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克菊
【摘要】 近幾年來,迫于升學的壓力,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語數(shù)英理化等科目上,歷史課越來越不被重視,處于一種尷尬境地。原因除了因為歷史在中考中所占總分的比例較小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覺得歷史枯燥無味,沒意思。所以作為歷史教師,要把“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歷史的學習興趣”作為首要任務,要改變傳統(tǒng)單一、照本宣科的歷史教學模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喚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主動走進歷史,深入歷史,愛上學歷史。
【關鍵詞】 中學生 歷史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2-049-010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先生說過“天才的秘密在于強烈的興趣與愛好?!眰ゴ蟮慕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乃至于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歷史學科伴隨著初中生度過三年的初中生活,因而,激發(fā)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顯得十分重要。但是近幾年,歷史課越來越處于一種尷尬境地,迫于升學的壓力,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語數(shù)英理化等科目。同時由于課節(jié)少,課堂上大部分時間用來背書,整個歷史課堂可以用枯燥乏味形容,學生普遍對歷史課感到厭倦,這種情況在農(nóng)村初中尤為突出。因此,如何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成為歷史教師首當其沖的任務。
歷史本應是豐富多彩的。人們常說:“歷史是知識的海洋”,“讀史可以明智”。但當前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普遍較低,許多學生對歷史根本不感興趣。一提到學習歷史,大多數(shù)學生很自然地在腦海中呈現(xiàn)這樣的等式:“學好歷史=死記硬背”,認為只要記憶力好,歷史就能輕松地學好、考好,歷史課可聽可不聽。不少同學把歷史學習理解為“背多分”。課堂上經(jīng)常是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下面無動于衷昏昏欲睡,造成歷史成績普遍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觀念問題,主副科的觀念左右著學生的思想。在初中,由于歷史學科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不大,再加上一些教師的錯誤引導,歷史課成了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無的“副科”,即使學,也只需“死記硬背”即可。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學生是很難對歷史產(chǎn)生多大熱情的。
2.在日常教學中,歷史教師不太重視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引導、興趣的激發(fā)、情感的培養(yǎng)等非智力因素,而熱衷于滿堂灌、題海戰(zhàn)術、訓練“考試機器”等,極大地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還沒有真正有效地被運用到課堂上,即便用了,也主要是文字材料復制于屏幕上。另外,廣大歷史教師主動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造成課堂缺乏生動的影像資料,空洞乏味的說教勢必消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
4.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絕大多數(shù)學校的歷史教師都是半路出家的,或只是兼帶歷史學科,歷史教學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巴”上,忽視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感受,由此激發(fā)不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而造成了眾人對歷史學科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下面我就結(jié)合初中歷史教學,淺談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提高思想,轉(zhuǎn)變認識
歷史是一部綜合性的社會教科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知識寶庫,也是我們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從一個人、一個家庭或是一個地方的歷史擴展開去,無邊地延伸,就成為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世界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天地玄黃,滄海桑田,人類歷史好比一個碩大無比的萬花筒,色彩斑斕,千變?nèi)f化,隱藏著無數(shù)的謎面和謎底。
歷史講述的是關于人的故事,生動活潑,有滋有味。所以作為歷史教師,我們應感到自豪,不因從教“歷史”而愧色,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不斷的研究創(chuàng)新,讓學生實現(xiàn)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
2.提高歷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從各方面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發(fā)揮自己的性格優(yōu)勢,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
3.采取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①“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胧钦n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關鍵的一步。一個精妙的導入,能夠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吸引學生,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上《兩種命運的決戰(zhàn)》時,運用老師從夢境中拍的兩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學效果良好。
②精心設計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且具有開放性,而且要簡單化具體化,這樣才能夠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目的。
③趣味性的板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設計常常不被人重視,殊不知板書形式的多樣化,同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一種形式的板書一直使用下去,時間久了,再好的板書形式也會變得乏味無趣,失去它的魅力。換一換形式就能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具有藝術性和趣味性的板書設計可以使學生心情為之一振,興趣大增。
結(jié)語
歷史課教學要講究手段多樣化,教學中老師要針對學生好說、好動、好參與的特點,做到講解與討論結(jié)合,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課本與社會相結(jié)合等,不斷變換教學方式,使學生從一種興奮狀態(tài)進入另一種興奮狀態(tài),對教學充滿新鮮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以最大的熱情,濃厚的求知欲完成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們終將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 參 考 文 獻 ]
[1]徐濤.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6,05期.
[2]聶秀娟.歷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黑龍江教育學報》,2002年,第21卷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