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霞(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東莞523808)
?
我國古代茶具的造型種類與審美藝術
蔣海霞
(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東莞523808)
摘要:我國古代茶具造型各異,兼有實用價值和藝術美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在不同歷史時期,社會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不盡相同,茶具在造型設計上也會有所差異。本文主要介紹了茶具的球體造型、浮雕疊透造型、單一線條造型以及方體搭配弧線造型,并對這四類茶具造型的美學價值進行評價。
關鍵詞:中國;古代茶具;造型;種類;審美藝術
我國古代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yōu)美,既有實用價值,又富藝術美感,故而馳名中外,為歷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我國茶具的造型藝術是對我國茶文化的彰顯,講究簡約大氣,崇尚回歸自然,外觀協(xié)調平和。由于各個時期人們對美的追求不同,因而不同時代的茶具在藝術造型上也就有所不同,但亙古不變的是,茶具造型是一個時代審美理念的反映,是人們道德素養(yǎng)、生活情趣、品行氣質的集中體現(xiàn)。飲茶也早已從簡單的解渴提神擴展為社交、放松、休閑、娛樂的代名詞,能夠為人們打造出一個更加明凈澄澈的精神世界,在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為人們開辟出一個安逸悠然的休憩港灣??梢?,飲茶是人們精神境界追求的外化,是人們處世理念的顯現(xiàn),因而茶具在造型設計上往往也頗為關注人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基于時代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逐步演化成為人們價值取向和審美趨向的物質載體。
茶具是茶文化的物質載體,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飲茶品茗、演繹茶道必不可少的器皿。物質文化的進步會帶來審美理念的轉變,我國古代茶具造型在每一個時期都呈現(xiàn)出與前朝有所不同的特點。換句話說,茶具造型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是對一個時代審美藝術的保留與推廣,它的發(fā)展歷程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一樣,都要在歷史長河中面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難題,既要有所創(chuàng)新,又不能完全背離古風。同時,茶具造型是一個時代人民群眾價值觀念、處事原則、喜好偏向、交際規(guī)范等方面的綜合體現(xiàn),造型藝術必須置于特定時代中進行分析,著眼于當時當?shù)厝藗兊木裥枨笈c審美需要,在發(fā)展中求繼承,在繼承中謀發(fā)展,以鮮活的形式將我國各民族、各地區(qū)的茶文化創(chuàng)造性地保留下來。
作為茶葉的故鄉(xiāng),我國也是茶具的發(fā)源地,茶具的材質多種多樣,造價也相去甚遠,不論是高居權貴還是街頭小卒,均可挑選到符合自己審美水平與支付能力的茶具。茶葉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茶文化則是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縮影,它以道德為核心,強調人類的群體價值,提倡無私奉獻,主張義大于利,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重視修身養(yǎng)性、和諧共生、心態(tài)平和,等等。作為茶文化的物質載體和彰顯茶葉自身價值的依托,茶具在造型設計上必須能夠體現(xiàn)出茶葉秀雅清麗的本質以及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們端茶具似賞文化,觀茶具似品人生。
2.1 球體造型,典雅自然
球體造型的茶具借鑒了我國水墨畫藝術,將棱角之間的過度與轉接剔除出去,轉接采用流暢自如的似水流線體來構造茶具的骨架,點、線、面三者渾然一體,整個茶具呈現(xiàn)為圓潤的球形,宛若自然生成一般,整體性頗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以球形為造型的茶具的內部容量通常較其他形狀茶具的載水量要大很多,并且球形茶具自帶裝飾功能,能夠帶給欣賞者以圓潤、立體、流動的視覺體驗,也更有利于茶具之上圖案、紋理的賞析。球體造型的茶具在設計上追求統(tǒng)一性與簡約性,整體看上去內斂含蓄、婉約低調,如蓮花一般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將世間瑣事拋之腦后,清新而悠長,寧靜而致遠,給飲茶之人帶來一種貼近自然、優(yōu)雅萬千的審美感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與豐富多彩的審美藝術有機融合、相得益彰,纏纏綿綿不曾絕,渾然天成如一物。茶具的造型之美則在圓潤的球體之上見深意,傳統(tǒng)文化的奧秘躍然紙上,以美學的視角理解文化,以文化的視角詮釋生活,讓飲茶之人同時獲得生理與心理上的滿足和愉悅。
現(xiàn)在,球形茶具仍然是茶具造型設計的主要形式,它以圓弧承接的方法來構建茶具形體,通過簡單直接的弧形過渡線條將茶具打磨成自然天成的水珠一般,茶具本體上通常會以起伏的轉角和流暢的弧線將茶具整體與局部的融合之感予以呈現(xiàn)。單一的流線型線條并不會讓造型設計顯得乏味或枯燥,反而會增添茶具高貴典雅的氣質,靜中求動,動中有靜,實現(xiàn)動與靜的有機結合,刻畫出如詩如畫的意境。另外,這種造型還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讓飲茶者的意識流動和情感體驗停留在飲茶的那一瞬間,整個畫面平衡而協(xié)調,水墨情懷盡顯,茶之靈氣盡露,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意境悠遠,耐人尋味。
2.2 浮雕疊透,靈秀舒展
我國自古就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喜歡用圓形或球形的物體來寓意吉祥,喜歡以吉祥的飾品來裝點身邊的事物。古代茶具在設計上多采用圓形或球體造型,圓弧線條配以球體輪廓,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吉祥如意、富貴連年的美好寓意,令飲茶之人在吉祥話語的影響下心境更加開闊,態(tài)度更加積極樂觀。設計茶具時,人們將自身的情感與期望寄托在茶具之上,讓它成為心靈的代言人,在現(xiàn)實世界抒發(fā)個人情感與理想愿望,實現(xiàn)理想境界與現(xiàn)實空間的有機融合,茶具設計也因此更加富于內涵性、多樣性與多元性。
我國人們自古崇尚裝飾藝術,在造型簡單的物品上會輔以雕刻、剪紙、印花、刺繡、編織等,來增添物品的豐富感與層次感。對于茶具而言,比較常見的裝飾藝術是浮雕與疊透。通過這兩種裝飾方法,茶具的形體外觀在視覺上會有很大不同,人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會被無限激發(fā)出來,球體造型敦實、簡單、厚重的感覺也會被打破,給人帶來一種靈秀、舒展的感受,視覺沖擊力大幅提升。借助這些外部修飾,茶具的點、線、面三個元素也會實現(xiàn)多種多樣的交織與疊加,裝飾的流動感更加強烈,裝飾物與茶具本身的轉折弧度更加切合,茶文化中所蘊含的和諧統(tǒng)一的思想得到了極好的體現(xiàn),視覺感受方面則實現(xiàn)了虛與實的結合、沉與浮的對比、近與遠的差異,帶給人們全新的飲茶體驗。
2.3 單一線條,意蘊悠長
任何藝術設計都是藝術家內心情感和理想意愿的表達,茶具也不例外。我國古代茶具在造型設計上幾乎無一例外地融入了設計者的情感元素,對親情、友情和愛情實施了物質層面的延伸與發(fā)展。造型以單一弧線為主要設計元素,簡單明了,落落大方,打造出一種寧靜、泰然的意境,穩(wěn)健而優(yōu)雅,有力而自然。這種造型設計的美感完全依托于設計者的靈魂與情感,他們將自然設計元素與人類情感語言有機結合,積極汲取古代哲人的處世哲學,并將之轉化成為設計元素置于茶具之中,賦予茶具以靈魂,讓茶具成為設計師情感的視覺表達。
這類茶具在造型上追求線條的簡單化、意蘊的深刻化以及意境的悠遠化,以簡喻繁,以少勝多,這與我國古典哲學觀點及東方審美理念完全一致。飲茶之人欣賞這類茶具時,就好像穿梭于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歷程之中,體會仁、義、禮、智、信的精髓所在,感受簡約、自然的水墨創(chuàng)作原則,體會簡約的線條對于茶具功能的彰顯作用,將道家“有無之辯”的哲學理念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對人們產生深刻影響。
這類茶具與球體水墨茶具在風格上有些類似,但是身材更為纖細修長,整體設計較為高挑,上部延展的幅度較大,壺嘴與壺把挺拔向上,壺身類似于垂直的橢圓形,重心在茶具中上部,整個茶具以重心為基準進行上下的整體弧度變化。在精神格局上,這類茶具會給人一種獨立、清冷、孤傲的感受,這正是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絕佳體現(xiàn),也是對君子善于且樂于成人之美的有力展示。這類茶具通常會借助外延部分來打破單一的結構變化,通過大圓、小圓的疊加套用,避免使用過多會造成干擾的直線,使茶具更加簡約,空間更加鮮明。一般而言,相對于其他茶具造型設計,這類設計最能夠贏得心高致遠的文人的推崇,文人情懷與茶葉的恬淡悠然相互融合,茶具的簡約設計及深遠意境與兩者相互映襯,起承轉合、迂回跌宕,藝術美感大幅提升,憂古思今的文人情懷也被渲染到極致。
2.4 方體配弧線,新穎獨特
歷來文化發(fā)展都是一個相互碰撞、相互借鑒、不斷充實、日益完善的過程。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與西方文化進行過頻繁交流,也適當?shù)匚樟宋鞣轿幕木瑁w現(xiàn)在茶具造型設計上就是打破了單一弧線的構成方式,更加注重造型的獨特性與新奇性,外觀的簡約性與美觀性,在傳達藝術美感的同時將審美需求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茶具多小巧精致,符合西方文化中的精品生活理念。為了避免因茶具體積縮小而導致其視覺沖擊力度大打折扣,設計者往往在茶具的整體組合上下功夫,進行刻意的縮小或放大。例如,以厚重敦實的托盤襯托精致小巧的茶杯和茶壺,在保留各自空間美感的同時形成了整體的一致性,多中有少,大中有小,厚重與輕快兼而有之,視覺沖擊強而不膩。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設計者大膽地將方體與弧線搭配運用,茶壺主體采用圓柱體,壺把、壺嘴、壺蓋則采用方體,經過起承轉合的處理以后,弧線與方體之間會形成體塊之間的流動與穿插,轉角與硬角之間相互對立而又互為補充,多種元素之間相互交融、難舍難分,簡單之中求變化,變化之中求風格。
我國古代茶具的造型設計是對傳統(tǒng)文化及價值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特征。同時,茶具是人們社會生活的載體,是人們情感訴求和內心期望的藝術表達,其造型藝術與設計者的精神世界同樣是息息相關。在茶具造型設計方面,我國古代設計師將傳統(tǒng)模式與時代新意相融合,對實用性與美觀性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衡量,主張創(chuàng)新與突破,力求打破傳統(tǒng)方式的限制,在變化中尋求統(tǒng)一,在差異中尋求和諧,將茶及茶文化的深刻內涵賦予茶具造型之中,使茶具藝術性、實用性與情感性兼而有之。
參考文獻
[1]李硯祖.藝術造型概論[M].湖北美術出版社,1998.
[2]譚天,韋凱.淺談中國陶瓷茶具與茶文化的關系[J].美術大觀,2011(7):106-106.
[3]徐亮.淺談茶文化與陶瓷茶具的聯(lián)系[J].美術大觀,2011 (7):78-79.
[4]楊曉華.淺談中國茶具的演變與茶文化的發(fā)展[J].福建茶葉,2010(11):58-60.
作者簡介:蔣海霞(1982-),女,江蘇鹽城人,碩士,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