)別名:天南星、黃花南星、獨角蓮。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西南部。生于海拔2 200~4 400m 的荒坡、碎石地、灌叢、田邊。藏醫(yī)用以退燒、殺菌、殺蟲。用于咳嗽痰喘、破傷風、口噤強直、小兒驚風、癲癇、癤瘡、去骨瘤。
1.23 雪里見(A.decipiens Schott)別名:鐵燈臺、青腳蓮、蛇飯、花臉、鐵燈臺、麻醉藥、大麻藥、半截爛、躲雷草。分布于廣西、貴州、湖南、四川、西藏東南部、云南。生于海拔600~1 600m的常綠闊葉林、灌叢、竹林下。有毒。具有散毒消腫、殺菌消炎的功效。用于無名腫毒、乳腺炎、癰疽、毒蛇咬傷、蜂蝎螫傷、蜘蛛和老鼠咬傷。
1.24 花南星(A.lobatumEngl.)別名:綠南星、蛇芋頭、花包谷。分布于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生于海拔600~3 300m的林下、草坡或灌叢中。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寒痰咳嗽、蛇咬傷、瘧疾。
1.25 普陀南星(A.ringens (Thunb.)Schott)別名:黑南星、狗爪南星、小南星。分布于江蘇、浙江、臺灣。生于低海拔區(qū)的陰濕山坡林下或溝邊。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消腫散結(jié)的功效。用于痰濕咳嗽、風痰眩暈、中風、口眼歪斜、破傷風、癰瘡腫毒。
1.26 東北南星(A.amurense Maxim.)別名:山苞米、大頭參、大天落星。分布于河北、黑龍江、河南、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寧夏、山東、山西。生于海拔100~200 m的落葉闊葉林、混交林、森林或溪邊。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用于頑痰咳嗽、風疾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外用于癰腫及蛇蟲咬傷。
1.27 燈臺蓮(Ab.ockii Engler)別名:大葉燈臺蓮、山苞米、綠南星、齒葉南星、蛇根頭。分布于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浙江。生于海拔600~1 500m的林緣、溪邊或山谷巖石上。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外用于蛇蟲咬傷、瘡瘍腫毒、乳癰。
1.28 細齒南星(A.peninsulae Nakai)別名:大參、山苞米、天南星。分布于黑龍江、河南、吉林。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林下。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東北作天南星入藥。
1.29 隱序南星 (A.wardii C.Marquand & Airy Shaw)別名:天南星。分布于山西南部、云南西部、青海東部、西藏南部。生于海拔2 400~4 200m的針葉林、草地。甘肅、西藏作天南星入藥。
1.30 圈藥南星(A.exappendiculatum H.Hara)分布于西藏南部。生于海拔2 400~2 500m的山坡林下或林間草地。具有化痰、解毒、散瘀的功效。
1.31 一把傘南星(A.erubescens (Wal1.)Schott)別名:山包谷、蛇包谷、一把傘、虎掌南星、天南星。分布于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甘肅、貴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陜西、山西、山東、四川、云南、臺灣、浙江。生于海拔3 200m以下的松林、混交林、灌叢、草坡、湖邊或巖石之間。有毒。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用于頑痰咳嗽、風疾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外用于癰腫、蛇蟲咬傷。
1.常綠植物;地下莖為根狀莖,內(nèi)部紫色;假莖存在或缺少;葉序螺旋對生。
2.假莖明顯(長大于10cm),肉穗花序基本單性……………………… 紅根南星Ar.ubrirhizomatum
2.假莖不明顯,肉穗花序雙性……………………………… 三匹箭A.petiolulatum
1.落葉植物;地下莖為塊莖,很少根莖,內(nèi)部灰白色;假莖存在;葉序五小葉梅花狀或螺旋對生。
3.夏天處于休眠狀態(tài);地下莖為根狀莖…………………………………… 雪里見A.decipiens
3.冬天休眠或半常綠;地下莖為塊莖或很少根莖。
4.肉穗花序附屬器無柄,如有柄則葉片輻射排列。
5.葉序2列;葉片輻射排列;肉穗花序附屬器無柄或少具柄
6.肉穗花序附屬器退化;佛焰苞無明顯條紋…………………… 圈藥南星Ae.xappendiculatum
6.肉穗花序附屬圓柱狀,具柄或無柄;佛焰苞有模糊的白色條紋或無…………………………… 一把傘南星Ae.rubescens
5.葉序梅花狀;葉片3小葉或鳥足狀;肉穗花序附屬器無柄。
7.雌花序上有中性花,如無中性花則葉片3小葉和肉穗花序兩性。
8.腋芽單獨;葉片三裂。
9.佛焰苞完全綠色,喉部具耳……………………………………… 瑤山南星As.inii
9.佛焰苞淡綠色,喉部不具耳…………………………… 畫筆南星A.penicillatum 8.腋芽常伴副芽;葉片鳥足狀分裂
10.附屬器紡錘形,漸狹,稍向外彎………………………………… 湘南星A.hunanense
10.附屬器圓筒狀,直立,先端圓形………………………………… 云臺南星As.ilvestrii 7.花序上無中性花,花單性或兩性。
11.肉穗花序近球形,不伸出佛焰苞………………………………… 黃苞南星A.flavum
11.肉穗花序附屬器漸錐形至頂,通常絲狀,伸出佛焰苞外彎曲或呈S型。
12.佛焰苞紫色,基部狹窄,具分離的長耳……….…長耳南星A.auriculatum
12.佛焰苞綠色。13.中心小葉比相鄰的側(cè)生小葉小得多……….…天南星A.heterophyllum
13.中心小葉比相鄰的側(cè)生小葉大或相近。
14.葉片具(1~)3~5小葉,小葉線形至狹長圓形;子房紡錘形…………………………………… 銀南星As.axatile
14.葉片具3、5或多數(shù)小葉,小葉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子房瓶形。
15.肉穗花序附屬器絲狀,長8~15 cm,通常下垂………………………………… 河谷南星A.prazeri
15.肉穗花序附屬器漸狹,長小于7 cm,向前彎曲……………………………… 山珠南星A.yunnanense
4.肉穗花序附屬器有柄;葉片3分裂或鳥足狀分裂。
16.葉序2列。
17.佛焰苞檐部兜狀或盔狀………………………………… 普陀南星Ar.ingens
17.佛焰苞檐部平,不是兜狀或盔狀。
18.塊莖表面藍綠色;葉片通常具3小葉,背面有白霜的;果序下垂…………………………………… 花南星Al.obatum
18.塊莖表面白色;葉片具5或更多鳥足狀小葉,或稀具3小葉,通常背面無白霜;果序直立。
19.假莖比葉柄短得多(除鞘部分)………………………………… 東北南星A.amurense
19.假莖長于葉柄。
20.小葉通常5~7;佛焰苞管部漏斗狀,喉部斜,不下彎 ……………… 燈臺蓮Ab.ockii
20.小葉通常7或更多;佛焰苞管部圓筒狀,喉部平,狹彎 ………………… 細齒南星A.peninsulae
16.葉序梅花狀排列。
21.葉片掌狀或少輻射狀;子房紡錘形…………………………………… 隱序南星A.wardii
21.葉片3裂或少掌狀;子房瓶形。
22.葉片3小葉或掌狀;花序高出葉片。
23.葉片具3小葉…………………………………… 雙耳南星A.wattii
23.葉片具(3~)5(~7)小葉…………………………… 豬籠南星A.nepenthoides
22.葉片3小葉;花序低于葉片。
24.肉穗花序附屬器鞭形下垂,遠超出佛焰苞,先端粗,基擴展成具柄盤狀。
25.中心的小葉倒卵形或倒心形。
26.肉穗花序附屬器不或稍外露出佛焰苞……………………………… 刺柄南星A.asperatum
26.肉穗花序附屬器明顯外露出佛焰苞…………………………………… 象南星Ae.lephas
25.中心小葉橢圓形、卵形或菱形。
27.佛焰苞喉部盔狀下彎;所有小葉具小葉柄…………………………… 凌云南星Al.ingyunense
27.佛焰苞喉部未盔狀下彎;小葉無柄…………………………… 高原南星Ai.ntermedium
24.肉穗花序附屬棒狀,幾直立或稍彎曲,先端鈍,基部漸狹成柄狀。
28.佛焰苞葉前展開,檐部短于管部,直立或彎曲。
29.佛焰苞白色,管部粗大………………………… 白苞南星Ac.andidissimum
29.佛焰苞紫色,管部細長…………………………… 麗江南星Al.ichiangense
28.佛焰苞葉后展開,檐部長于筒部,拱形下垂。
30.佛焰苞拱形和盔狀,肉穗花序附屬器被包裹而不顯眼…………………………… 象頭花A.franchetianum
30.佛焰苞拱形,但不成盔狀,肉穗花序附屬器顯眼 ……………………… 螃蟹七A.fargesii
3.1 我國現(xiàn)有天南星屬有毒藥用植物31種,其中除少部分種(如天南星、一把傘南星、東北南星等)被廣泛關注并取得較好研究成果以外[3,5],其它種還未深入開發(fā)利用研究,所以應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該屬有毒藥用植物進一步探索,加大在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質(zhì)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指導安全用藥,并為充分挖掘該屬有毒藥用植物種質(zhì)資源提供依據(jù)。
3.2 我國天南星屬植物種類較多,且分布廣,橫跨南北各省,自古以來作藥用存在地域性,以致民間常出現(xiàn)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現(xiàn)象。此外,該屬植物幾乎每一種在自然界的蘊藏量較少,使得其藥用資源短缺。目前,雖然對天南星的利用已逐漸轉(zhuǎn)向于利用栽培品,但對其同屬其他藥用植物的利用主要還趨于野生品。所以應加大對天南星中藥材的種植和該屬藥用植物的保護力度,以滿足人們的用藥需求和維持生態(tài)平衡。
[1]Li Heng,Zhu Guanghua,Jin Murata.Flora of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2010,23:43-69.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53.
[3]杜樹山,孟蕾,徐艷春,等.天南星屬植物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報,2001,24(3):49-51.
[4]楊書彬,王喜軍.天南星的毒性認識及毒性研究現(xiàn)狀[J].中醫(yī)藥學報,2009,37(5):102-104.
[5]汪蕾田,張繼振.天南星屬植物研究進展[J].延邊大學學報,2004,30(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