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春天到了,小草兒綠了,小花兒開了,小溪流嘩啦啦地唱起了歌兒。春游的路上,除了小花、小草、小蝴蝶,還有一種特別的滋味——野菜!你也想嘗嘗春天的滋味嗎?快來認識它們吧!
報春菜:薺菜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边@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詠薺菜的名句,道出了薺菜這種野菜是先春而萌、返青最早的報春菜。薺菜的葉子呈羽狀分裂,花是白色的,嫩株、嫩葉都可以當作蔬菜食用,全草均可入藥。薺菜的味道清香鮮美,從唐代開始,尤其是開元、天寶年間,人們都會在立春這天去郊游踏春、挖薺菜,用薺菜、肉餡制成春餅,還以薺菜為主料制成春盤作為節(jié)禮互相饋贈,有“盤裝薺菜迎春餅”之說。此后,新春吃薺菜春餅之風蔚然成俗,流傳至今。如今,我們在立春所吃的春卷,就是從春餅延伸而來的,初中的語文課本中也有《挖薺菜》這一名篇呢!
《挖薺菜》(節(jié)選)
經(jīng)過一個沒有什么吃食可以尋覓、因而顯得更加饑餓的冬天,大地春回、萬物復蘇的日子重新來臨了!田野里長滿了各種野菜:雪蒿、馬齒莧、灰灰菜、野蔥……最好吃的是薺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真是無上的美味啊!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提著籃子,邁著輕捷的步子,向廣闊無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薺菜,在微風中揮動它們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我再也不必擔心有誰會拿著大棒子兇神惡煞似的追趕我,我甚至可以不時地抬頭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飛過去的小鳥,樹上綻開的花兒和藍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時,我的心里便會不由地升起一個熱切的愿望:巴不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薺菜一樣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
雅俗共賞的好食材:枸杞芽
枸杞,落葉灌木,葉子是卵形或披針形,花呈淡紫色。果實叫枸杞子,是一種紅色漿果,呈圓形或橢圓形。果實和根皮可入藥。春日里,枸杞那嫩嫩的莖葉也是美味的時蔬,口感細嫩,口味香甜又帶著一絲絲回味悠長的清苦?!都t樓夢》里就曾提到,薛寶釵和賈探春問廚房要一道“油鹽炒枸杞芽”,可見它確實是雅俗共賞的好食材。
魚腥草:蕺菜
蕺(jí)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葉,葉子是心臟形的,花小而密,結(jié)蒴(shuò)果。因莖和葉有魚腥氣,也叫魚腥草。有些地方也叫它“折耳根”或“狗貼耳”。野生的蕺菜可全年采掘食用,春季、夏季采摘嫩莖葉,秋冬挖掘地下莖。以莖葉完整、呈淡紅褐色,地下莖粗壯、潔白、脆嫩、纖維少、無泥土等雜質(zhì)且氣味清香者為佳。蕺菜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哦!
你知道嗎?
野菜的種類繁多,古籍中多有記載,但是往往零散混亂,最成系統(tǒng)的,要數(shù)江南一帶人們口中的“七頭一腦”了。“頭”指的是嫩莖葉等植物的新生部位,傳統(tǒng)的“七頭”分別指枸杞頭、馬蘭頭、薺菜頭、香椿頭、苜蓿頭、豌豆頭和小蒜頭;“腦”則指菊花腦。它們每年都要在人們的餐桌上鬧騰一回,小“吃貨”們,可不要辜負了這一年一度的盛宴哦!
大嘴溫馨提示:
在把美味的野菜請上餐桌前,一定要辨認清楚它們的模樣哦!此外,有的野菜含有少量毒性或者過敏性物質(zhì),需要焯水或煮熟后才能食用。大家可千萬不要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