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農業(yè)局 時世龍
南樂縣花生優(yōu)質高產種植技術
南樂縣農業(yè)局 時世龍
花生是南樂縣種植的第一大經濟作物,目前花生種植面積0.667 萬hm2(占耕地面積的18%)。由于近幾年病蟲害發(fā)生加重,花生面積有所下降,南樂縣農業(yè)局從2014年連續(xù)2年進行了花生優(yōu)質高產種植技術研究。開發(fā)田每667m2平均產莢果427.5kg,對照田每667m2產莢果376.2kg,增長率達12%,實現了高產優(yōu)質的目標?,F把主要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我們針對南樂縣的氣候特點,選用了適應性廣、具有豐產潛力優(yōu)質的花生品種豫花15號、花豫16號等作為主導產品。這些品種具有株高適中,結果整齊飽滿集中,雙仁果多,抗旱能力強,耐病毒,適應性廣,穩(wěn)產性能好。
(一)曬種
播種前20d選擇晴天帶殼曬種2~3d,殺滅種殼表面病菌,提高種子生活力,提高出苗率。但要避免在水泥地及鐵板上曬種,以免損害種子發(fā)芽力。
(二)藥劑拌種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質量的0.3%拌種,可防治花生根腐病、莖腐病、白絹病、黑霉病等。另外,也可用高巧和敵委丹拌種防根腐病和地下害蟲。
適時播種是促苗早發(fā)的途徑,提高播種質量是實現苗全苗壯的關鍵。但應視小麥長勢、行間寬大小靈活掌握,一般于5月15日左右播種為宜。
(一)苗期追肥
根據土壤中有效氮、磷、鉀以及微肥的含量和往年的施肥特點,實行配方施肥,施肥原則“保氮、促磷、增鉀”。一般地塊每667m2施腐熟雞糞1 000kg,花生專用肥40kg,于苗期一次性施入。苗期健壯生長是花生高產的基礎,應及時追肥促苗。當主莖有3~4片葉時施入,并結合澆水深中耕1次,同時將清棵時留下的穴用土填平。
(二)花針期追肥
此期每667m2施過磷酸鈣10~15kg,石膏鈣肥20kg,硫酸鉀5kg~10kg,結合中耕施入結果層內。
(三)控旺長
對土壤肥力較高、肥水條件較好、植株生產旺盛的花生田,可噴施激素即植物生產調節(jié)劑。有3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適合在花生上噴施,它們是比久、矮壯素、多效唑。每667m2用藥量分別為:比久每50g對水50kg,矮壯素100g對水50kg,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35g對水35kg。噴施時間一般在結莢初期。
(四)防早衰
保持飽果期綠葉面積和保持葉片的生理功能是增加果數、提高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生產上,進入飽果期后葉面積和光合生產率同時銳降,干物質積累量下降,出現早衰現象,一般減產20%~30%。防治早衰,可在結莢期到飽果初期進行葉面噴肥。
1.初花期噴施0.3%~0.5%硼砂水溶液,可提高座果率;盛花期再噴1次,可促果飽滿早熟,一般增長12%~20%。
2.噴施亞硫酸氫鈉。第1次在盛花期噴施,間隔7~10d噴1次,每次每667m2用亞硫酸氫鈉10~12g,對水30~35kg,一般增莢果40~50kg。
3.噴施鉬。初花期每667m2用50g鉬酸銨,對水30~40kg,噴透葉面,一般增長15%左右。
4.每667m2施肥75~100kg(內含磷酸二氫鉀0.2%、過磷酸鈣2%,對植株長勢較弱、葉片黃的地塊再加尿素1%~2%),每隔7~10d施1次,共施2次,在下午4時后進行。注意,干旱情況下及時灌水,對防止早衰有促進作用。
(五)防雜草
花生播種后,用乙草胺進行封閉,防止雜草生長?;ㄉL的中后期由于溫度高、雨水多,容易滋生雜草。要在花生生長周期內,嚴格控制雜草的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
花生的主要病害是葉斑病。葉斑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高溫多濕或連續(xù)陰雨的天氣都可以助長此病發(fā)生。其癥狀是葉片上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嚴重時也可侵染葉柄和莖枝。一般在中后期發(fā)生減產25%左右。在防治上本著防重于治、治早治小的原則,一旦發(fā)生及早防治。防治方法:除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花生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外,也可選擇使用藥劑進行防治。即用百菌清600~8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800~1 000倍液,或用80%代森鋅400倍液噴灑,或用70%代林錳鋅8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噴透整個植株,控制病害蔓延,同時加噴活力素等葉面肥,調節(jié)植株營養(yǎng),促其健壯生長。防治地下害蟲蠐螬每667m2用40%辛硫磷乳油0.25kg對水0.5kg,用噴霧器均勻噴拌細沙土20kg制成毒土,趁雨后順壟均勻撒施進行防治。
當植株表現衰老,頂部停止生長,莖上殘存葉片變黃,中下部葉片脫落,莖稈呈黃綠色,大多數莢果果殼變硬,網紋明顯,種皮變薄,種粒呈原品種顏色時即已成熟,應及時收獲。收獲后可先在田間帶果晾曬,至半干或全干后再摘果,以免花生變霉,杜絕黃曲霉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