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
“百病生于氣,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人要健康長壽就要少生氣,不生氣,常使快樂伴隨自己。三國時代有‘諸葛亮三氣周瑜一事,周瑜最后一次生氣時嘆了口氣說: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shù)聲而亡,死時才36歲。一家權(quán)威的醫(yī)學(xué)雜志指出:暴躁易怒的人心臟病發(fā)作或暴斃,比較起冷靜、不易生氣的人,發(fā)生率在兩倍以上。不生氣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边@是被老舍先生譽為“洛陽牡丹”的豫劇表演藝術(shù)家馬金鳳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一番話。
年逾九旬的馬金鳳是國寶級豫劇大師。她6歲學(xué)戲,7歲登臺,13歲時就演穆桂英。成年后拜梅蘭芳為師,技藝日趨精湛。她唱腔高亢、清脆、甜美、樸實,深受廣大觀眾喜愛,主要代表作有《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楊八姐游春》等。她曾任洛陽豫劇團團長、中國劇協(xié)河南分會副主席。
談到養(yǎng)生之道,馬金鳳說:養(yǎng)生很重要,這是一種生命之道,長壽之道。我的實踐體會是——
人不能閑著?!伴e著容易血脈不暢,多動手腳,多動身體,能使經(jīng)絡(luò)暢通,達到陰陽平衡,有利于新陳代謝,能促進健康與長壽?!泵刻炀毠κ邱R金鳳的必修課,已堅持了數(shù)十年,即便八九十歲高齡,她也堅持著,不放棄。每天上午或下午一段時間,她總要彎彎腰,壓壓腿,踢打騰躍一番。她還愛玩電腦游戲,一玩就是一個多小時。馬金鳳說:人的生命就像長河里的水,不斷地流動,生命才會永不停歇。經(jīng)常受阻,不流動,就會成一潭死水,從而失去生命。
人要常做好事。這也是馬金鳳的人生哲理。她說:常做好事,心里坦然,心情舒暢,免疫力提升,自然有益健康。每年她都要隨團到各地演出,場次在100場以上,有的還是屬于公益性的慰問。她把觀眾放在至上的地位。有一次開封一位農(nóng)村教師追到洛陽要看她戲,馬金鳳剛演出回來,得知后把他從火車站接到自己家中,專門為他唱了幾曲,還送給他一本自傳,與他合了影。那位教師感激地說:馬老師沒有一點架子,是地地道道的人民藝術(shù)家!馬金鳳把錢看得很輕。一次她在臺灣地區(qū)演出,突聞家里遭竊,同事們都為她著急,但她不急?;氐郊依?,人們發(fā)現(xiàn)老馬住的是幾間破舊的屋子,看的是九英寸黑白電視機,小偷光顧,什么有價值的東西都未找到。馬金鳳說:“人活著不能只為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要多為他人著想。在幫助他人中,自己也獲得了心靈上的快樂?!?/p>
保護好嗓子。馬金鳳說:嗓子是“我的武器”,是我藝術(shù)生命的所在,護好嗓子至關(guān)重要。為了保護好嗓子,她不吸煙不喝酒,甚至雞鴨魚肉都不吃,僅吃一些綠色蔬菜、豆制品和面湯。而今她已九十多歲,嗓子仍如此清脆洪亮,與長年來的飲食不無關(guān)系。
寵辱不驚,隨遇而安。在馬金鳳看來,在養(yǎng)生中,精神上的修煉是第一位的。人生不可能事事順心,處處如意。不如意事常會發(fā)生,人要理性對待它們,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要放得下,不鉆牛角尖,不斤斤計較,這對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拔母铩敝?,馬金鳳作為“反動權(quán)威”、“戲霸”受到批判,被下放勞動改造。但她想:我出身貧寒,從小學(xué)戲,沒干過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情,何罪之有?將來我還是要復(fù)出登臺演戲的。憑著對信仰的堅持,她邁過了艱難的政治關(guān)卡。粉碎“四人幫”后,迎來了文藝上的春天,她以精湛的演技,頻頻登臺亮相,獲獎眾多,鮮花簇擁,媒體贊揚她是“國寶級人物”。但馬金鳳仍虛懷若谷,視人民為“自己的衣食父母”,經(jīng)常赴企業(yè)、社區(qū)、煤礦、部隊進行公益性演出,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一片贊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