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智明先生:
捧讀來信,特別高興。酒逢知已千杯少,說話投機自然多。面對你的來信,遙望窗外的星空,不禁浮想聯(lián)翩,許多話都想對你訴說。疏理一下思路,最想說的還是咱們的中華養(yǎng)生文化。
中醫(yī)藥養(yǎng)生,既講醫(yī)理,又富哲理,而且文采飛揚。你看看《證治百問》的這段話:“人之性情最喜暢快,形神最宜煥發(fā),如此刻刻有長春之性,時時有長生之情,不惟卻病,可以永年。”說得多么好?。H僅38個字,就把健康、長壽、快樂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醫(yī)理之中寓哲理,細細品味,妙趣深深。人要健康,全靠身心和諧,形神煥發(fā),特別要做到性情暢快,這就是永葆青春的妙訣,既可健康不病,又可延年益壽,還能天天快樂。要想延年益壽,離不開健康,要想天天快樂,更是離不開健康。我還想特別強調(diào):“大千世界,以人為本;人生幸福,健康為本。”擁有健康,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也只有擁有健康,才能享受幸福。印度《五卷書》說得好:“在地球上沒有什么收獲比得上健康?!卑⒗V語也強調(diào)指出:“有健康的人,便有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一切?!?/p>
健康是事業(yè)的本錢,擁有健康,才能助你建功立業(yè)、發(fā)家致富、成名成家。如果喪失健康,即使一時成功,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馬勒博士說得明白:“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一切?!惫畔ED著名哲學(xué)家赫拉克列特說得最為深刻:“如果沒有健康,智慧不能發(fā)揮,文化無法施展,知識無法利用,就沒有力量去戰(zhàn)斗和創(chuàng)造財富?!?/p>
古今中外的這些格言警語,何等精彩,是生存智慧的結(jié)晶,是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啟迪,讓我們深思。
健康這么重要,那么怎樣才算健康呢?
有人說,沒有病就叫健康,這種看法不全面。有人說,身體好就叫健康,這種看法也不全面。
真正的健康,至少要符合三條標(biāo)準(zhǔn)。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健康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健康就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yīng)上的完美狀態(tài)?!焙髞?,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只符合以上三條標(biāo)準(zhǔn),并不完美,還必須再加上一條重要的標(biāo)準(zhǔn)——道德健康。
我的看法是,真正完美的健康,應(yīng)當(dāng)包括五條標(biāo)準(zhǔn):1、身體健康; 2、心理健康; 3、道德健康;4、人與大自然適應(yīng);5、人與社會適應(yīng)。應(yīng)當(dāng)做到三個和諧:1、身心和諧;2、人天和諧;3、人際和諧。用一句話來概括:“健康就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人天適應(yīng)、人際和諧的完美狀態(tài)?!?/p>
要想延年益壽,離不開健康;要想天天快樂,更是離不開健康。如果只是壽命活得長,身體不健康,病痛纏身,也就沒有多少樂趣可言。前蘇聯(lián)哈列斯基說得好:“如果一個人只忙著同疾病做斗爭,那長壽的樂趣也就不大了!”現(xiàn)實中的例子,確實是這樣。有的人年過八旬,有的人活到九十高齡,但卻沒有健康,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別人照料,一年四季病痛不斷,甚至重病纏身,度日如年。這樣的長壽,究竟有多少樂趣可言呢?所以,我們要爭取的是健康的長壽,既不增加家庭的拖累,也不成為社會的負擔(dān),而且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余熱,貢獻于家庭,服務(wù)于社會,并從中享受老有所為的快樂。
人生的幸福,不僅寓于壽而康,而且在于樂而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多活些年,多做些事,多享些?!?。
智明先生,我們崇尚健康,我們追求長壽,我們更要品味快樂。人生一世,從小到老為的就是快樂,為大眾創(chuàng)造快樂,自己也從中不斷的品味快樂,這才是延年益壽永葆青春的真諦。還是前賢說得好:“人之性情最喜暢快,形神最宜煥發(fā),如此刻刻有長春之性,時時有長生之情?!泵钤账寡裕?/p>
祝
健康長壽快樂
馬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