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光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
幾種碑刻集中石刻刻工信息
——增補(bǔ)《石刻考工錄》
李貞光
曾毅公先生輯《石刻考工錄》(書(shū)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87年)是國(guó)內(nèi)研究石刻刻工的重要著作,里面收錄石刻刻工的相關(guān)情況,程章?tīng)N先生《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在大量收錄石刻刻工的信息的基礎(chǔ)上,對(duì)石刻刻工進(jìn)行了詳細(xì)研究。官桂銓《〈石刻考工錄〉補(bǔ)正》(《文獻(xiàn)》,1990年第1期)和《〈石刻考工錄〉再補(bǔ)》(《文獻(xiàn)》,1990年第2期),劉漢忠《〈石刻考工錄〉續(xù)補(bǔ)》(《文獻(xiàn)》,1991年第3期),路遠(yuǎn)、張虹冰、董玉芬《西安碑林藏石所見(jiàn)歷代刻工名錄》(《碑林集刊》,1998年),程義《〈石刻考工錄〉補(bǔ)遺——“一普”所見(jiàn)蘇州石刻刻工》(《碑林集刊》,2014年)等文章中對(duì)石刻刻工進(jìn)行了整理。今筆者依據(jù)河北省唐山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huì)主編的《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唐山市新苑印務(wù)有限公司,2003年),《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唐山市新苑印務(wù)有限公司,2004年),張方玉《楚雄歷代碑刻》(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周恩?!兑肆急獭?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吳明哲《溫州歷代碑刻二集》(上海社會(huì)科學(xué)院出版社,2006年),崔世浩《遼南碑刻》(大連出版社,2007年),嘉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嘉興歷代碑刻集》(群言出版社,2007年),杜紅濤主編《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三晉出版社,2012年),趙衛(wèi)東、王予幻、秦國(guó)帥《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齊魯書(shū)社,2013年)對(duì)石刻刻工進(jìn)行輯錄,以進(jìn)一步完善石刻刻工研究著作中的刻工信息。
說(shuō)明:
1. “刻工之名,以括號(hào)形式加注其題署中所出現(xiàn)之字號(hào)、別稱(chēng)、籍貫,在刻工之前以小字加注同一石刻不同刻工間師徒親屬等社會(huì)關(guān)系”*程章?tīng)N:《石刻刻工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8頁(yè)。
2. “刻工題署中自稱(chēng)勒、刻、鐫、刊、開(kāi)等字樣,并酌情注出”*《石刻刻工研究》,第188頁(yè)。
3. 在該文中,有明確刻碑時(shí)間的截止到1949年
4. 沒(méi)有具體年代的碑刻統(tǒng)一安排在文章的最后
5. 在整理石刻刻工時(shí),首先介紹刻工姓名,然后說(shuō)明其所刻石刻的時(shí)間和名稱(chēng),最后注明刻工信息的出處
閆仙(刊)
北宋元祐五年(1090)刻《大宋故朝奉郎守太子中舍致仕上輕車(chē)都尉賜緋魚(yú)袋田府君墓志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5頁(yè)
李元甫(汾陽(yáng))
金泰和七年(1207)重陽(yáng)前三日刻《蘇家莊村法性禪院敕額之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7頁(yè)
按:《石刻刻工研究》第311頁(yè)收錄有該刻工信息,但未收錄該碑,故再錄。
戴德(蒲水)
元至元十一年(1274)五月刻《禪林寺圓明通悟大師遺行之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230頁(yè)
賈德玉(蒲水)
元至元十一年(1274)五月十五日刻《禪林寺定公大師壽塔》《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233頁(yè)
田□第 尹俊 尹理 范柔(鐫)
元至治元年(1321)重陽(yáng)日刻《重修黑龍池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頁(yè)
張德林 張德山(石匠作頭)
元至治二年(1322)季夏中旬刻《重修石城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94頁(yè)
劉德清(刊字)
元至元六年(1340)刻《萬(wàn)春山真覺(jué)禪寺記》《楚雄歷代碑刻》第34頁(yè)
許光遠(yuǎn)(安固)
明洪武二年(1369)正月刻《平陽(yáng)州重作陰均水門(mén)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928頁(yè)
按:該碑于明天順元年(1457)十月重刻。
楊通(蒼山石匠提舉)
元宣光六年(1373)孟秋刻《重修陽(yáng)派興寶寺續(xù)置常住記》《楚雄歷代碑刻》第26頁(yè)
按:1373年是明洪武六年,楚雄一代尚屬于元代統(tǒng)治。
□□□□(刻刊)
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十二月刻《高公諱節(jié)墓志銘》《楚雄歷代碑刻》第86頁(yè)
盛斌(士人)
明成化十五年(1479)十月刻《鄭氏義民立石之志》《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349頁(yè)
房貴男 陳得□ 張爽(石匠)
明成化十九年(1483)刻《重修玉皇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頁(yè)
李信 魯海(石匠)
眀弘治四年(1491)四月刻《重建鷲峰棲云寺記》《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第205頁(yè)
壻春(刊)
明弘治十一年(1498)二月刻《姜赤厓祠堂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00頁(yè)
王景行(城南)
明弘治十五年(1502)菊月刻《便止亭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55頁(yè)
趙旻(石匠)
明弘治十八年(1505)七月十一日刻《起蓋觀音堂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8頁(yè)
劉順(章丘石匠)
明正德二年(1507)六月刻《重修霧云洞摩崖》《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40頁(yè)
朱奎(東吳)
明正德四年(1509)刻《重修福泉禪寺碑》《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第251頁(yè)
王九瑜(城南)
明正德八年(1513)十二月望日刻《惠日寺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1頁(yè);明嘉靖八年(1529)季春刻《任氏小宗祠堂書(shū)塾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9頁(yè)
林祥(臺(tái)南)
明正德十六年(1521)十一月刻《羅川鶴巢洞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7頁(yè)
刁文學(xué)(章丘石匠)
明嘉靖三年(1524)孟冬刻《重修玉皇行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68頁(yè)
徐□□(石匠)
明嘉靖六年(1527)季春刻《榆林勝水寺重修記》《遼南碑刻》第3頁(yè)
王九明(永嘉城南)
明嘉靖七年(1528)六月刻《仙巖寺重建伏虎門(mén)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22頁(yè)
郭海(介山)
明嘉靖八年(1529)十一月四日刻《明故文林郎鄢陵知縣任公暨配閻氏張氏合葬墓志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1頁(yè)
吳道宗(鐫) 田子云(石匠)
明嘉靖十八年(1539)閏七月二日刻《明故征仕郎刑科給事中任公孺人武氏合葬墓志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3頁(yè)
崔世輕 崔世重 崔世用 李漢(章丘縣石匠)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季秋刻《重修玉皇行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72頁(yè)
吳大福(石匠)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刻《三教堂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5頁(yè)
許尚修 許均嚴(yán)(匯源)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七月刻《邑父母吳門(mén)劉公去思祠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42頁(yè)
張雄 男張?zhí)碇?張?zhí)砀?張?zhí)碣F 張?zhí)碛?開(kāi))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八日刻《神寧溝村重修清泉寺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7頁(yè)
□□□(石工)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一月三日刻《國(guó)子生任公墓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0頁(yè)
王鳳(石匠)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刻《王氏嚴(yán)慈行實(shí)碑銘》《楚雄歷代碑刻》第534頁(yè)
徐廷美 張守能(鐫石人)
明隆慶二年(1568)十月朔日刻《重修泰山行宮感應(yīng)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47頁(yè)
曹中(刻)
明萬(wàn)歷丙子(1576)仲秋刻《嘉興府儒學(xué)重修紀(jì)成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124頁(yè)
黃沛(新安)
明萬(wàn)歷丁丑(1577)三月刻《重建三屯營(yíng)鎮(zhèn)府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24頁(yè);明萬(wàn)歷五年(1577)六月望日刻《葺薊門(mén)湯泉碑》《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第52頁(yè)
許尚修(鐫)
明萬(wàn)歷十一年(1583)臘月刻《拱瑞山記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69頁(yè)
李胡 李美 李仁 王存禮(淄川縣人石匠)
明萬(wàn)歷十二年(1584)六月刻《創(chuàng)修洪福山道德玄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09頁(yè)
吳汝倫 許均德(鐫)
明萬(wàn)歷十三年(1585)八月刻《仙巖重建陳止齋先生祠堂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71頁(yè)
章藻(長(zhǎng)洲)
明萬(wàn)歷丙戌(1586)正月二十八日刻《楞嚴(yán)寺建禪堂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340頁(yè)
王寵 男王松 王竹
明萬(wàn)歷十四年(1586)冬季月刻《各村善信題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61頁(yè)
王立(石匠)
明萬(wàn)歷十五年(1587)十一月刻《趙敬寶施舍供具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27頁(yè)
魏簧(淄川縣石匠)
明萬(wàn)歷十六年(1588)四月刻《重修三山庵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62頁(yè)
黃詩(shī)(玉堂)
明萬(wàn)歷十八年(1590)六月刻《表異賜冠帶義士林振堡忠義之石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22頁(yè)
田相(城西廂石工)
明萬(wàn)歷十九年(1591)十月一日刻《明敕封文林郎王君并孺人張氏合葬墓志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6頁(yè)
李仁 李士丙(石匠)
明萬(wàn)歷二十三年(1595)九月九日刻《東石馬等各村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84頁(yè)
茅晚成 錢(qián)應(yīng)起(鐫)
明萬(wàn)歷丙申(1596)仲春刻《曹郡侯修學(xué)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134頁(yè)
僧明□(鐫字)
明萬(wàn)歷二十四年(1596)仲秋刻《重修溫泉寺碑記(一)》《宜良碑刻》第199頁(yè)
王仲玄(永嘉)
明萬(wàn)歷二十四年(1596)孟冬刻《平陽(yáng)重建敬一亭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009頁(yè)
張道 謝子京(石匠)
明萬(wàn)歷二十四年(1596)刻《創(chuàng)建三教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74頁(yè)
錢(qián)兆閔(推官)
明萬(wàn)歷丁酉(1597)季夏刻《張立揚(yáng)登獅山詩(shī)碑》《楚雄歷代碑刻》第140頁(yè)
王堂(鐫)
明萬(wàn)歷二十七年(1599)正月刻《仙巖寺松木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674頁(yè)
孫三□ 石本堅(jiān)(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年(1602)仲春刻《建供桌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24頁(yè)
成希秦(石工)
明萬(wàn)歷三十一年(1603)五月二十八日刻《蘇家莊村東岳廟新塑龍床供桌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7頁(yè)
張進(jìn)斈 尚九枝 張進(jìn)科 陳子中 尚一全 宋方 孫文舉 孫魁 尚一中 宋守仁 王應(yīng)登 王應(yīng)舉 張有良 陳汝相(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二年(1604)刻《泰山行宮齋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49頁(yè)
石本堅(jiān) 徐福等(鐫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二年(1604)孟夏望日刻《創(chuàng)修三官?gòu)R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21頁(yè)
張進(jìn)第(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四年(1606)孟冬二十四日刻《重修志公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86頁(yè)
李尚丙(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五年(1607)仲夏刻《新建子孫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88頁(yè)
王鏜(鐫)
明萬(wàn)歷三十六年(1608)孟冬刻《重建中山堂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015頁(yè)
張進(jìn)第(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六年(1608)十二月二十二日刻《徐鳳梓、楊九令等善信題名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38頁(yè)
謝子京 董陽(yáng) 董志儒(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七年(1609)四月一日刻《三教殿創(chuàng)修地基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77頁(yè)
……(汾郡石匠)
明萬(wàn)歷三十九年(1611)刻《明故鴻臚寺序班的玄張公暨元配武氏合葬墓志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9頁(yè)
張九鳳 張應(yīng)聘(石匠)
明萬(wàn)歷四十五年(1617)三月二日刻《趙桂、趙桐等捐施土地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23頁(yè)
張□林(石匠)
明天啟四年(1624)八月刻《隰州曇索里西溝村洞則溝觀音堂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5頁(yè)
鄭□東 王九思 張乙科 張三洵 徐進(jìn)斈 呂永才(石匠)
明天啟五年(1625)二月二十日刻《創(chuàng)建三清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81頁(yè)
崔子成 王□□(石匠)
明崇禎二年(1629)二月二十日刻《重修玉皇廟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83頁(yè)
蔣君亮(石匠)
明崇禎二年(1629)季春刻《建設(shè)安龍寺常住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618頁(yè)
宋來(lái)朝 周全 楊振皋(石匠)
明崇禎二年(1629)六月二十九日刻《重塑神像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25頁(yè)
張國(guó)臣 男張燦文 張煥文(石匠)
明崇禎五年(1632)七月刻《菩提場(chǎng)圓覺(jué)功德碑記》《宜良碑刻》第211頁(yè)
張鶴翎(鐫)
明崇禎十年(1637)冬刻《郡守鄭公鼎建弘文館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230頁(yè)
茅晚成(鐫)
明代刻《市曹、火德二廟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278頁(yè)
吳尚□(姑蘇)
明末清初刻《重修碧霞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50頁(yè)
楊剛 男楊天文(田同石匠)
清順治二年(1645)孟秋刻《白衣觀音存祀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5頁(yè)
田朝金(石匠)
清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十五日刻《胡家窯村娘娘廟供油題刻》《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6頁(yè)
馮東常 馮東岳 劉三崗 馮成葉(石匠)
清順治十八年(1661)九月九日刻《重修玉帝寶殿題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90頁(yè)
王哲(永嘉)
清順治十八年(1661)十月刻《重建頭陀密印禪寺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29頁(yè)
李景武 李景全(石匠)
清康熙五年(1666)刻《重修延慶寺塔碑》《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第237頁(yè)
高德 高成 朱得全(石匠)
清康熙六年(1667)四月十八日刻《重修志公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93頁(yè)
呂田 呂魁(石匠)
清康熙七年(1668)刻《新建白衣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08頁(yè)
郭來(lái)起 郭進(jìn)昌(崞縣石匠)
清康熙八年(1669)六月十五日刻《東小景村重修洪濟(jì)寺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8頁(yè)
霍仲千 霍仞(石匠)
清康熙八年(1669)中秋刻《趙家莊村重修五圣廟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9頁(yè)
王師增 武有文(石匠)
清康熙九年(1670)荷月刻《重修善慶庵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70頁(yè)
馬見(jiàn)圖(鐫)
清康熙十一年(1672)閏七月刻《重修慈勝寺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72頁(yè)
王明泰 王之瑞(石匠)
清康熙十二年(1673)六月刻《順德祠禱雨感應(yīng)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35頁(yè)
楊似雄(石匠)
清康熙十四年(1675)仲夏二十二日刻《小龍洞水永遠(yuǎn)碑記》《宜良碑刻》第7頁(yè)
按:石刻上的刻立為“偽周二年”,當(dāng)時(shí)宜良地區(qū)正值吳三桂統(tǒng)治時(shí)期,此時(shí)為清康熙十四年,為了行文方便,在此加以更正。
吳志秦 任其任(石匠)
清康熙十四年(1675)八月二日刻《恒興堡村堡門(mén)匾》《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74頁(yè)
范存(石匠)
清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八日刻《重修佛殿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10頁(yè)
夏維寧(鐫)
清康熙丁巳(1677)季夏刻《重修嘉興府學(xué)明倫堂序》《嘉興歷代碑刻集》第154頁(yè)
王公庭(石匠)
清康熙十六年(1677)林鐘月刻《重修天王殿壁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75頁(yè)
李□(石匠)
清康熙十八年(1679)仲春刻《重修大覺(jué)寺碑序》《楚雄歷代碑刻》第579頁(yè)
楊強(qiáng) 侄楊天虎 男楊天秀 (石匠)
清康熙十九年(1680)秋刻《重修關(guān)帝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77頁(yè)
相才利(石匠)
清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月十九日刻《重修宏佛寺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78頁(yè)
毛尚忠(石匠)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二日刻《云泉庵弗善碑記》《宜良碑刻》第214頁(yè)
王明揚(yáng) 曾應(yīng)蒼 郭進(jìn)孝 王觀 崔明輸(石匠)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季春刻《新建白衣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26頁(yè)
許正昌(石匠)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三月刻《新建紫溪山朝陽(yáng)庵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665頁(yè)
辛永貞(石匠)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中旬刻《善吉村重修關(guān)王廟布施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79頁(yè)
張國(guó)興 張玘僉(石匠)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孟秋刻《重修觀音堂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80頁(yè)
劉天鈜(石匠)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壬戌月甲寅日刻《啟建觀音庵功德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81頁(yè)
閆福 劉天鈦(石匠)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孟夏刻《臨水村合村公議重修二郎廟施銀姓名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82頁(yè)
李存(石匠)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八月十六日刻《創(chuàng)建玉皇宮記摩崖》《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28頁(yè)
楊華(石匠)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冬月望五日刻《重建理白衣庵常住碑記》《宜良碑刻》第260頁(yè)
梁星旺(介休縣石匠)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五月四日刻《經(jīng)管重修安橋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83頁(yè)
武歲錦(石匠)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刻《太子里村東岳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84頁(yè)
楊天孝 楊天順(刊)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菊月刻《重修慈勝寺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85-87頁(yè)
霍祿 男本成(石匠)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孟秋刻《重修五圣樂(lè)樓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88-89頁(yè)
李□宗(石匠)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三月十三日刻《重修玉皇廟、后土殿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8頁(yè)
李承忠(石匠)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四月十八日刻《重修佛殿并建泰山行宮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12頁(yè)
林之高(鐫字)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五月刻《重修觀音閣碑記》《遼南碑刻》第6頁(yè)
王崐(鐫字)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七月朔日刻《重修順德夫人墳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36頁(yè)
梁星旺 梁星王(石匠)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季春刻《重修洪福寺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93頁(yè)
楊尚志(平陽(yáng))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十月刻《奉總督福浙部院大老爺范禁革現(xiàn)年各陋規(guī)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029頁(yè)
楊太明 張可立 楊富(石匠)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季春朔六日刻《重修觀音廟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30頁(yè)
武承錦(勒石工人)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季夏刻《重修娘娘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95頁(yè)
……(石匠)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孝邑下莊關(guān)帝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96頁(yè)
張義達(dá) 張義逍 張義進(jìn)(石匠)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厥月刻《創(chuàng)建行宮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98頁(yè)
馬相儒(石匠)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刻《創(chuàng)立三義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00頁(yè)
陳太運(yùn) 王景寧 李長(zhǎng)春 劉世興 蘇智 劉惟遠(yuǎn) 劉福祥(石匠)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刻《北孤山等村施財(cái)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3頁(yè)
張信(石匠)
清雍正三年(1725)蒲月刻《重修龍王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04頁(yè)
劉琢 崔如岑 李景榮(鐫)
清雍正三年(1725)仲秋刻《金州城東大赫山重修觀音閣碑序》《遼南碑刻》第9頁(yè)
孫度 徐潯進(jìn) 孫允仁 王開(kāi)福 劉柱 李福才 南相魏(石匠)
清雍正七年(1729)七月二十一日刻《王化新、王欽等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31頁(yè)
韓彬(石匠)
清雍正八年(1730)仲春刻《重修白衣庵功德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08頁(yè)
楊云 男國(guó)忠(鐵筆匠)
清雍正十一年(1733)蒲月刻《創(chuàng)建東門(mén)樓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09頁(yè)
趙世德(石工)
清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十八日刻《文昌宮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531頁(yè)
董自忠 宋龍 張萬(wàn)榮(石工)
清雍正十二年(1734)孟秋刻《請(qǐng)經(jīng)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13頁(yè)
王景寧 劉復(fù)起(石匠)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十一月一日刻《壽光縣南皮鄉(xiāng)邵村社善信進(jìn)香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4頁(yè)
王尚智 王雙雪(稷山縣石匠)
清乾隆元年(1736)夏刻《新修神樓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14頁(yè)
武承錦 男武添參(石工)
清乾隆元年(1736)南呂月刻《創(chuàng)建茶房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16頁(yè)
王永乾 任世英(石匠)
清乾隆二年(1737)十月十五日刻《重修玉皇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96頁(yè)
王景寧 王忠義(石匠)
清乾隆三年(1738)六月二十五日刻《施地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14頁(yè)
石近帝(石匠)
清乾隆三年(1738)甲子月刻《如來(lái)村移置重新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20頁(yè)
郭瑞 郭瑗(崞邑石匠)
清乾隆七年(1742)七月刻《義堂村重建龍王廟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24頁(yè)
楊國(guó)連 楊國(guó)棟(鐵筆山人)
清乾隆七年(1742)季冬刻《重修三皇廟新建兩廊神祠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28頁(yè)
翟珮(鐫字)
清乾隆八年(1743)閏四月刻《重修玉清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56頁(yè)
劉福善 馬潯魁(石匠)
清乾隆八年(1743)十月二十八日刻《玉皇閣新建配殿并治田產(chǎn)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6頁(yè)
馬潯財(cái) 男…… 劉常喜……(石匠)
清乾隆九年(1744)仲呂月刻《岳陽(yáng)山重建玉皇閣暨東西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0頁(yè)
劉復(fù)祥 王佩(石匠)
清乾隆九年(1744)六月十七日刻《岳陽(yáng)山新建玉皇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3頁(yè)
楊寶(刊)
清乾隆十年(1745)瓜月刻《下柵村施舍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31頁(yè)
寧近明 寧近元(稷山縣石匠)
清乾隆十年(1745)刻《?;垅直洝贰度龝x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32頁(yè)
武天生(石工)
清乾隆十年(1745)甲子月刻《增修清涼寺渾金圣像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36頁(yè)
劉克成 翟成印 井仲時(shí)(灤邑)
清乾隆十一年(1746)孟夏刻《重修凈覺(jué)寺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183頁(yè)
張奇珠(石匠)
清乾隆十二年(1747)三月二十二日刻《卜家峪村正統(tǒng)敕封龍王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39頁(yè)
程世英 楊廷山(刊字匠)
清乾隆十二年(1747)七月四日刻《弘道庵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41頁(yè)
陳廷(仁和)
清乾隆十三年(1748)九月刻《御制訓(xùn)飭士子文》《嘉興歷代碑刻集》第164頁(yè);清乾隆十三年(1748)九月刻《上諭訓(xùn)士文碑》《嘉興歷代碑刻集》第168頁(yè)
王希天 李祥云(石匠)
清乾隆十六年(1751)季春刻《廟地四至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95頁(yè)
楊國(guó)璉 楊國(guó)棟(鐵筆匠)
清乾隆十六年(1751)孟夏刻《創(chuàng)建龍?zhí)鞆R告成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47頁(yè)
陳美 鄭健(鐫字匠人)
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重修關(guān)帝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67頁(yè)
李壽臨 李有道(平陽(yáng)府稷山縣石工)
清乾隆十九年(1754)閏四月十三日刻《重修慈勝寺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53頁(yè)
楊國(guó)麟(石工)
清乾隆十九年(1754)孟夏刻《建立白衣庵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57頁(yè)
寧光昌(石工)
清乾隆十九年(1754)孟秋刻《角盤(pán)村重修龍?zhí)鞆R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59頁(yè)
李穆之 韓公禮(稷山縣石匠)
清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十七日刻《永遠(yuǎn)禁毒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60頁(yè)
喬騰 薛懷珠(石匠)
清乾隆二十年(1755)孟冬刻《重修朝陽(yáng)庵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62頁(yè)
李全興(河津縣石匠)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月十五日刻《隰州和古里西溝立洞則溝二村公議禁賭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64頁(yè)
寧丕還(石匠)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月十八日刻《創(chuàng)建山神廟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65頁(yè)
彭盛德 李文匯(石匠)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七月刻《雹神廟地契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38頁(yè)
寧瑕 寧財(cái)之(稷山縣石工)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南呂月刻《高陽(yáng)鎮(zhèn)重修寂照寺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66頁(yè)
胡萊 薛世全(稷山縣石匠)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一月二十日刻《創(chuàng)作大路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68頁(yè)
高春泰 高有眾 李思智 王永坤 王永明 高□□ 王□□ 焦□□ 王□□ □□□ 王□□(石匠)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季夏刻《源泉南山鑿池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49頁(yè)
高明 孟以信 朱明梓(匠人)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仲夏刻《法靈寺蒼曉禪師行實(shí)記》《楚雄歷代碑刻》第594頁(yè)
王永坤(石工)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七月一日刻《王一成墓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42頁(yè)
高殿麟(鐵筆手)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刻《建修龍王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75頁(yè)
喬唐 李佳(石匠)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王家溝村萬(wàn)善同歸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74頁(yè)
楊福 李友芳(鐵筆匠)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五月二十七日刻《重新關(guān)圣帝君廟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80頁(yè)
寧慶亨(稷山縣石匠)
清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刻《重修三義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83頁(yè)
王永乾 王錫琳(石匠)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二十七日刻《壽光縣南皮鄉(xiāng)善信進(jìn)香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6頁(yè)
□成(石匠)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三月十日刻《掛符橋重修碑記》《遼南碑刻》第196頁(yè)
趙□□(石匠)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小陽(yáng)月刻《重修福勝寺碑》《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第300頁(yè)
趙緯(稷山縣鐵筆匠人)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十二月十九日刻《重修龍?zhí)鞆R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89頁(yè)
寧修理(石匠)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季夏刻《重修茶房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91頁(yè)
寧財(cái)之(稷山)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林鐘月刻《振修玄帝廟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93頁(yè)
董士俊(石匠)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三日刻《永減額夫碑》《宜良碑刻》第286頁(yè)
陳延(武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月刻《飭定重建精嚴(yán)寺丈尺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36頁(yè);刻《重修嘉興府禮拜寺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42頁(yè)
黃智(金筆匠)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八月刻《清河村創(chuàng)建樂(lè)樓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96頁(yè)
楊開(kāi)宗 楊興宗 楊榮宗 楊耀宗 楊成用(石匠)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三月四日刻《盤(pán)江渡碑》《宜良碑刻》第378頁(yè)
李柱(石匠)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季春刻《重修玉皇宮題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71頁(yè)
王□□(石匠)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月八日刻《重修霧云洞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44頁(yè)
畢先 張士(石匠白眉村)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月十一日刻《東山村免役事碑》《宜良碑刻》第289頁(yè)
寧鴻印(石工)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刻《增修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0頁(yè)
馬玧盛(稷山縣鐵筆)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孟冬刻《六壁頭重修龍?zhí)鞆R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1頁(yè)
李毓 寧建臣(稷山縣鐵筆)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建修財(cái)神廟并遷修戲樓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3頁(yè)
楊起(石匠)
清乾隆四十年(1775)十月刻《創(chuàng)秀廟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4頁(yè)
宗賢(石匠)
清乾隆四十年(1775)孟秋刻《為開(kāi)河有礙糧田貽患鄰邑事碑》《宜良碑刻》第25頁(yè)
寧兆豐(稷山縣石工)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月刻《和衷竣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6頁(yè)
孫天祥(鐵筆)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六月刻《重修?;垅直洝贰度龝x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5頁(yè)
李萬(wàn)倉(cāng)(石匠)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仲秋刻《重修佛殿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07頁(y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季夏刻《重修龍?zhí)鞆R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25頁(yè)
谷玉珍 寧仁虎(鐵筆士)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九月二十二日刻《創(chuàng)建關(guān)帝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10頁(yè)
黃欽(石匠)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戊申月刻《龍王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11頁(yè)
程介眉(海寧)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五月刻《重修棲真寺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288頁(yè)
高殿麟 高殿富(石匠)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二十七日刻《重修五圣廟》《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13頁(yè)
高懷讓(鐵筆士)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仲秋刻《創(chuàng)修佛廟戲樓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15頁(yè)
馬永盛 李懋功(鐵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林鐘月刻《重修寂照寺坂底神壑村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18頁(yè)
阮大名(石師)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冬月刻《響水溝碑(二)》《宜良碑刻》第39頁(yè)
僧德崇(住持)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一月十八日刻《開(kāi)寧寺玉皇閣常住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598頁(yè)
陸云中(海鹽)
清乾隆乙巳(1785)仲冬刻《蘇軾贈(zèng)李方叔馬券帖及蘇轍詩(shī)、黃庭堅(jiān)等跋殘碑》《嘉興歷代碑刻集》第420頁(yè)
寧□佑(平陽(yáng)府河錦縣石匠師)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仲夏刻《重修觀音堂碑記》碑陰《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122頁(yè)
季懋功(金筆師)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孟秋刻《□□庵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29頁(yè)
按:筆者認(rèn)為該刻工當(dāng)為李懋功,從碑文來(lái)看,碑文中多次出現(xiàn)“李”字,且在《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的第218頁(yè)出現(xiàn)過(guò)刻工李懋功,在此存疑。
楊宗鵬(石師)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季冬刻《百祥寺重修碑記》《宜良碑刻》第265頁(yè)
孫念清(石匠)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十九日刻《重修白衣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32頁(yè)
羅發(fā)富等(石師)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仲春月刻《響水溝碑(三)》《宜良碑刻》第43頁(yè)
李希曾 胡可如(稷山鐵筆)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七月刻《重修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37頁(yè)
曹廷棟(鐵筆)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林鐘月刻《重修關(guān)帝廟觀音堂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38頁(yè);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仲夏刻《增修三皇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44頁(yè)
任文 楊紹周(石工)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仲秋刻《重修將軍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46頁(yè)
王子玉 王忠智(石匠)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仲秋刻《重修三元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34頁(yè)
呂元忠 劉國(guó)□(匠人)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菊月刻《明秀寺》《遼南碑刻》第24頁(yè)
劉永方(石匠)
清乾隆六十年(1795)四月刻《重修虞望山泰山行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31頁(yè)
孫養(yǎng)財(cái)(稷山鐵筆士)
清乾隆六十年(1795)菊月刻《重修二郎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47頁(yè)
寧浮雷(石匠)
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重修古佛庵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49頁(yè)
吳秀(鐫石)
清嘉慶二年(1797)仲冬月刻《新建橋神廟小引碑》《宜良碑刻》第390頁(yè)
沈建中 沈建林 王順 楊富(石匠)
清嘉慶三年(1798)五月十五日刻《義安橋水分碑(一)》《宜良碑刻》第52頁(yè)
李思云(稷山縣鐵筆)
清嘉慶三年(1798)九月十三日刻《重新廟宇功德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55頁(yè);清嘉慶七年(1802)仲秋刻《補(bǔ)修廟宇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73頁(yè);清嘉慶七年(1802)十二月刻《重修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79頁(yè);清嘉慶九年(1804)四月刻《梧鳳村重修天神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83頁(yè);清嘉慶十二年(1807)十二月刻《重修廟宇功德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93頁(yè);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甲午月刻《重修觀音堂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16頁(yè)
□廷梅(石匠)
清嘉慶三年(1798)應(yīng)鐘月刻《修路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57頁(yè)
孫選印 侄孫玉彩 孫道印 任愷 李紀(jì) 王訓(xùn)(石匠)
清嘉慶五年(1800)刻《重修順德夫人廟并諸神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26頁(yè)
李在春(石匠)
清嘉慶五年(1800)花月刻《工程告竣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63頁(yè)
劉永萬(wàn)(石匠)
清嘉慶五年(1800)五月刻《重修泰山行宮信女題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32頁(yè)
李東旺(石匠)
清嘉慶五年(1800)六月十三日刻《創(chuàng)修石廟捐資姓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68頁(yè)
衛(wèi)君鷂(鐵筆匠)
清嘉慶五年(1800)七月二十五日刻《新建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67頁(yè);清嘉慶五年(1800)七月二十五日刻《西王屯村增建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68頁(yè)
南玉山(稷山縣石工)
清嘉慶六年(1801)臘月刻《后莊村重修廟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71頁(yè)
陳鎮(zhèn)國(guó)(石匠)
清嘉慶七年(1802)三月刻《重修溫泉寺碑記(二)》《宜良碑刻》第202頁(yè)
馬成龍 董世高(鐫字)
清嘉慶七年(1802)七月刻《重建善興橋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91頁(yè)
劉敬貴(石匠)
清嘉慶七年(1802)陽(yáng)月十五日刻《重修三官殿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86頁(yè)
師生財(cái)(河津縣玉工)
清嘉慶八年(1803)榴月刻《尊隆大爺?shù)抡洝贰度龝x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80頁(yè)
李得忠 李紀(jì)(石匠)
清嘉慶九年(1804)二月二十七日刻《重修關(guān)帝殿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87頁(yè)
寧福雷(石工)
清嘉慶九年(1804)林鐘月刻《關(guān)帝廟重修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86頁(yè)
李元寬(石匠)
清嘉慶十年(1805)黃鐘月刻《梅浦橋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085頁(yè)
吳仕達(dá)(江寧)
清嘉慶十一年(1806)十月刻《改建試院文場(chǎng)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257頁(yè)
王尉聲(刻石人)
清嘉慶十四年(1809)季春刻《重修凈覺(jué)寺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186頁(yè)
高師俊 弟師伋(刊石工人)
清嘉慶十四年(1809)五月二十二日刻《施財(cái)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95頁(yè)
復(fù)盛廣(石匠)
清嘉慶十四年(1809)菊月刻《關(guān)圣帝君廟前創(chuàng)建戲樓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298頁(yè)
張緒枝 李維恃
清嘉慶十五年(1810)四月十四日刻《重修呂祖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52頁(yè)
馬福泉(石匠)
清嘉慶十六年(1811)仲呂月刻《重新泥真觀佛像增修廈窯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04頁(yè)
杜守旺(石匠)
清嘉慶十六年(1811)榴月刻《重修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00頁(yè)
張國(guó)(鐵筆)
清嘉慶辛未(1811)五月十八日刻《寂光無(wú)公大和尚行實(shí)塔銘》《楚雄歷代碑刻》第650頁(yè)
寧明忠(石工)
清嘉慶十七年(1812)仲夏刻《重修凈業(yè)宮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07頁(yè)
□山李潤(rùn)(鐫石)
清嘉慶十九年(1814)孟秋二十一日刻《三善塘碑》《宜良碑刻》第56頁(yè)
南王山(稷山鐵筆士)
清嘉慶十九年(1814)仲秋刻《重修三義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09頁(yè)
孫養(yǎng)鏻(鐵筆)
清嘉慶二十年(1815)清和月刻《重修關(guān)帝文昌財(cái)神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12頁(yè)
翟有熏(石匠)
清嘉慶二十年(1815)荷月刻《創(chuàng)修泰山行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57頁(yè)
李恩云(鐵筆)
清嘉慶二十年(1815)八月刻《重修善慶庵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14頁(yè)
□□□(石匠)
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南營(yíng)村修道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15頁(yè)
楊青山 韓鳳□(鐵筆)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陽(yáng)月刻《重修關(guān)帝廟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18頁(yè)
高師仍(石匠)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白居莊村施舍龍王廟地畝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22頁(yè)
高師俊(石匠)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四月十五日刻《坪子山村王姓施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28頁(yè);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仲冬刻《補(bǔ)修廟宇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30頁(yè)
宋大禎(石工)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五月十三日刻《南上莊村修整觀堂庵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34頁(yè)
薛常玉(石工)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孟秋刻《泥真觀增修窯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36頁(yè)
胡全德(鐵筆)
清道光三年(1823)三月刻《新增財(cái)福貴三神祠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40頁(yè)
張文玉(石工)
清道光三年(1823)菊月刻《蘇家莊重修財(cái)神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42頁(yè)
薛鳳蘭(鐵筆)
清道光四年(1824)暑月十五日刻《正殿頂創(chuàng)卷無(wú)梁窯五孔并兩院穿廊石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46頁(yè)
伍得壽(匠工)
清道光四年(1824)年七月二十七日刻《重修香山寺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615頁(yè)
孫玉璽 黃平穩(wěn) 邵萬(wàn)祿(石匠)
清道光五年(1825)暮春刻《重修十帝閻羅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39頁(yè)
葉天珠(石匠 鼎邑)
清道光五年(1825)刻《重建安步橋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096頁(yè)
南立功(石匠)
清道光五年(1825)刻《重修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48頁(yè)
南彭年 南鶴年 南椿年(石工)
清道光六年(1826)十月刻《重修老君關(guān)帝五岳廟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50頁(yè)
岳有應(yīng)(刊)
清道光七年(1827)仲春月刻《新建財(cái)神廟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527頁(yè)
譚景和(吳郡)
清道光八年(1828)四月刻《能仁寺碑紀(jì)略》《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73頁(yè);清道光九年(1829)仲冬刻《重修能仁□寺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83頁(yè)
薛允富 于茂松(鐫字)
清道光八年(1828)荷月天貺日刻《重修玉皇宮南北山路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61頁(yè)
南鶴年 南彭年(鐵筆師)
清道光八年(1828)桂月刻《兌鎮(zhèn)錄兩縣詳文并告示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57頁(yè)
張登云 徒張兆有 陳友(石師)
清道光八年(1828)十一月十五日刻《義安橋水分碑(二)》《宜良碑刻》第54頁(yè)
曹魁元(鐵筆)
清道光九年(1829)端陽(yáng)月刻《重修三皇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59頁(yè);清道光十年(1830)六月刻《增建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73頁(yè)
李讓生 李讓財(cái)(河津石匠)
清道光九年(1829)榴月刻《重修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63頁(yè)
孫爰崑 孫爰海(鐫字)
清道光九年(1829)九月刻《重修碧霞元君行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65頁(yè)
薛思念(石匠)
清道光九年(1829)十一月刻《關(guān)圣帝君廟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69頁(yè)
張?zhí)亓?石工)
清道光九年(1829)刻《重修清圣庵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70頁(yè)
王恒(石工人)
清道光十年(1830)四月八日刻《捐建唐王殿碑志》《遼南碑刻》第40頁(yè)
寧明志(鐵筆)
清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刻《奉縣臺(tái)示諭治北門(mén)城門(mén)城洞水溝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77頁(yè)
桑維林(石匠)
清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刻《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46頁(yè)
寧元(刊字)
清道光十二年(1832)孟冬刻《重修普照寺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79頁(yè)
孫爰崑(鐫字)
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重修碧霞元君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73頁(yè)
黃重孝(稷山石工)
清道光十三年(1833)六月九日刻《蘇家莊村創(chuàng)修魁星樓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80頁(yè);清道光十八年(1838)瓜月刻《創(chuàng)建奎星樓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88頁(yè)
張鑒(石工)
清道光十四年(1834)孟秋刻《重修萬(wàn)壽山無(wú)窮大和尚祖塔序》《楚雄歷代碑刻》第555頁(yè)
楊有發(fā) 楊淇(石匠)
清道光十七年(1837)菊月望日刻《重修七局村龍神祠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471頁(yè)
高星照 高星煥(鐵筆師)
清道光十七年(1837)應(yīng)鐘月刻《王義莊村補(bǔ)修關(guān)圣帝君行雨龍王廟碑》《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85頁(yè);清道光十八年(1838)三月十三日刻《重修天神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90頁(yè)
劉振平(石工)
清道光十八年(1838)閏四月刻《素公德政碑》《遼南碑刻》第112頁(yè)
陳□(石工)
清道光十八年(1838)五月刻《黃潘氏還券續(xù)捐聚星書(shū)院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763頁(yè)
薛萬(wàn)進(jìn)(石工)
清道光十八年(1838)九月十日刻《補(bǔ)修東岳大帝正殿前檐戲臺(tái)前檐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92頁(yè)
董建候 張雨福(石匠)
清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二十八日刻《新建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94-395頁(yè)
王世英(石工)
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新建橋路勒石刻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398頁(yè)
胡學(xué)金(勒石)
清道光二十年(1840)三月刻《拱瑞山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721頁(yè)
高興中(石匠) 義盛廠(鐵筆)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陽(yáng)月刻《段豐村新建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08頁(yè)
王建增 男作東(石匠)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六月十九日刻《新修廟宇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38頁(yè)
毛上珍 子友三(蘇城)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刻《重建篤忠堂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465頁(yè)
高星煥(鐵筆)
清道光二十三(1843)桂月刻《重修廟宇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12頁(yè);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十二月二十日刻《創(chuàng)修廟宇神祠樂(lè)樓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18頁(yè)
董建侯(鐵筆)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小陽(yáng)月刻《柏子溝大色地重修三王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11頁(yè);清咸豐九年(1859)孟夏刻《瓦窯坡村補(bǔ)修山神土地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40頁(yè)
王子居 王廷棟 王廷寬(石匠)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四月八日刻《重修岳陽(yáng)山北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9頁(y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月二十□日刻《東固山等地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3頁(yè)
郭名揚(yáng)(刻字匠)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月刻《觀音殿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87頁(yè)
李珍(石師)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季春二十七日刻《恒公河碑記》《宜良碑刻》第30頁(yè);清咸豐十一年(1861)夏月刻《重鐫瑞光寺原舊功德田地條糧碑記序》《宜良碑刻》第251頁(yè)
李繼孝 師正順(石匠)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四月刻《重修馬牛王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15頁(yè)
劉鳳舞(石工)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重修朝陽(yáng)寺碑記》《遼南碑刻》第25頁(yè)
郝谷佳(石工)
清道光三十年(1850)五月刻《重建將軍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21頁(yè)
張稔(石工)
清道光三十年(1850)冬月刻《補(bǔ)修玉帝廟刻石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24頁(yè)
孫銀財(cái)(鐫)
清咸豐元年(1851)刻《重修葺三官?gòu)R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26頁(yè)
劉鳳舞 李占云(石工)
清咸豐二年(1852)季秋刻《觀音閣重立捐施碑記》《遼南碑刻》第13頁(yè)
王丞風(fēng) 王丞紆(石工)
清咸豐二年(1852)□月十二日刻《唐大真人銘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46頁(yè)
師正順(鐵筆)
清咸豐三年(1853)孟夏刻《西程莊村扶碑碣》《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31頁(yè)
馬興云(鐵筆工人) 宋國(guó)琳(石工)
清咸豐三年(1853)五月刻《順光村重修觀音堂新建窯轉(zhuǎn)扇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29頁(yè)
寧秀峰(石工)
清咸豐五年(1855)三月刻《重修水口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32頁(yè)
馬興云(鐵筆)
清咸豐五年(1855)菊月刻《重修龍王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34頁(yè)
寧景恒(鐵筆)
清咸豐八年(1858)二月刻《梁家莊村遷移整修觀音廟堂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38頁(yè)
王秀冬(石匠)
清咸豐九年(1859)二月十九日刻《創(chuàng)建觀音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34頁(yè)
丁學(xué)云(鐵筆)
清咸豐十年(1860)蕤賓月刻《重修關(guān)帝廟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43頁(yè)
任正魁 高文魁(石匠)
清咸豐十年(1860)七月刻《創(chuàng)建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47頁(yè)
高盛捷(石匠)
清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刻《安家坡村濟(jì)貧石碣》《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48頁(yè)
劉仲選 郝泗(石匠)
清同治元年(1862)三月二十日刻《地契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39頁(yè)
黃懷成(石匠)
清同治元年(1862)仲夏刻《重修補(bǔ)葺廟宇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51頁(yè)
寧會(huì)元(鐵筆)
清同治三年(1864)六月刻《后龐溝村栽樹(shù)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53頁(yè)
李占云 侯登儒(石工)
清同治三年(1864)八月刻《重修三官?gòu)R碑志》《遼南碑刻》第96頁(yè);清同治五年(1866)仲秋刻《何公祠碑記》《遼南碑刻》第214頁(yè)
李起金(昆明縣匠工)
清同治四年(1865)清和月刻《印天禪師行實(shí)碑記》《宜良碑刻》第327頁(yè)
鐘沈霖(嘉興秀才)
清同治五年(1866)五月十三日刻《游曝書(shū)亭詩(shī)》《嘉興歷代碑刻集》第496頁(yè);清同治六年(1867)孟夏刻《朱竹垞太史祠堂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498頁(yè);清同治十二年(1873)四月刻《鑒亭之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418頁(yè);清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刻《來(lái)許亭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438頁(yè);清同治十三年(1874)孟夏刻《許瑤光煙雨樓編年詩(shī)碑》《嘉興歷代碑刻集》第414頁(yè);清光緒二年(1876)刻《翔云書(shū)院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602頁(yè);清光緒壬午(1882)年刻《馬券石跋》《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18頁(yè);清光緒十九年(1893)仲冬刻《重建王江涇都天城隍廟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86頁(yè)
按:《石刻刻工研究》第565頁(yè),收錄有該刻工,但未收錄以上所刻石刻,故再錄。
南國(guó)榮 南國(guó)華 徒賈若魁(鐵筆)
清同治五年(1866)六月中旬刻《重修關(guān)帝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59頁(yè)
劉中選 王福遠(yuǎn)(石工)
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二日刻《重修后土殿、三星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5頁(yè)
劉建行(石工)
清同治六年(1867)四月刻《重修永興寺碑記》《遼南碑刻》第100頁(yè)
謝景禹(勒)
清同治六年(1867)十月七日刻《重修君子口、觀音閣橋道碑》《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第113頁(yè)
杜喜榮(鐵筆)
清同治七年(1868)七月刻《增修五圣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63頁(yè)
寧平安(石工)
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刻《重葺大佛殿碑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65頁(yè)
黃萬(wàn)璽(石匠)
清同治九年(1870)季秋刻《王其樸、王嘉猷等題名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00頁(yè)
郭思怡(石匠)
清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刻《重修白石洞禹閣龍祠并諸神殿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96頁(yè)
徐宗江(石工)
清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十日刻《封山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74頁(yè)
劉中選(石工)
清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刻《南固山同心社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6頁(yè);清同治十三年(1874)四月二十日刻《重修玉皇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9頁(yè)
高實(shí)德(石匠)
清同治十三年(1874)陽(yáng)月刻《重修石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75頁(yè)
劉元□(石匠)
清光緒元年(1874)七月刻《重修太平山呂祖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56頁(yè)
寧路先(石匠)
清光緒二年(1875)奈月中旬刻《新建石旗竿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76頁(yè)
李金(刻石)
清光緒元年(1875)十二月二十三日刻《袁聶氏善行碑記》《宜良碑刻》第133頁(yè)
孫毓昌(石工)
清光緒二年(1876)閏五月二十四日刻《李廷榮墓志》《遼南碑刻》第123頁(yè)
胡從芬(刻字)
清光緒四年(1878)南呂月重刻《福佑圣王行實(shí)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572頁(yè)
按:該碑原刻于唐開(kāi)成二年(837)
王鳳章(蘇州)
清光緒五年(1879)暮春之初刻《稻香館詩(shī)》《嘉興歷代碑刻集》第467頁(yè);清光緒五年(1879)三月既望刻《詞殘碑》第469頁(yè)
張自誠(chéng)(鐫石工)
清光緒六年(1880)仲夏望三日刻《文公河歲修水規(guī)章程碑》《宜良碑刻》第64頁(yè)
翟吉士(石工)
清光緒七年(1881)孟夏刻《重修關(guān)帝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83頁(yè);清光緒十一年(1885)清和月刻《邀莊村置田產(chǎn)分界》《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93頁(yè)
翟士□(石工人)
清光緒七年(1881)孟夏刻《新民村公創(chuàng)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85頁(yè)
崔階平(鐵筆)
清光緒七年(1881)重陽(yáng)月刻《羽溝元興觀復(fù)振殿宇圍墻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86頁(yè)
胡錫琴(石匠)
清光緒七年(1881)七月刻《太平橋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874頁(yè)
李敬 陳錫(石匠)
清光緒七年(1881)十二月刻《增修會(huì)仙橋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03頁(yè)
懷義(石匠)
清光緒八年(1882)孟夏刻《重修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88頁(yè)
王彩林(石匠)
清光緒九年(1883)五月二十三日刻《重修忠義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91頁(yè)
郭煥春(東甌博石齋)
清光緒九年(1883)仲冬月刻《會(huì)文書(shū)院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143頁(yè)
孫覃貴(石匠)
清光緒十年(1884)十一月二日刻《重修靈泉廟并永濟(jì)橋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69頁(yè)
韓盛喜 吳德光(刻字石工)
清光緒十一年(1885)清和月望日刻《重修關(guān)帝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91頁(yè)
劉永發(fā)(匠人)
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重修雙龍橋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60頁(yè)
崔振洲(石匠)
清光緒十二年(1886)午月刻《重修龍王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95頁(yè)
侯登儒(石工)
清光緒十二年(1886)刻《南金書(shū)院記》《遼南碑刻》第57頁(yè)
靜照 式培 式員 月傳 月祥 可修 可慧(現(xiàn)住僧 刻)
清光緒十三年(1887)二月刻《積慶寺置田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491頁(yè)
李占云(石工)
清光緒十三年(1887)小陽(yáng)月刻《重修城隍廟碑文》《遼南碑刻》第231頁(yè);清光緒元年(1875)四月刻《王瑞麟元配楊氏之貞節(jié)坊》《遼南碑刻》第269頁(yè)
寧永壽 王進(jìn)德(鐵筆)
清光緒十三年(1887)小陽(yáng)月刻《重修立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98頁(yè)
寧夢(mèng)花(鐫)
清光緒十五年(1889)孟秋刻《張家莊村龍?zhí)焓ツ笍R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499頁(yè)
木瑞林(瑞安)
清光緒十五年(1889)九月刻《重修帆游橋堤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796頁(yè)
王京海(石工)
清光緒十六年(1890)六月二十六日刻《重修玉皇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1頁(yè)
李文科 □元(石匠)
清光緒十七年(1891)七月八日刻《鮑氏祠堂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435頁(yè)
徐維孝(石匠)
清光緒十八年(1892)九月十一日刻《創(chuàng)修天師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75頁(yè)
楊發(fā)義(石師)
清光緒十九年(1893)仲春月刻《文回碑(一)》《宜良碑刻》第137頁(yè)
王喜德(刊)
清光緒十九年(1893)清和月刻《重修關(guān)帝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03頁(yè)
慧海(鐫刻)
清光緒二十年(1894)三月刻《重建精嚴(yán)寺藏經(jīng)閣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61頁(yè)
李毓增 易德興(石工)
清光緒二十年(1894)八月刻《重修銅像關(guān)圣帝君廟碑記》《遼南碑刻》第93頁(yè)
宋永杰(碑刻鐵筆)
清光緒二十年(1894)十二月刻《南營(yíng)村重修道路水渠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04頁(yè)
張正(匠人)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林鐘月刻《謹(jǐn)將重建義館序》《楚雄歷代碑刻》第74頁(yè)
凌信鴻(吳邑)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九月刻《棲真寺文會(huì)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331頁(yè)
黃洪源(鐫字)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四月刻《金鎮(zhèn)文成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159頁(yè)
寧立德(鐵筆)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小陽(yáng)月刻《重修十八甲山頂金龍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05頁(yè)
李文貴(刻字)
清光緒戊戌年(1898)刻《涂景濤游勝水寺詩(shī)碑》《遼南碑刻》第14頁(yè)
侯允舉(鐫)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刻《徐恕墓碣并銘》《遼南碑刻》第125頁(yè)
司必有 司必來(lái)(河西刻石)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孟夏刻《重修廻龍庵碑記》《宜良碑刻》第268頁(yè)
魏經(jīng)池 魏漢明 孫硯亭(石匠)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重陽(yáng)節(jié)刻《重修顏文姜廟序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29頁(yè)
郭念賢(石匠)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菊月刻《重修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99頁(yè)
魏經(jīng)池 王以上 王以高(石匠)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二月刻《重修志公祠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05頁(yè)
陳伯玉(長(zhǎng)洲)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二月二十六日刻《兩廣總督陶勤肅公墓志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369頁(yè)
吳宏源(東甌)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仲秋刻《駕云亭碑》《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879頁(yè)
劉成修(石匠)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刻《泰山社新造碧霞元君神輦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36頁(yè)
衛(wèi)國(guó)璋(石筆)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三月二十七日刻《補(bǔ)修真武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16頁(yè);民國(guó)二年(1913)季夏刻《東辛壁村重修二郎神廟關(guān)圣大帝廟財(cái)神老爺大殿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31頁(yè)
趙繼康 蕭懷玉(石匠)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梅月刻《重修三官?gòu)R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68頁(yè)
和合廠(鐵筆)
清光緒三十四(1908)九月十五日刻《漕溪河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19頁(yè)
胡镢(石門(mén))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刻《重修嘉興府治碑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08頁(yè)
錢(qián)兆福(河西)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仲春刻《西毛營(yíng)義學(xué)碑記》《宜良碑刻》第145頁(yè)
杜永清(刊)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孟秋刻《重修彩亭橋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
第4頁(yè)
李文貴(石工)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嘉平月刻《張永祥募化響水觀碑》《遼南碑刻》第31頁(yè)
鄭紀(jì)富(棠川)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二月刻《楠溪高等小學(xué)校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243頁(yè)
黃茂發(fā)(石工)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季春刻《武戶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21頁(yè)
黃懷德 楊徐山(龍門(mén)玉匠)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中秋月刻《柏子溝大色地重修三王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22頁(yè)
李其彩(石匠)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九月二十七日刻《重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73頁(yè)
李榮勤(石工)
清代刻《趙恩祿元配傅太君節(jié)孝碑》《遼南碑刻》第270頁(yè)
楊鳳耀(鐵筆)
民國(guó)二年(1913)仲夏月刻《魏家南莊村重修廟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29頁(yè)
郭連心 鄭心純(石匠)
民國(guó)二年(1913)十月二十□日刻《重修戲臺(tái)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73頁(yè)
戴為成 戴為相(石匠)
民國(guó)三年(1914)二月九日刻《如川和尚墓碑(第二碑)》《宜良碑刻》第333頁(yè)
李文貴 子永清(石工)
民國(guó)三年(1914)甲寅月刻《永興寺重修碑志》《遼南碑刻》第102頁(yè);民國(guó)十三年(1924)三月刻《捐資重修響水觀碑記》《遼南碑刻》第32頁(yè)
師本寬(石工)
民國(guó)四年(1915)十一月既望刻《新修宜良西關(guān)外馬路碑記》《宜良碑刻》第401頁(yè)
馬興悅(石工)
民國(guó)五年(1916)正月九日刻《玉皇樓社題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77頁(yè)
魏懷明(石工)
民國(guó)五年(1916)五月二十四日刻《重修龍王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36頁(yè)
劉(石匠)
民國(guó)五年(1916)九月刻《云南高等審判廳民事判決碑》《楚雄歷代碑刻》第292頁(yè)
武安官(鐵筆)
民國(guó)六年(1917)中秋月刻《重修觀音堂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54頁(yè)
楊發(fā)王(石工)
民國(guó)六年(1917)季秋刻《馬連芳紀(jì)念碑記》《宜良碑刻》第339頁(yè)
馬懷仁(勒石)
民國(guó)六年(1917)刻《“土”字摩崖》《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02頁(yè)
魏元禮 魏春江 陳仲禮 王其樞(石匠)
民國(guó)六年(1917)十二月刻《創(chuàng)修望月亭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08頁(yè)
□金璽 □得財(cái)(石工)
民國(guó)八年(1919)四月十三日刻《徐段會(huì)妻白氏碑志》《遼南碑刻》第162頁(yè)
于仁海(山左)
民國(guó)八年(1919)刻《李義田紀(jì)念碑記》《遼南碑刻》第289頁(yè)
侯龍喜 楊金旺(石工)
民國(guó)九年(1920)二月刻《黃文村重修三清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59頁(yè)
蔣海江(石匠)
民國(guó)九年(1920)七月刻《創(chuàng)建關(guān)夫子廟石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61頁(yè)
李永安 徐金山(石工)
民國(guó)九年(1920)八月刻《重興勝水寺記》《遼南碑刻》第16頁(yè)
焦文元(鐵筆)
民國(guó)九年(1920)菊月刻《創(chuàng)修祠堂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63頁(yè)
秦玉珩 秦玉衡(鐫字)
民國(guó)九年(1920)十二月十日刻《會(huì)仙亭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62頁(yè)
翟立學(xué) 吳玉釗(鐵筆)
民國(guó)十年(1921)孟秋刻《重修三皇廟新建文昌奎星樓并改修樂(lè)樓碑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70頁(yè)
李師(鐵筆)
民國(guó)十一年(1922)春月刻《重修廟志》《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76頁(yè)
魏春江 魏元禮(鐫字)
民國(guó)十二年(1922)梅月刻《東亭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74頁(yè)
焦作霖(石工)
民國(guó)十一年(1922)六月二十六日刻《重修南海大士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5頁(yè)
翟光裕(稷山)
民國(guó)十一年(1922)巧月刻《重修道場(chǎng)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78頁(yè);民國(guó)十七年(1928)仲春刻《重修二郎廟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06頁(yè)
魏經(jīng)池(鐫字)
民國(guó)十一年(1922)刻《金牛山三仙亭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64頁(yè)
劉廷文(鐵筆)
民國(guó)十二年(1923)三月刻《劃分地界善后碑文》《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83頁(yè)
□□(刻石)
民國(guó)十二年(1923)刻《增修校舍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91頁(yè)
周榮光(鐵筆)
民國(guó)十三年(1924)六月刻《下柵鎮(zhèn)國(guó)民女學(xué)校建筑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93頁(yè)
宮德保 宮德路(石工) 侯麟光(鐵筆)
民國(guó)十三年(1924)孟夏刻《鑿新井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96頁(yè)
喬鶴芝(鐫字)
民國(guó)十三年(1924)四月上旬刻《清封奉直大夫廩貢生馮恩慎先生墓表》《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598頁(yè)
陳仲禮 陳仲智(石匠)
民國(guó)十三年(1924)十月刻《王以成、宋金甲等捐資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14頁(yè)
楊開(kāi)明(匠人)
民國(guó)十三年(1924)刻《李茂廷公墓志銘》《楚雄歷代碑刻》第216頁(yè)
秦金第 秦玉珩 秦玉衡 秦玉森(石工)
民國(guó)十四年(1925)巧月刻《增修金牛山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82頁(yè)
李西(金縣)
民國(guó)十四年(1925)八月刻《郭精義紀(jì)念碑》《遼南碑刻》第290頁(yè)
王永濤 夏學(xué)雙(石工)
民國(guó)十五年(1926)四月八日刻《重修夢(mèng)真窟碑》《遼南碑刻》第71頁(yè)
陳萬(wàn)成 王俊巖 鄭玉湖(石匠)
民國(guó)十五年(1926)刻《創(chuàng)修無(wú)能道人祠前東亭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53頁(yè)
穆振溪(刊石)
民國(guó)十六年(1927)季冬刻《王永江墓志銘》《遼南碑刻》第168頁(yè)
周榮光 薛啟明(鐫字)
民國(guó)十六年(1927)姑洗月望日刻《三村整修寂照寺并重建正殿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02頁(yè)
劉璞(北平)
民國(guó)十七年(1928)三月刻《王永江神道碑》《遼南碑刻》第262頁(yè)
李富寶(鐵筆)
民國(guó)十七年(1928)季秋刻《重修山神土地祠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07頁(yè)
趙安業(yè)(鐫字)
民國(guó)十八年(1929)刻《石像山人墓志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09頁(yè)
李永安(石工)
民國(guó)十八年(1929)刻《重修金州圣廟記》《遼南碑刻》第60頁(yè);民國(guó)二十二年(1933)四月二十八日刻《重修永清寺鐘樓碑記》《遼南碑刻》第84頁(yè)
王信(石匠)
民國(guó)十八年(1929)荷月刻《“仙班列伍”摩崖題刻》《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18頁(yè)
沐風(fēng)(石匠)
民國(guó)十八年(1929)刻《煉象鹽行公會(huì)碑記》《楚雄歷代碑刻》第387頁(yè)
李□□ 于漢□(鐫字)
民國(guó)十九年(1930)陽(yáng)歷七月五日刻《小學(xué)教室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49頁(yè)
韓祥震 蘇升德(石匠)
民國(guó)十九年(1930)重陽(yáng)節(jié)刻《創(chuàng)修誠(chéng)感亭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80頁(yè)
胡德孔 孫維舜(鐫)
民國(guó)二十年(1931)四月刻《重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17頁(yè);民國(guó)二十年(1931)清和月刻《重修膏腴寺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19頁(yè)
魏經(jīng)箱(石匠)
民國(guó)二十年(1931)荷月刻《重修石大夫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78頁(yè)
李云峰(石工)
民國(guó)二十年(1931)仲秋刻《觀音閣重修碑記》《遼南碑刻》第20頁(yè)
周榮光 南海蓮(鐵筆)
民國(guó)二十一年(1932)十月刻《洪福寺佛殿改庭碑記并序》《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12頁(yè)
木瑞明(刻石)
民國(guó)二十二年(1933)三月刻《鰲江公學(xué)后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188頁(yè);民國(guó)二十二年(1933)八月刻《瑞安曙霞亭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825頁(yè)
郭芳田 劉宗泰 劉同福 蔣慶恩 宋兆本(石匠)
民國(guó)二十二年(1933)菊月刻《創(chuàng)建東街道路兩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35頁(yè)
陳仲禮 唐世忠 陳仲智(石工)
民國(guó)二十三年(1934)桃月刻《重修三士觀音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48頁(yè)
王順清 王龍州 王以山 王傳德 王其利 翟寶筠 張玉泉 丁會(huì)冬 翟寶桐 王傳銘 燕登殿 王昌永(石工)
民國(guó)二十三年(1934)清和月刻《創(chuàng)修雷音閣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25頁(yè)
任香亭(石匠)
民國(guó)二十三年(1934)五月刻《創(chuàng)修呂祖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99頁(yè)
寧克溫(鐫字)
民國(guó)二十三年(1934)仲夏刻《整修土地祠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14頁(yè)
郭永興(石匠)
民國(guó)二十三年(1934)八月刻《重修過(guò)雨巖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05頁(yè)
黃銀虎(鐵筆)
民國(guó)二十四年(1935)孟夏月刻《建筑水洞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20頁(yè)
唐世忠 王龍洲(石匠)
民國(guó)二十四年(1935)榴月刻《徐浩然、劉金鐸等塑佛像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32頁(yè);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菊月刻《砌五陽(yáng)山石室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133頁(yè)
韓祥振 王百成 王化崑(石匠)
民國(guó)二十四年(1935)清和月刻《重修泰山行宮內(nèi)閻羅殿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46頁(yè)
韓祥振 王宗祿(石匠)
民國(guó)二十四年(1935)刻《重修呂祖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51頁(yè)
天遠(yuǎn)石廠(鐵筆)
民國(guó)二十四年(1935)冬刻《新建西鋪頭村樂(lè)樓東磚窯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21頁(yè)
韓祥振 蘇升德(石匠)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閏三月十日刻《九龍山重修廟宇題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85頁(yè)
翟以杏(石匠)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荷月刻《八陡小學(xué)西樓落成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45頁(yè)
寧長(zhǎng)祿(鐵筆)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十月刻《孝義縣第一區(qū)居義村初級(jí)學(xué)校常年經(jīng)費(fèi)基本地碑記》《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市卷》第622頁(yè)
董佩錫(鐫字)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岳陽(yáng)山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8頁(yè)
王俊巖(鐫字)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岳陽(yáng)山題名碑五》《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6頁(yè)
靳玉堂(益都)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岳陽(yáng)山題名碑六》《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8頁(yè);民國(guó)年間刻《重修金牛山廟宇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00頁(yè)
王俊嵐(鐫字)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岳陽(yáng)山題名碑七》《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9頁(yè)
鄭玉湖(鐫字)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岳陽(yáng)山題名碑九》《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4頁(yè)
鄭玉江(鐫字)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岳陽(yáng)山題名碑九》《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8頁(yè)
董佩錫 董佩華 呂金城(石匠)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岳陽(yáng)山題名碑十三》《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70頁(yè)
魏京相(鐫字)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閏三月十日刻《金牛山建修廟碑記》《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84頁(yè)
李維寶 史慶志(石工)
民國(guó)二十五年(1936)刻《重修廣寧寺碑記》《遼南碑刻》第88頁(yè)
王俊嵐 王昌義(石匠)
民國(guó)二十六年(1937)梅月刻《重修觀音廟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62頁(yè)
丁長(zhǎng)運(yùn) 王煥德(石匠)
民國(guó)二十六年(1937)菊月刻《重修大士祠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36頁(yè)
王仁和(刻)
民國(guó)二十七年(1938)四月四日刻《故先師□公□之煥章紀(jì)念碑》《遼南碑刻》第184頁(yè);民國(guó)年間刻《左翰章之妻朱太君貞節(jié)碑》《遼南碑刻》第279頁(yè);民國(guó)三十年(1941)刻《龐公睦堂紀(jì)念碑記》《遼南碑刻》第293頁(yè)
周炳鈞(刻)
民國(guó)二十八年(1939)十一月刻《梅雨樓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1193頁(yè)
謝玉華 黃廷干(勒字)
民國(guó)二十九年(1940)桂月刻《創(chuàng)修鳳山匾額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39頁(yè)
胡德孔 劉本祥(鐫字)
民國(guó)三十二年(1943)清和月刻《重修玉皇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00頁(yè)
魏經(jīng)箱 魏經(jīng)邦 黃象坤 黃在元(石工)
民國(guó)三十二年(1943)六月中旬刻《重修鳳凰山廟宇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545頁(yè)
戴鴻貴 楊理枝(石工)
民國(guó)三十三年(1944)六月刻《抗戰(zhàn)烈士紀(jì)念碑(一)》《宜良碑刻》第352頁(yè);刻《抗戰(zhàn)烈士紀(jì)念碑(二)》《宜良碑刻》第354頁(yè)
王玉蘭(石匠)
民國(guó)三十四年(1945)榴月刻《建修泰山行宮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07頁(yè)
池永娒(刻)
民國(guó)三十五年(1946)五月二十日刻《建修仙門(mén)橋碑記》《溫州歷代碑刻二集》第286頁(yè)
蕭金海(匠人)
民國(guó)三十七年(1948)刻《寬宏墓志銘》《楚雄歷代碑刻》第568頁(yè)
李云峨(石工)
民國(guó)年間(1912—1949)刻《王太君貞節(jié)碑》《遼南碑刻》第164頁(yè)
李福(勒石)
刻《重修二甲口石壩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46頁(yè)
潘世榮(石工)
□□□□四年七月刻《重修遵化州學(xué)兩廡魁星樓名宦鄉(xiāng)賢祠碑》《唐山碑刻選介第1輯》第127頁(yè)
俞凌漢(鐫)
刻《重建觀音堂碑》《唐山碑刻選介第2輯》第224頁(yè)
鄭應(yīng)乾 鄭應(yīng)坤(石匠)
刻《翟慧撰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27頁(yè)
王通□(青州府蒙陰縣石匠) 徐遷□(濟(jì)南府章丘縣石匠) 李士□(刻字匠人)
刻《石匠、木匠、瓦匠、道士等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365頁(yè)
王寵 男王竹(石匠)
刻《謝雄等四兄弟舍地記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403頁(yè)
魏智 李湖(淄川縣石匠) 畢邦其(章丘縣石匠)
刻《八陡店等各村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14頁(yè)
陳仲禮(石匠)
刻《鹿蕓田、張奉宸等捐資善信題名碑》《山東道教碑刻集·博山卷》第624頁(yè)
嚴(yán)子成(烏鎮(zhèn))
刻《重修嘉興路總管府治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261頁(yè)
趙石(虞山)
刻《蒲君墓志銘》《嘉興歷代碑刻集》第558頁(yè)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