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筠
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
試述高職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于雪筠
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加大,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培養(yǎng)的人才越來越適應社會的需求,但是通過高職學生就業(yè)情況的分析,學生在就業(yè)崗位的專業(yè)素質比較符合用人單位要求,但是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還有很大欠缺,這是高職語文教育的短板。語文教育作為教學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思維的擴展和基本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以后的職業(yè)生涯打下堅實基礎,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是高職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
高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
高職語文課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它對于學生學好其它學科、啟發(fā)思維、提高思想品德與科學文化素質,適應今后就職崗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高職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綜合職業(yè)能力和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提高他們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的能力,把他們真正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是擺在我們職業(y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調查發(fā)現,在高職教育階段,語文學科的突出作用不再是基礎知識的教學,更強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許多高職院校在開設“大學語文”這門課程時,將課程目標定位在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上,在課堂教學中多強調語文的人文性,并不側重實用性和工具性等方面的教學。高職語文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同時兼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溝通能力等。高職語文的教學目標不是培養(yǎng)語言學家或文學家,而是要培養(yǎng)能夠適應社會工作和競爭的實用性人才。
對于什么是“語文應用能力”,到目前為止,語文教育界尚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梢哉f,語文應用能力是一種綜合性很強并且難以準確概括的能力體系。它是建立在對漢語言文字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對社會文化因素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組織表達能力,以及獲取和辨別信息的能力乃至開闊的視野等。我國目前高職院校的“寬口徑”招生制度決定了生源質量處于較低層次,這是我們應面對的現實。大部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高,聽、說、讀、寫能力較低。這主要表現在:一些高職學生聽不出話語的中心,更不用說言外之意了;當眾講話面紅耳赤,手足無措,吞吞吐吐;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很少閱讀優(yōu)秀的中外名著;不愿意寫作文,幾乎沒有學生主動寫作或在刊物上發(fā)表文章。部分學生經過多年的語文學習,由于語文成績不好,自信心屢次受挫,看不到學好語文的希望,學習的個人效能感極差。
3.1 進行開放民主式教育,加強師生互動
傳統(tǒng)的高職語文教學,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形式束縛了高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營造開放民主的課堂氛圍,師生互動成為提升課堂效果的關鍵,應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師生互動,一方面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技巧,將一些簡單,貼近生活的課文,安排學生為主講,扮演教師角色。預留預習任務,讓學生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和熟悉。開展探究式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自我研究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是有步驟、有目的、有梯度性。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要有針對性,能夠基于教材和學生水平提問。高職學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較差,因此教師必須考慮學生實際情況,避免出現冷場現象或者學生跟不上思維,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提問,問題應由淺入深。另一方面師生互動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彼此之間有充分的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生活和學習中都要對學生多加關心,主動了解他們對語文教學的意見建議。
3.2 高職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教師應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現,CEB職業(yè)教育理論要求教師成為教育的管理者,而不是傳統(tǒng)的教書匠。因此,高職語文教師,在組織口語訓練時,要重實踐,創(chuàng)造出一種言語交際的情境,即語境。在口語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口語教學貼近學生的實際應用。正處于青春期的高職生,自我意識已經形成,有強烈的好奇心,爭強好勝,缺乏自制力。因此,如果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勢必不能激發(fā)其學習熱情??谡Z教學是一種實踐性、參與性極強的課程,教師的作用就是教給學生一些口語表達的基本理論、技巧方法,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給學生,通過采用多種措施(如朗讀、表演課本劇等),在活動中加強對學生組織語言能力的訓練,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3.3 采用新型教學方法
第一,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語言只有在實際交流中才會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語言交流的情境,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場景中進行實際鍛煉,適應不同的場合下使用語言應注意的事項。高職院??梢越柚鷮W校里的相關社團和組織,開展一定的活動,例如演講比賽、模擬面試等,利用比賽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第二,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將語文應用能力轉化為內在的能力,通過語言表達能力來展現自身清晰地邏輯思維和準確的語言表達。高職語文課程必須要將學生的實踐課納入到課程規(guī)劃中來,讓學生在實際的鍛煉中融入社會,盡快的適應社會,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文知識運用能力不斷提高。
總之,盡管我國目前的高職語文教學還存在種種問題,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不高,在未來的發(fā)展中還會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但是通過高職學校語文教師的不斷努力與辛勤探索,相信我們的高職語文教育一定會實現跨越式的發(fā)展,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1]伍海霞.高職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應用寫作能力[J].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2:24-26.
[2]楊彥科.以高職語文教學提升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現代教育,2015,12:50-51.
[3]于雪筠.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J].甘肅教育,201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