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飛
摘 要:歷史教學工作應當深度發(fā)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因素,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開展教育,讓學生受到思想的洗禮與靈魂的凈化。教師重點應當抓住五個方面:一是展示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讓學生激情滿懷,二是帶領學生回顧屈辱近代史讓學生激憤在胸,三是師生共同來分析抗日戰(zhàn)爭讓學生同仇敵愾,四是展示中國綜合國力之提升讓學生揚眉吐氣,五是回顧社會生活顯著的變化讓學生懂得感恩。
關鍵詞:初中歷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教育;社會生活
中圖分類號:G414;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6-0011-01
縱觀當前青少年成長,思想教育的缺失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短板,對學生的成長非常不利,無法讓學生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正能量,在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進程中體現(xiàn)不出思想教育的成效。歷史學科教學工作承擔著更多的思想教育職能,在此過程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是重要的板塊,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知古論今、展望未來,以愛國主義正能量引領學生積極向上、快樂成長。下面,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展示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讓學生激情滿懷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歷史教學中可以發(fā)掘出許多值得自豪的因素,教師可以向學生充分展示中國古代文明的成果,讓學生深度了解我們的民族發(fā)展歷史,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干。如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展示古代文明的精華與成果,讓學生大為贊嘆。在“燦爛的青銅文明”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青銅器中的精美藝術品,惟妙惟肖的動物圖案,精美的造型設計,其中蘊含的神話傳說等,讓學生獲得了知識積累,也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樣的教學演示活動還有很多,為了做好課堂演示,要堅持自主設計課件,按照教學方案的要求上網(wǎng)搜集圖片資料,整合資料信息,運用軟件制作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課件。這樣的演示可以引導學生對我們的祖先具有更多的了解,特別是對古代創(chuàng)造的文明有了深刻認識,提高了自豪感。
二、帶領學生回顧屈辱近代史讓學生激憤在胸
中國的近代史可以說是一部血淚屈辱史,每一位中華子孫都不能忘記。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回顧近代史,并在分析研究中明白為什么受欺辱、受剝削,思考中華民族這頭雄獅為什么沉睡那么久。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實現(xiàn)用心感受、用情感悟的效果。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教學時,結合火燒圓明園、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等內容,和學生進行分析。這些在如今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年就確確實實發(fā)生在中華大地上。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教師可組織開展學生學習交流活動,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結合對教材的理解,主動走上講臺表達自己的學習體會。學生表達的基本都是對侵略者的憤慨,教師可以進行適當引導,還要結合當年中國的閉關自守等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將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理解掌握效果引向深入,有效提升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師生共同來分析抗日戰(zhàn)爭讓學生同仇敵愾
國仇家恨不可忘,幾十年前的日本侵華戰(zhàn)爭將當時的中國推入了深淵,中國人民經(jīng)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才結束了這一場夢魘。直到如今,許許多多中國人仍對日本充滿仇恨。作為歷史教師,應當讓學生全面地了解這一場戰(zhàn)爭,對中國人民付出的巨大代價更多地熟悉和了解。如在“血肉筑長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先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通過一組數(shù)據(jù)來揭示日本侵華戰(zhàn)爭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并從財產(chǎn)損失、人員傷亡等方面進行了說明;接著通過具有震撼力的圖片資料,特別是南京大屠殺的慘烈場景,使學生的內心產(chǎn)生巨大的震撼。學生觀看課件演示之后,滿腔怒火,一方面對當年日本帝國主義的罪惡行徑表達了強烈譴責,同時也對現(xiàn)任日本領導人的丑惡嘴臉表達了最大的鄙視。這樣,教師將學生的憤慨之情引入到強大祖國抵御外辱這樣的角度,提振了學生認真學習報效祖國的情感。
四、展示中國綜合國力之提升讓學生揚眉吐氣
當今之中國,已非當年東亞病夫,無論是經(jīng)濟實力、軍事實力還是科技實力,均走在了世界前列。觀今日中國,每一位中華兒女已經(jīng)揚眉吐氣,青少年一代理應更多地了解我國現(xiàn)在的發(fā)展成就。在教學中要充分向學生展示這一方面的素材,讓學生揚眉吐氣。如在“科學技術的成就”一課的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我國工業(yè)、農(nóng)業(yè)以及航空航天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袁隆平的超級水稻到神舟飛船上天,我們的科技實力已經(jīng)走在了世界前列……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五、回顧社會生活顯著的變化讓學生懂得感恩
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還要結合學生的生活感知,引導他們回顧社會生活顯著的變化,深入了解發(fā)生變化的原因,讓學生懂得帶來幸福生活的是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如“社會生活的變化”等,課后組織開展實踐調查研究,從身邊發(fā)生的點點滴滴等角度,深入發(fā)掘具有深刻主題的內容,強化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馬淑蘭.創(chuàng)新歷史課堂教學 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寧夏教育,2012(11).
[2]王宗平.淺析信息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寧夏教育科研,2015(03).
[3]蔣前英.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的地位與作用[J].亞太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