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華
【摘要】 目的 研究在異位妊娠(EP)治療中,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不同給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120例行保守治療的EP患者, 隨機分為分析組和對比組, 每組60例。對比組給予陰道超聲穿刺用藥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分析組則肌內注射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分析兩組的應用效果。結果 分析組和對比組的成功率分別為95.00%、90.00%,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治療1周及15 d后, 分析組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的下降率分別為(58.26±39.24)%、(84.22±19.58)%, 對比組分別為(45.23±39.28)%、(80.78±22.02)%, 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15 d后分析組患者妊娠包塊的直徑分別為(2.08±1.69)cm、(1.80±1.50)cm, 對比組分別為(3.29±1.09)cm、(2.49±1.20)cm,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異位妊娠治療中,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陰道超聲穿刺、肌內注射的不同給藥法, 在應用效果方面無較大差異性,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肌內注射的給藥法更容易治療工作的開展, 也更具安全性, 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異位妊娠;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06
當前, 在臨床上已經實現(xiàn)了對異位妊娠患者的及早確診, 這為采用藥物保守治療EP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據調查發(fā)現(xiàn), 有80%的異位妊娠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可以治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均是保守治療中的常用藥物, 因此, 如何對上述兩種藥物開展聯(lián)合給藥已經成為臨床上的研究熱點[2]。本文主要探討異位妊娠治療中,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不同給藥法的有效性,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保守治療的EP患者中抽取120例作對象進行研究, 隨機分為對比組與分析組, 每組60例。分析組患者年齡22~35歲, 平均年齡(30.64±2.44)歲;對比組患者年齡23~33歲, 平均年齡(29.26±2.88)歲。全部研究對象均經B超、血液及常規(guī)檢查確診為異位妊娠, 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比組:陰道超聲穿刺用藥甲氨蝶呤, 注射40 mg/次, 并合用米非司酮25 mg/次, 每12 小時口服1次, 連用3 d, 服藥前后禁水、禁食2 h;分析組行單次注射法肌內注射甲氨蝶呤1 mg /kg, 米非司酮用法同上, 連用3 d。治療時, 對患者做好超聲、血β-HCG相關指標的監(jiān)測, 做好腎、肝等功能的定期復查。
1. 3 評價標準[1] ①失敗標準:患者腹痛等癥狀嚴重化;治療15 d后, 血β-HCG上升;妊娠包塊增大;產生手術適應證者。②成功標準:患者腹痛等癥狀消失, 血β-HCG 恢復正常值;妊娠包塊縮小至消失。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所有患者都已經順利完成治療, 分析組中有57例患者達到成功標準, 成功率為95.00%;對比組中有54例患者達到成功標準, 成功率為90.00%, 兩組患者的成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血β-HCG 的下降率比較 患者治療1周后, 分析組血β-HCG 的下降率為(58.26±39.24)%, 對比組為(45.23±39.28)%;患者治療15 d后, 分析組血β-HCG 的下降率為(84.22±19.58)%, 對比組為(80.78±22.02)%, 兩組患者血β-HCG 的下降率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妊娠包塊的直徑比較 患者治療1周后, 分析組妊娠包塊的直徑為(2.08±1.69)cm, 對比組為(3.29±1.09)cm;患者治療15 d后, 分析組妊娠包塊的直徑為(1.80±1.50)cm, 對比組為(2.49±1.20)cm, 兩組患者妊娠包塊直徑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研究發(fā)現(xiàn), 輸卵管切除、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都可取得顯著成效, 但卻會給輸卵管帶來損傷, 甚至影響患者后期生育能力, 因此此類治療方案未能在所有異位妊娠患者中得到推廣[2]。采用用藥保守治療法, 不僅能夠有效保護患者的輸卵管壁, 且不會對其生育能力造成實質性傷害[3]。
甲氨蝶呤為一種抗腫瘤、抗代謝類藥品, 用于治療異位妊娠患者, 甲氨蝶呤會對患者妊娠滋養(yǎng)細胞產生較強敏感性, 不僅不會產生毒副作用, 而且還可以控制胎兒畸形、腫瘤以及流產等情況的發(fā)生幾率[4]。米非司酮為一種抗孕激素制劑, 不僅可以誘導月經、加快患者宮頸成熟速率, 而且還能夠終止早孕, 同時還能使已壞死的前列腺素得到充分釋放, 確保患者機體內的黃體生成素整體水平得到控制。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同時使用時會產生協(xié)同作用, 通過加快胚囊壞死速率, 使其局限于患者輸卵管中, 以便于對其進行充分吸收[5]。
當前, 在治療EP時運用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配伍實施藥物治療, 主要方法有超聲引導穿刺注藥和全身殺胚手術[6]。本研究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的不同給藥法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治療, 結果表明:分析組和對比組的成功率分別為 95.00%、90.00%。與此同時, 治療1周及15 d后, 分析組血β-HCG 的下降率分別為(58.26±39.24)%、(84.22±19.58)%;對比組分別為(45.23±39.28)%、(80.78±22.02)%。除此之外, 分析組妊娠包塊的直徑分別為(2.02±1.33)cm、(1.98±2.04)cm;對比組分別為(2.99±0.98)cm、(2.68±1.20)cm, 表明分析組和對比組患者的成功率、血β-HCG 的下降率以及妊娠包塊的直徑比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采用陰道超聲穿刺用藥方法對操作技術及應用設備的要求均比較高, 同時注射藥物會產生比較大的壓力, 對提高患者感染、出血等的風險性。因此, 使用單次性的肌內注射法給予患者用藥, 更具安全性和便利性,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嬋娟.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菲司酮及中藥保守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吉林醫(yī)學, 2013, 34(16):3100-3102.
[2] 謝震.甲氨蝶呤多次給藥法與單次給藥法治療輸卵管妊娠的療效觀察.醫(yī)學信息, 2014(25):73-74.
[3] 李翠梅, 鄧智平, 朱彬.米非司酮兩種方案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效果比較.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3, 12(1):61-63.
[4] 荀惠珍, 蘇秀蘭, 董茜.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觀察.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 2012, 33(8):144-146.
[5] 余其俠, 王澤華.甲氨蝶呤不同給藥方式聯(lián)合大劑量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106例臨床分析.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3(16):82-83.
[6] 徐虹, 徐瑞雙, 黃冰冰, 等.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及預后分析.中國藥業(yè), 2013, 22(12):22-23.
[收稿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