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的成本
上海警方表示,煙花爆竹管控的經(jīng)驗將被復制到其他社會管控方面,首先就是交通整治。3月23日市公安局發(fā)布了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對亂停車、亂鳴號、闖紅燈等十大違法行為發(fā)出“最嚴整治令”。這些日子以來,街面上的警察多了,協(xié)管多了,志愿者也多了。他們很辛苦,連休息天也天天上崗,還遭遇到各種困難,甚至暴力抗法??恐麄兊呐?,交通狀況也的確有了些改善,而公眾更關心的是,這能否持之以恒。
安全要靠人管,但又不是全靠人管。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經(jīng)略網(wǎng)刊》官微在2014年8月24日引用“維基百科”上一份“各國警察人數(shù)表”的資料稱,“中國屬于世界上警民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每10萬人只有120個警察,而美國有245個,英國有307個,俄國有246個,日本也有197個。”可見光靠警察來管,難免有點捉襟見肘。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我們也越來越多地依靠電子警察,但這卻讓執(zhí)法成本越來越高,相比之下,違法成本卻不見增長。
就拿交通事故來說事兒吧。兩車相撞,只有物損,沒有人傷。區(qū)分責任,一方全責,一方無責。對于全責方來說,且不說賠償費絕大多數(shù)是由保險公司出的,就算是賠也只是賠償無責方的直接損失,大部分就是車輛維修的費用。至于無責方的車輛受損折舊,乃至定損理賠所花的時間精力,則根本不算在內。即便告上法庭,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也不會被法官支持。據(jù)說這就是我國民事侵權理論的“填平原則”。大不了賠你的修車錢,這恐怕就是大多數(shù)敢于違法的駕車人的想法吧。4月2日滬寧高速常州段連環(huán)車禍的一則短視頻流傳在網(wǎng)上,在大霧彌漫之中,大巴士仍然保持了不變的速度,撞向了前方道路上停滿的車輛。看了之后,讓人竟無語凝噎。
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違法成本,則更低。記得上個世紀沈陽曾出臺了一個關于“行人”與“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機動車方無違章行為的,行人負全部責任”的規(guī)定。之后,國內包括上海也陸陸續(xù)續(xù)地出臺了類似的規(guī)定。但是情況到了2003年就發(fā)生了變化。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從此,機動車得理讓三分。現(xiàn)在的非機動車很多都是超標的電動車,它們的速度和重量實在已經(jīng)趕超機動車了,但騎行這些車輛,一不需要考駕照,二不需要買保險,有的連登記都沒有,出了交通事故,逃逸者有之。運氣不好的被抓了,索性兩手一攤,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奈若何?南方一些城市最近對這種車輛進行“一刀切”的執(zhí)法,引發(fā)了熱議。
在交通安全大整治中,不少市民提出,是否能提高違法成本來有效降低交通違法事故。提高違法成本,前提還是要依法依規(guī)。媒體報道,《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由相關部門準備提交市人大修改??磥磉`法成本的問題,首先還是應該讓社會公眾多多參與,充分討論,提請立法機關斟酌修改相關法律。相比之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做得更好,這部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要向消費者支付“懲罰性賠償”!交通安全,關乎生命,是否應該更嚴格一些呢?4月5日,上海市公安局發(fā)布通告,對2015年以來涉及道路交通嚴重違法犯罪的36名行為人,依法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并作出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這,值得點贊!但這也僅僅是對機動車使用人的管控,對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違法整治,我們還在期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