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明,袁英子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510420)
?
《法國信使》的歷史沿革及其對法國文學報刊的引領作用
羅浩明,袁英子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510420)
摘要:《法國信使》(1672-1995)300多年的辦刊歷史反映了法國報業(yè)的發(fā)展軌跡。作為法國文學報刊的代表,《法國信使》對法國文學的傳播發(fā)揮著引領作用。通過探索《法國信使》的歷史沿革對于了解18~20世紀法國報刊史及其與文學發(fā)展的互動作用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法國信使》;歷史沿革;文學報刊;引領作用
作為法國報刊史上的“三大官報”之一和法國文學報刊的領軍刊物,《法國信使》(Mercure de France)(1724-1995)及其前身《風流信使》(Mercure Galant)(1672-1724)歷經三個世紀。從創(chuàng)刊到停止發(fā)行,這份歷史悠久的期刊經歷了《風流信使》時期、半官方報刊的過渡期、沉寂之后借由象征主義思潮東山再起時期以及發(fā)展后期融合出版業(yè)務的后《法國信使》時期。從1995年開始,《法國信使》不再作為一份獨立雜志出版發(fā)行,而是成為出版集團éditions Gallimard旗下的一員?!斗▏攀埂房胺Q法國報刊史上的一座豐碑,其辦刊史反映了法國報刊的歷史軌跡并對法國文學傳播產生了引領作用。
中國現(xiàn)當代新聞學著述關于法國新聞事業(yè)的論述只是提及《法國信使》,甚至有關外國報刊史的文獻只是簡略而模糊地敘述了《法國信使》及其出版信息。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著《外國新聞傳播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對這份報刊的介紹如下:“《信使報》原名《文雅信使》(Mercure Galant),1672年多諾·德·維澤(Jean Donneau de Visé)創(chuàng)刊于里昂。創(chuàng)刊之初,是一張具有鄉(xiāng)土氣息,風格多樣的報紙,后來很快變成一張以刊載文藝作品為主的報紙。它的豐富多彩的格式具有獨特的風格,在整個歐洲也不乏模仿者。1724年更名為《法國信使》(Mercure de France),由外交部贊助。1786年,該刊銷1.5萬份,共存在約120年”[1]。大多數(shù)關于法國報刊的著述對于《法國信使》的介紹莫過于此。
民國時期宋善良翻譯的淮爾(G.Weill)著作《日報期刊史》(Le journal:originses,evolution et role de la presse periodique)(商務印書館,1940年發(fā)行)中譯本第二章對這份報刊記載得比較瑣碎和模糊,而且該譯著使用的是文言文,其敘述文字佶屈聱牙,晦澀難懂。在宋善良譯的《日報期刊史》中,《法國信使》(Mercure de France)音譯為《梅而居報》,諸如此類的細節(jié)說明現(xiàn)當代新聞學界對這份反映法國報業(yè)發(fā)展軌跡的報刊缺乏應有的了解。
由于《法國信使》原報社作為éditions Gallimard出版集團旗下的出版社依然存在,法國官方網站刊載了關于《法國信使》及其前身《風流信使》歷史沿革的介紹,維基百科也有關于該報發(fā)展歷程的法文與英文記載。百度百科等網絡上有關該報的介紹文獻僅存于只言片語。
本文旨在梳理現(xiàn)有的關于《法國信使》及其前身《風流信使》的中文資料并參閱相關的英法文資料,剖析這份跨越三個世紀的法國壟斷性和權威性的文學類報紙,對其發(fā)展過程進行歷史分期,進而揭示其對法國文學傳播的引領意義。
1672年,法國作家維澤(Visé)在里昂創(chuàng)辦《風流信使》(Mercure Galant)周刊,由當時的法國外交部贊助。在創(chuàng)辦之初,該報一直以《風流信使》(也被譯為《文雅信使》《高雅信使》或者《諂媚信使》)為報刊名,1724年《風流信使》正式更名為《法國信使》。
(一)維澤創(chuàng)辦《風流信使》——“法國大革命前最重要的文學報刊”(1672年至18世紀20年代)
《風流信使》(Mercure Galant)的報刊名字之靈感來自上帝信使的名字墨丘利(Mercury)。神話故事中的“墨丘利”(Mercury)在當時被描繪成頭戴兩片翅膀裝飾的頭盔、手拿一柄神杖的形象。這個形象作為《風流信使》以及后來《法國信使》的商標延續(xù)至今。其實,在歐洲報刊發(fā)端期,“信使”(Mercurius)常用以指新聞報刊的名稱或者作者名字,就像《法蘭西比利時信使報》(Mercurius Gallobelgicus)(1594)、《英國信使報》(Britain Mercurius)(1625)。“Mercurius”這個詞語在英國《宮廷信使報》(Mercurius Aulicus)(1643-1645)和?;逝善渌侣剤髢砸约白h會派的《英國信使報》(Mercurius Britannicus)刊名中得以使用,以“信使”作為報刊名稱的做法隨即流行起來。另外,“Mercurius”詞語的廣泛應用表明了,法國報刊在辦報理念上都在效仿由巴黎書商J·里奇(J.Richer)在17世紀初創(chuàng)辦的法國第一份雜志《弗朗索瓦信使》(Mercure Fran?ois)。
在17世紀,法國報紙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是報業(yè)依舊處在法國政府以及王權的完全控制之下。當時,法國以官方特許經營報刊的形式,通過不同的報紙刊物來壟斷當時法國社會的思想傳播,如政治新聞報刊《報紙》(Gazette)、科學技術報刊《學者報》(Journals des Savants)。在文學以及社會活動領域以《法國信使》的前身《風流信使》最為權威。
《風流信使》非常重視時尚領域的報道,這種報道方法填補了當時報刊對于時尚界介紹和報道的缺失。作為第一種報道時尚界的報刊,《風流信使》具有鄉(xiāng)土氣息、風格多樣,并且它在傳播時尚新聞、介紹奢侈品、時裝、社交禮儀以及報道彼時法國時尚領袖國王路易十四的國內外活動等方面扮演著核心角色。
發(fā)行初期,《風流信使》為季刊,1677年之后改為月刊,至少有200余頁,每期都刊登時尚評論、文學評論、戲劇演出附刊、學術會議、官吏任命等信息,并經常附帶刊登歌曲、小詩、猜謎等趣味性內容。在整個1680年,《風流信使》都登載了關于“松塔大蛇”以及其口中所含最美紅寶石的報道。1697年8月,它甚至刊登了一篇關于益智游戲孔明棋(peg solitaire)的詳細介紹。
當時很多文學家向《風流信使》供稿,其中劇作家高乃耶(Thomas Corneille)成為維澤的重要合伙人,從1681年到維澤去世的前一年即1709年間,兩人訂下了規(guī)定得格外詳細的契約條款,將辦報所得收入及盈余平分,“由辦報獲得的收益以及各種禮物包括金錢、家具、珠寶、年金等,彼此各得其半”[2]。
隨著《風流信使》知名度的不斷升高,圍繞這家報紙出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事情。1683年3月5日,劇作家布爾索(Edmé Boursault)將自己的一部諷刺某報社的喜劇直接命名為《風流信使》,這引起了維澤的不滿并且向警察報了案,布爾索無奈將這出劇改名為《無名喜劇》(La Comédie sans titre),從中可以看出《風流信使》在當時的影響力。
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法國文學界爆發(fā)了一場所謂“古今之爭”(Quarrel of the Ancients and the Moderns)的論戰(zhàn),其爭論焦點在于古代作品與當代作品誰更優(yōu)越?!讹L流信使》加入了“今方”(Moderns),在這場論戰(zhàn)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由此獲得了讀者極大的關注而提高了閱讀量,接踵而來的是經濟效益的提升。隨之,維澤身價倍增,《風流信使》無可爭議地掌握了法國藝術人文界的話語權,被譽為“大革命前最重要的文學報刊”[3],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委任維澤作為他的史官之一。除了固定養(yǎng)老金之外,國王在盧浮宮另給維澤提供了一處住所。
1710年,維澤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在此之前,作為創(chuàng)刊者,他一直親力親為,主持《風流信使》的日常經營工作。在他在位的38年間,《風流信使》共發(fā)行488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維澤死后,其刊物由杜弗萊斯尼(Charles Dufresny)掌舵直到1714年4月,這期間共出版了44期[4]。1714年10月,《風流信使》在馮特奈(Lefebvre de Fontenay)的管理下發(fā)行到1716年10月,但是最終被馮特奈拋棄。從1717年1月到1721年5月,神父布徹(Pierre-Fran?ois Buchet)用《新信使》(Le Nouveau Mercure)的名字再次出版這份刊物并且采用了全新的排版。
(二)過渡時期——《法國信使》成長為半官方報刊(1724年至19世紀末)
1.《法國信使》誕生與立足
1724年6月,拉羅克(Antoine de La Roque)把這份幾經變革的報紙改名為《法國信使》,標注“獻給國王”(Dédié au roi)并號稱精選當時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來出版,從此它開始帶有半官辦刊物的性質,法國政府開始指定其編輯人選(而編輯人員的工資來自發(fā)行收入)。為了提高《法國信使》影響力,在1745年到1752年9月期間,菲茲利耶(Louis Fuzelier)主持《法國信使》日常工作。之后,法蘭西學院院士博瓦西(Louis de Boissy)接替菲茲利耶,直到1758年8月。博瓦西的繼任者是馬蒙代爾(Jean-Fran?ois Marmontel),此人傾向夸大事實,最終被法籍英國語言文化學家拉普拉斯(Pierre-An-toine de La Place)取代。
在大革命前夕的1785年,潘寇克(Charles-Joseph Panckoucke)接管《法國信使》,當時的主編拉哈普(Jean-Fran?ois de la Harpe)聯(lián)合杜潘(Jacques Mallet du Pan)、馬蒙代爾(Marmontel)、雷納爾(Raynal)、尚福爾(Chamfort)、伏爾泰(Voltaire)等風云人物維持了《法國信使》的穩(wěn)定運營。在大革命時期,《法國信使》刊名改為《法國人信使》(Le Mercure fran?ais)。1807年9月,《法國信使》和《哲學雜志》合并,1811年拿破侖禁止了《法國信使》的出版發(fā)行,但是在1815年該刊物頑強地重新面世,一直堅持發(fā)行到1825年。在此期間,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曾短暫接管過這份刊物。
2.《法國信使》與中國文化傳播
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法國信使》及其前身《風流信使》曾經花費不少筆墨向法國社會介紹來自中國宮廷文化的一些活動。1700年2月,《風流信使》以100余頁的篇幅來詳細描述1700年初某次法國宮廷狂歡的盛況。
此次節(jié)慶活動于1月7日拉開序幕,開幕活動為馬里城堡舉辦的盛大舞會。舞會推出的第一個節(jié)目便是題為《中國國王》(Le Roi de la Chine)的演出,其中糅合了音樂與舞蹈表演:“國王被一頂轎子抬著,前頭走著三十來個中國人,既有歌者,又有樂手。歌劇院的德穆蘭先生跳著一種滑稽舞蹈,表現(xiàn)一座寶塔,十分逗樂?!钡诙?,同樣的節(jié)目又在馬里城堡重復上演,可見該演出頗受貴族們歡迎。1月13日,舞會結束后,大廳深處大擺盛宴,“第五級臺階上擱了一件狀似寶座的東西,仿照中國皇帝的龍椅樣式放置。龍椅上坐著一個中國模樣的人,身高大約四尺,兩個矮小的中國女子侍立兩側……王子殿下的十二位臣子扮作寶塔分散開,每兩張桌子中間坐一個。兩個坐在冷餐大桌的下方,三個寶塔演奏樂器,兩頭有另外兩個寶塔在唱歌?!隆げ薜毓舴蛉瞬饺氪髲d的時候……十二位扮成中國人的臣子起身,從冷餐桌下拽出幾張桌子,讓公主和她的主要隨侍貴婦坐下用點心……”。
這套精彩節(jié)目由貝蘭先生(M.Bérain)一手策劃:“我們很清楚他在這類事情上的才華”?!讹L流信使》撰稿人評價道:“在宮里大家從來沒有像上次狂歡節(jié)那樣玩得如此盡興”?!吨袊鴩酢返难莩鼍哂衅娈?、變幻、不穩(wěn)定、神秘的特質,這些其實屬于典型的巴洛克戲劇風格。在17世紀末的宮廷娛樂活動中,類似糅合著神話色彩與田園情調的演出并不少見,然而把中國作為表演主題在當時還是比較新鮮的。
類似的活動隨即獲得歐洲其他宮廷的青睞。稍后一期《風流信使》報道了1700年1月25日斯德哥爾摩宮廷舉辦的假面舞會。舞會上同樣出現(xiàn)了12座殷勤活潑的中國寶塔,這無疑是在仿效不久之前的法國宮廷慶典[5]。
(三)涅槃重生——傳播象征主義思潮的“信使”(19世紀末至1924年)
19世紀80年代,象征主義思潮在法國正式打出旗號,此文學流派是對以孔德為代表的實證主義哲學和以左拉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文學的反撥。象征主義者在題材上側重描寫個人幻影和內心感受,極少涉及廣闊的社會題材;在藝術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辭和生硬的說教,強調用有質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對比、聯(lián)想的方法來創(chuàng)作。此外,象征主義文學作品多重視音樂性和韻律感。象征主義文學流派的崛起也給《法國信使》帶來了重生的機會。
19世紀末,在瓦萊特(Alfred Vallette)的經營下,《法國信使》作為一份文學雜志再度復活。瓦萊特在當時頗為流行的社交場所圣克萊爾修女咖啡館(la Mère Clarisse)結識了許多象征主義學派的大人物,包括莫雷亞斯(Jean Moréas)、萊諾(émile Raynaud)、阿惹涅(Pierre Arène)、古爾蒙(Remy de Gourmont)、加里(Alfred Jarry)、薩曼(Albert Samain)和克洛斯(Charles Cros)等。新版《法國信使》于1890年1月1日發(fā)行第1期,它在傳播象征主義新美學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891年3月,歐里埃(Georges-Albert Aurier)在《法國信使》上發(fā)表在文學界引起轟動的文章《繪畫里的象征主義:保羅 高 更 》(LeSymbolismeenpeinture:Paul Gauguin),該文奠定了“綜合主義”繪畫地位的基石[6]。同時,《法國信使》逐漸變?yōu)橐环萸嗄昕?,當時圈內人士將其稱為“兩個年輕世界的雜志”(La revue des deux Mondes des jeunes)。
在接下來的10年中,《法國信使》作為明星刊物而存在,當時著名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和埃雷迪亞(José-Maria de Heredia)的新作都發(fā)表在這份刊物上,1898年的一期甚至達到了350頁的巨大篇幅。在1899年12月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瓦萊特表達了他的設想:“出版一份文學期刊能達成的三個目標,首先是賺錢,其次是聚集同樣追求美學的作家、形成并且擴展美學流派,再次是刊登純藝術性作品或者非主流的觀點而不去迎合、遷就讀者,而《(法國)信使》都要做到這些”。
瓦萊特和菈希爾德(Rachilde)于1889年喜結連理。菈希爾德是小說家,她的代表作《維納斯先生》(Monsieur Vénus)曾經引起了廣泛的道德爭議。后來菈希爾德也一直作為《法國信使》編委會成員工作,她本人的人格魅力、工作能力及其文學作品對《法國信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菈希爾德每周二舉辦一次沙龍聚會,而所謂的“信使周二”的社交活動因參與其中的知名作家們而名聲大噪。1905年,《法國信使》改為半月刊。改版后的這家老字號報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歸功于其一向嚴謹?shù)膽B(tài)度和自由的筆調之間的巧妙結合。一個有趣的事實即是明證,正值“一戰(zhàn)”期間的1916年3月17日,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在戰(zhàn)壕里被彈片擊中頭部而負傷時,正在閱讀的就是《法國信使》。
(四)后《法國信使》時期——融合圖書出版業(yè)務(1924年至1995年)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等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各行各業(yè)都出現(xiàn)了壟斷性的大財團,其報業(yè)發(fā)展亦呈現(xiàn)出集中化發(fā)展態(tài)勢,表現(xiàn)之一就是報業(yè)與出版業(yè)務的融合。
與同時期的其他很多前衛(wèi)的文學刊物一樣,1894年《法國信使》開始經營出版圖書的業(yè)務。憑借跟象征主義者們的合作,《法國信使》率先推出了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作品的法文翻譯版本,紀德(André Gide)、克洛戴爾(Paul Claudel)、柯萊特(Colette)和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的早期作品以及克林索爾(Tristan Klingsor)的詩作。
1935年,《法國信使》的舵手瓦萊特辭世,參與雜志編輯工作的杜哈曼(Georges Duhamel)接過他的工作。杜哈曼堅持瓦萊特的辦刊方針,在1936年的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他說:“如果沒有《法國信使》,那么法國知識和理智的鏈條就會少掉一環(huán)”。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是一個轉折點,由于杜哈曼的出色領導及其本人的作品在國內外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法國信使》成功度過了大蕭條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引發(fā)了經濟上的大動蕩,但是《法國信使》并沒有被擊垮。
1938年,因為杜哈曼的反戰(zhàn)立場,他被自己的老合伙人之一貝爾納(Jacques Bernard)取代。在1945年,貝爾納由于曾經與德國納粹合作而被捕。二戰(zhàn)結束而法國光復之后,出版社的大股東杜哈曼主要管理出版社方面的業(yè)務,他指定戰(zhàn)時曾參與法國抵抗運動并且進行了地下出版工作的哈特曼(Paul Hartman)來管理《法國信使》的編輯發(fā)行工作。哈特曼很注重發(fā)表敵占時期的反抗立場文章,尤其是戴高樂將軍的作品。
1958年,éditions Gallimard出版集團收購了《法國信使》,西蒙尼伽利瑪(Simone Gallimard)取得了管理權。1995年,《法國信使》這份歷經風雨的刊物終刊。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報業(yè)發(fā)展史是其社會變革的記錄史,《法國信使》的歷史沿革印證了它在法國報刊史中的引領地位及其所享有的盛譽,其發(fā)展史亦反映了300年來法國的社會變革。
(一)《風流信使》創(chuàng)辦期間
中世紀的法國曾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農業(yè)國,強大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權,使得封建時代的法國報業(yè)一直受到封建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1474年,法國官方開始著手管理出版業(yè),1537年建立出版檢查制度,嚴格控制思想的傳播,這種高壓政策一直影響著法國的報刊業(yè)發(fā)展。在16世紀至17世紀期間,雖然法國的報紙不少,但全國只有3份報紙脫穎而出獲得過國王的欽定:《公報》(Gazette)、《學者報》(Journal des Savants)、《文雅信使》(Mercure Galant)。《公報》和《學者報》分別壟斷了當時的新聞以及科學技術的傳播,其中最晚創(chuàng)辦的《文雅信使》則在文學、藝術和娛樂界起到了絕對的引領作用。在當時的法國,專制時期的報刊不得自由報道政治新聞,因而法國報刊在內容方面逐漸形成一種傳統(tǒng),即真正的新聞報道并不發(fā)達,而用文學語言寫作的時效不強的文章占主導地位,并在隨后的較長年代里,一直保有這樣的特點。這對于風格更輕松的《法國信使》來說,無疑是一個極為有利的環(huán)境,使得這份期刊能夠在文藝界肆意發(fā)揮,幾乎成了當時軟新聞的代名詞。
(二)改名為《法國信使》的過渡時期
隨著18世紀啟蒙運動的開展,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迎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思想大解放。啟蒙運動的思想浪潮不可抵擋,法國政府終于妥協(xié)。1777年元旦,法國第一份日報《巴黎日報》創(chuàng)刊。該報經政府批準出版,主要刊登社會新聞。而《法國信使》這樣的社會生活性、文學藝術性較強的刊物自然在啟蒙運動中更加如魚得水并且受到了法國民眾極高的關注,對于推動啟蒙時代的法國社會發(fā)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1789年,震驚歐洲的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了。大革命時期的法國,思想處于高度解放狀態(tài),新聞業(yè)也得到蓬勃發(fā)展。然而,法國乃系歐洲大陸中心的農業(yè)大國,其商品經濟并不發(fā)達。經濟基礎決定了法國人民為爭取人權解放的運動,無論從政治和從思想上來講,都是不徹底的。從思想上來看,小農意識“自私、狹隘、保守、封建”的思想滲透法國人心甚至連最前線的革命人士也不例外。“人權的解放”在付諸行動的時候難免成為空談。早已注定的法國大革命的“失敗”,使法國新聞業(yè)的蓬勃只是曇花一現(xiàn),然而其對后世的影響卻無法忽略。
這個時期,法國的文化思潮受啟蒙運動影響,以“自由、平等”為核心,新聞報刊作為文化的宣傳工具,決定當時法國新聞宣傳的核心是人權的解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各種鼓吹革命的報刊風起云涌,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馬拉創(chuàng)辦的《人民之友報》(1789年9月在巴黎出版,1792年改名為《法蘭西共和報》),而被稱為“大革命前最重要刊物”的《法國信使》在此期間改名為《法國人信使》,以適應大革命的浪潮。
(三)《法國信使》涅槃重生后的時期
工業(yè)革命對歐洲的影響,英國的崛起,動搖了法國歐洲大陸霸主的地位。從1792年4月開始,法國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先后與奧地利、普魯士、英國、西班牙、意大利諸邦國對壘,戰(zhàn)爭延續(xù)了20余年。內外戰(zhàn)爭的沖擊,使法國經濟受到巨創(chuàng),法國需要國內的暫時安定。隨著大革命的失敗,拿破侖軍事獨裁、波旁王朝復辟,法國文化也從輝煌走向暫時的衰落,表面看似倒退,而文化的解放卻已成事實。這個時期法國的文化處于休養(yǎng)階段,而新聞業(yè)亦是如此。在這個階段,《法國信使》成了拿破侖專制的受害者,在1811年《法國信使》甚至經歷了被迫??拇煺?。
而后在長達90余年里,法國的新聞自由一直飽受摧殘,但當時整個歐洲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卻不容忽視,這也為之后法國新聞業(yè)的輝煌奠定了基礎。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科技、經濟的發(fā)展,全世界陷入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掠奪與瓜分之中。伴隨著經濟掠奪而來的,是文化的掠奪。而文化的掠奪,反映在某種程度上,是文化科技的迅猛發(fā)展。戰(zhàn)爭的需要、政府的支持,促使通信技術不斷革新,交通運輸產業(yè)迅猛發(fā)展,由此給法國新聞業(yè)提供了科技保障,不僅促進了法國新聞業(yè)的發(fā)展,更造成了法國新聞業(yè)此時期的輝煌。在這股浪潮的推動下,《法國信使》也涅槃重生,展現(xiàn)了強大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之后《法國信使》也成了推動當時法國甚至整個歐洲的人文建設蓬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使得法國維持了歐洲文化強國的地位。
(四)后法國信使時期
法國的新聞媒體如今被稱作“是西方各國中最年輕的媒體”。法國現(xiàn)存的所有報刊,絕大多數(sh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才創(chuàng)辦。而《法國信使》作為古老的“三大官報”之一,一脈相承的延續(xù)下來無疑是非常珍貴的,無論是在報刊聲譽、文化底蘊和辦報經驗上都是當時法國報刊里的佼佼者并且依然保留了它對法國社會的巨大影響力和引領作用。
二戰(zhàn)中法國本土的淪陷帶給法國文化巨大的沖擊,而二戰(zhàn)后直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以法語為載體的法蘭西文化面臨嚴重的危機——來自以美國為首的外界工業(yè)文化的攻擊。對報紙,法國政府歷來推行多元主義原則,鼓勵多種報紙、多種聲音,鼓勵報業(yè)之間展開競爭。在法國文化和外國工業(yè)文化激烈碰撞的戰(zhàn)場中,只有包含深厚歷史積淀和底蘊的《法國信使》能夠承擔起維護法蘭西本土文化的重任,扛起引領法蘭西文化傳播的大旗。
從創(chuàng)辦到終結,《法國信使》(《風流信使》)存在300多年,在此期間它也經歷過數(shù)次大起大落,但一直作為法國報刊界的一塊金字招牌而存在,有極高的聲譽。一代代報人認真穩(wěn)重以及鍥而不舍的態(tài)度、自由灑脫的筆調、緊跟潮流和其他領域的動態(tài)的辦報精神使得這份刊物從官報時期的溫室環(huán)境到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法國信使》及其前身《風流信使》在法國報刊史上的地位極為重要。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它對于很多領域的報道和介紹都是開創(chuàng)性的,在時裝、社交、奢侈品、奇聞軼事等方面,在所有報刊中,無能與之抗衡。作為一份易讀性和親和力極強的刊物,《法國信使》對于豐富不同時期法國人的社會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外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10.
[2]G.Weill.日報期刊史[M].宋善良,譯.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民國二十九年):38.
[3]Darnton.Revolution in Print:The Press in France 1775-1800[M].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48.
[4]Fran?ois Moureau,Le Mercure galant de Dufresny(1710-1714)ou le Journalisme à la mode,Oxford,The Voltaire Foundation,1982.
[5]羅湉.活寶塔.江湖大夫與戲劇中國:法國宮廷與民間演出中的中國形象,1667-1723[J].國外文學,2007(01):37-44.
[6]冉利強.法國象征主義藝術運動鼎盛期[J].藝術教育,2009(10):120-121.
(責任編輯:王念選)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28(2016)03-0042-05
收稿日期:2016-02-09
作者簡介:羅浩明(1991-),男,江西南昌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國文學與報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