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na 施靜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各種苗芽也紛紛探出頭來向吹動樹梢的春風問好。這是個嘗鮮的好季節(jié),苗芽美味,清爽鮮脆,營養(yǎng)還極其的豐富。這個春日,巧手主婦們不妨一試。
黃豆芽
黃豆芽是黃豆經(jīng)水泡后發(fā)出的芽根。黃豆芽在發(fā)制過程中,會影響黃豆蛋白質(zhì)被人體吸收的酶被破壞,所以黃豆芽的蛋白質(zhì)利用率較黃豆要高出10%。同樣,因為發(fā)芽的過程使容易令人腹脹的寡糖分解出來,并且讓更多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zhì)元素也被釋放出來。此外,食用黃豆芽還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適合:熗炒或制作水煮魚等菜的配菜。
綠豆芽
綠豆芽是常見的苗芽菜,直接由綠豆泡發(fā)。長有潔白如玉的莖桿和黃綠色的小芽,口感脆爽,鮮嫩清香。綠豆芽在苗芽菜的營養(yǎng)價值大賽上名列前茅,除豐富的維生素C外,綠豆芽在泡發(fā)過程中還合成了各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另外,綠豆芽具有抗壞血病的作用,對口腔潰瘍有治療作用,還可以預防消化道癌癥,可謂好處多多。
適合:熗炒、清炒、醋烹等熱炒。
豌豆芽
也稱豌豆尖,與豌豆直接發(fā)芽的豌豆苗不同,豌豆尖是豌豆生長過程中植株的嫩芽,莖桿為中空的管狀,葉片交疊生長,頂端長有嫩芽的葉苞和須尖。由于在生長過程中,豌豆尖比豌豆苗進行了更多的光合作用,因此葉綠素的含量比豌豆苗更豐富。
適合:清炒、做湯或涮食。
花生芽
花生芽是新興的芽菜,在市場上不像綠豆芽、黃豆芽那樣常見,仍然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花生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及鈣、鋅等礦物質(zhì),有“長生果”的美稱,而花生芽也有“萬壽果芽”、“長壽芽”的美稱。花生富含脂肪,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但是花生發(fā)芽的過程中,脂肪大部分被用來提供能量,消耗掉了,因此花生芽中脂肪含量很低,是低脂肪、低能量的蔬菜。花生芽子葉肥厚,芽體格外粗壯。
適合:涼拌、炒食皆佳。
香椿苗
香椿芽季節(jié)性很強,只有清明后、谷雨前這段時間發(fā)的芽可以供食用,谷雨過后葉子會老掉,嚼不動,香味、營養(yǎng)價值大減,即使是新長出來的嫩芽香味、營養(yǎng)價值也會降低很多,食用價值大打折扣。香椿苗的兩枚對稱葉片呈橢圓形,從纖細的白色嫩莖頂端長出,帶有香椿特有的濃重香氣。香椿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zhì),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民間對香椿苗有“助孕苗”的美稱。香椿苗具有健脾開胃、增加食欲、清熱利濕、利尿解毒的功效,另外香椿苗還可以驅(qū)除腸道寄生蟲。
適合:涼拌、炒食皆佳。
蘿卜苗
蘿卜苗的莖桿根部有些發(fā)紅,有些則為白色,頂端長有對稱的一對心形葉片,苗株長約5~8cm,入口有蘿卜的辛辣氣味。蘿卜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其含量是白菜的10倍。此外,蘿卜苗還含有鐵、鈣、磷等礦物質(zhì)以及淀粉和豐富的纖維素。食用蘿卜苗可以起到調(diào)理脾胃、幫助消化的作用,并且還具有抗癌的功效。
適合:涼拌或涮食。
苜蓿苗
苜蓿苗就是南方人常說的草頭,也叫做金花菜。莖桿頂端長有三片碧綠的心形葉片,外形與三葉草相似。苜蓿苗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其中維生素A和磷、鉀等礦物質(zhì)可謂超群。苜蓿苗具有很好的清熱利尿、舒筋活絡、排石、補血的功效。
適合:清炒或制作草頭圈子等菜肴。
豌豆苗
豌豆苗是直接由豌豆萌芽后的嫩苗,通常在市場上是整盤或割下捆把銷售。莖桿較長,頂端長有對稱的兩組葉片,全株苗長12~15cm左右。豌豆苗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豐富的葉綠素和纖維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適合:清炒、做湯或涮食。
苦苣苗
苦苣苗長有細小的竹葉形葉片,是菊科苦苣屬植物??嘬男院?,味道有些清苦,全株含有芳香油,具有清肺止咳、益肝利尿、消食和健胃的作用。
適合:生吃或者涮食。
TIPS
1.正常的綠豆芽略呈黃色,不太粗,水分適中,無異味;用化肥、激素催發(fā)的芽體顏色發(fā)白,豆粒發(fā)藍,芽莖粗壯,水分較多,有化肥的味道。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無根豆芽多數(shù)是以激素和化肥催發(fā)的,不要購買。另外,購買綠豆芽時選5~6cm長的為好。
2.香椿芽為發(fā)物,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應少吃或不吃。有資料認為香椿芽中亞硝酸鹽含量非常高。亞硝酸鹽有毒,并有致癌作用,為了安全起見,吃香椿芽要挑嫩的、新鮮的,吃之前最好先焯燙一下再食用。
3.黃豆芽見光會進行光合作用使黃豆芽變綠,變綠的黃豆芽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可以食用。但是如果長久置于陽光下,依然不變綠的豆芽就含有抗氧化劑等有害物質(zhì),需要特別留意。
4.黃豆芽、綠豆芽均屬性寒,冬季烹調(diào)時最好放點姜絲,以中和其寒性。與黃豆芽相比,綠豆芽更為寒涼,容易損傷胃氣,且綠豆芽的纖維較粗,容易滑利腸道導致腹瀉,因此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5.芽菜下鍋后要迅速翻炒,適當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C,口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