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星
(蘇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
俄語祝賀言語行為的語用特征分析
劉 星
(蘇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祝賀作為人們?nèi)粘=浑H中頻繁使用的一種禮儀性言語行為,在維系和鞏固交際雙方的人際關(guān)系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言語行為理論為支撐,對祝賀與祝賀言語行為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探討了俄語祝賀言語行為的結(jié)構(gòu)要素,對比分析了祝賀與祝愿的異同,力求多角度揭示俄語祝賀言語行為的語用特征,深化俄語學習者對祝賀言語行為的認識和了解,以提高言語交際能力。
言語行為;祝賀;語用特征;祝愿;言語禮節(jié)
言語行為理論作為語用學的核心理論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蓬勃發(fā)展。近年來,學者們更多關(guān)注的是言語行為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對諸如稱呼、問候、道歉一類的具體言語行為的研究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但是,通過查閱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作為人際關(guān)系重要調(diào)節(jié)手段之一的祝賀言語行為卻沒有引起國內(nèi)俄語學界的足夠重視。筆者在查閱CNKI期刊網(wǎng)時,只找到兩篇與俄語祝賀言語行為直接相關(guān)的文章。有鑒于此,筆者從祝賀與祝賀言語行為的概念、祝賀言語行為的結(jié)構(gòu)要素、祝賀與祝愿的異同三個方面入手探討俄語祝賀言語行為的語用特征,希望能夠為俄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豐富俄語學習者的語言知識,為其與俄羅斯人順利交際提供一定的保障,從而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和語言的綜合水平”。[1]
祝賀(поздравление)是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率較高、較為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同時也是禮貌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從本質(zhì)上講,祝賀是一個綜合術(shù)語,既是概念單位,又是交際單位。作為概念單位屬詞典學范疇,在詞典框架下釋義。作為交際單位,即言語行為單位,祝賀是多功能的言語禮節(jié)句。[2]
關(guān)于“祝賀”,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языка中給出三個釋義:[3](1)在某些令人感到開心、愉悅的諸如生日、紀念日一類的重要時刻或當對方取得某種成就時給出的祝詞、賀詞;(2)表達祝賀、實施祝賀;(3)在上述情形下書寫完成的表達祝賀意愿的文本。不難看出,第二個釋義對應(yīng)的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祝賀言語行為。針對祝賀言語行為,塞爾提出,要想順利實施該言語行為必須滿足如下條件:[4](1)先決條件:發(fā)生某件事情或者存在某種情況,且與受話人直接相關(guān),符合其自身利益;(2)真誠條件:說話人在約定俗成的價值觀評定標準基礎(chǔ)之上,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件或出現(xiàn)的狀況作出判斷,認為對受話人而言是有益的,而且依據(jù)社會傳統(tǒng),對于說話人自身來講也是積極、正面的。
簡言之,祝賀言語行為主要用來向受話人傳達說話人因當前情況而產(chǎn)生的感同身受的欣喜之情。這一點在А.Вежбинцская提出的祝賀言語行為的語義闡釋中得到了直觀體現(xiàn):“我在向你表達祝賀時,意味著:(1)我知道你這樣做了,而且由此出現(xiàn)了一件對你自身有益的事;(2)我推測你會因此感到高興;(3)我這樣做,希望你知道我也感到高興;(4)所以我會說:我也因此感到高興”。[5]
然而,在日常交際中,讓交際雙方高興的、值得祝賀的事件并不一定非得是因為被祝賀一方的努力或付出而促成的,一些諸如上文提到的生日、紀念日等人生中重要的時刻,同樣極具現(xiàn)實意義,理應(yīng)得到祝賀。因此,相比較而言,М.Я.Гловинская給出的有關(guān)祝賀言語行為的釋義更為科學、合理:“X祝賀Y有P相當于:(1)X知道讓Y感到高興的P真實存在;(2)X希望Y知道,X跟Y一樣,都因P的出現(xiàn)感到高興;(3)X說出恰當其表達喜悅之情的語句;(4)X這樣說,希望Y知道X一直想著他、惦記著他,而且對他一直持友好的態(tài)度?!盵6]
由上述釋義不難看出,實施祝賀言語行為時,說話人實際是通過提及受話人所取得的成就或所經(jīng)歷的喜慶的事,在表達自己由此產(chǎn)生的欣喜之情的同時,表現(xiàn)出對后者的關(guān)心和問候,讓其心情愉悅,從而引起其積極的反應(yīng)。這就意味著,祝賀言語行為很好地實現(xiàn)了言外之力(иллокутивная сила)與取效目的(перлокутивная цель)的有機統(tǒng)一,既表明了說話人對受話人的情感和態(tài)度,也“達到了改變受話人情感狀態(tài)的語用功能,產(chǎn)生了令其愉悅的美學效果”。[7]
綜上所述,暫且將祝賀言語行為界定為“一種與典型言語情景中通用的行為規(guī)范密切相關(guān)的言語行為,旨在表明說話人對交際對方的友好態(tài)度,能夠把雙方間的交際活動維持在所需要的基調(diào)內(nèi),且具有固定的表達方式,實現(xiàn)的是定型性的意向,即在祝賀的同時,表明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并從受話人那里得到正面的情感回應(yīng)”。[8]
與問候、恭維、道歉等其他類型的言語行為一樣,祝賀言語行為具有明確的指涉對象,即接受祝賀的受話人。這也使得該言語行為與其他旨在表達言語主體個人的、完全與受話人無關(guān)的心理狀態(tài)的表情類言語行為區(qū)分開來。例如,“Это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 хорошее решение.Я поздравляю!”(這確實是一個好的決定。我表示祝賀!)這一句原則上應(yīng)該被理解成是對“作出一個好的決定”的祝賀,但是倘若說話人是在了無人煙的空曠地區(qū)說出這句話時,因為沒有明確的祝賀的接收人,那么句子很自然就失去了其本身原有的祝賀之意。
按照俄羅斯語言學家Н.Д.Арутюнова的觀點,對言語行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探究:一是看其真值,二是看其實施的行為動作。我們將其稱為言語習性反應(yīng)行為,它們在參與言語交際時,總是有指向的。這是言語習性反應(yīng)行為和非指向性行為的區(qū)別所在”。[9]也就是說,祝賀言語行為是在面對面進行口頭交際的語境中進行的,必須符合“я-ты-здесь-сейчас”這一語用標記。[10]換言之,祝賀言語行為結(jié)構(gòu)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即說話人——祝賀言語行為的實施者,受話人——祝賀言語行為的接收者,時間和地點——祝賀語境。在現(xiàn)實交際中,這三個核心要素必須同時具備,否則說話人的祝賀意向難以實現(xiàn)。
在祝賀語境中,除時間和地點外,祝賀理由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要素。祝賀言語行為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禮儀性言語行為,促使其出現(xiàn)的原因,即祝賀的理由實際是由各個民族、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決定的,因此很容易逐一列舉??偨Y(jié)起來,常見的祝賀理由有:[4](P106)(1)過渡性儀式,即標志著個人一生中獨一無二時間段或轉(zhuǎn)折關(guān)頭的事件,如生日(尤其是成年之時和整數(shù)年歲的生日)、宗教節(jié)日(堅信禮)和家庭節(jié)日(訂婚)等;(2)受話人取得的特殊成就,例如順利通過考試、取得體育項目上的勝利等;(3)受話人沒有直接參與或者沒有專門付出努力而發(fā)生的幸運事件。
對于所有祝賀理由而言,起關(guān)鍵性作用的是其對受話人個人的意義。因此,相比較而言,第二條理由對于受話人而言具有最為重要的意義,必須引起對方的足夠重視。如果在受話人慶祝過渡性儀式時,沒有收到對方的祝賀是一種可以原諒的、破壞規(guī)則的行為的話(如說話人可能是忘了),那么當受話人因個人的成就或成功(與受話人威望相關(guān)的祝賀理由)本該收到對方的祝賀,卻沒有收到時,常被看作是說話人心生厭惡、反感的標志,甚至可能是說話人心生嫉妒,直接影響著他們之間原有的良好關(guān)系。
事實上,受歷史習性、民族文化、價值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同一祝賀理由在世界不同的民族和國家中往往起著不盡相同的重要作用。例如,就像С.Мартен-Клиф所提到的一樣,整個德國文化不習慣于彼此之間相互祝賀圣誕節(jié)快樂,但是像在過生日這樣的情況下通常要進行祝賀,而且過生日的人也期待著被祝賀,倘若對方不祝賀其生日快樂,雖然算不上是不禮貌行為,至少看起來是很奇怪的。[4](P111)而在俄語和英語國家,祝賀圣誕節(jié)快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按照Л.Виссон的觀點,與俄羅斯人相比,美國人不大愿意實施祝賀言語行為。如,在過生日時,簡單說一句“Happy Birthday!”已經(jīng)足夠了,無需費盡心思挑選禮物。此外,與俄羅斯人不同,成年的美國人大都不太在意自己的生日,通常只慶祝逢十的生日,而且只會對關(guān)系較為親近的朋友表示祝賀。一般來講,美國人主要慶祝生日、新年和圣誕節(jié),而且在實際交際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是諸如Happy Birthday/New Year,Merry Christmas一類的簡單的祝賀語,很少使用congratulate you on…(поздравляю тебя с…)這一固定表達方式。
М.Фасмер曾在其編著的詞源詞典中指出,動詞поздравить起源于教會斯拉夫語,由形容詞здоровый轉(zhuǎn)化而來。[11]根據(jù)Н.М.Шанский的觀點,動詞поздравить是由здравити通過前綴構(gòu)詞法派生得來,而后者的后綴-ити則來自于здоровый一詞的后綴здравъ。由此可以推斷,поздравить字面上表示的是“пожелать быть здоровым”(祝愿健康)之意。也就是說,祝賀本身包含著“祝愿”這一語義成分。在日常交際中祝賀言語行為與祝愿言語行為也常常同時出現(xiàn),而且這兩種言語行為的言后效果也是基本一致的,即能夠讓受話人心情愉悅,引起其良好的反應(yīng),因而都被看作是調(diào)節(jié)人際關(guān)系、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重要手段。盡管如此,祝賀與祝愿之間還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細微差異。
首先,祝賀與祝愿的時間屬性不同:[4](P108)前者是針對已成事實的事件而實施的言語行為,后者涉及到的是對未來事物或現(xiàn)象的美好希冀。即便有時祝賀和祝愿的理由可能重合(如在過生日時,既可祝賀生日快樂,也可祝愿生日快樂),但兩者強調(diào)的重點有所不同:祝愿表達的是說話人對于受話人日后生活能夠平安幸福的殷切期望;祝賀則表達的是說話人因已發(fā)生的事件或已出現(xiàn)的狀況而與受話人共同分享的喜悅之情。而這也是祝賀與祝愿之間的第二條區(qū)分性準則,即兩者表達的情感不同。實施祝賀言語行為時,說話人實際傳達的是與受話人一同經(jīng)歷的喜悅之情,即表達的是一種共享的快樂;而在實施祝愿言語行為時,說話人給予的更多的是一種關(guān)切性的希冀,即希望對方一切安好。
除此之外,與祝愿不同,祝賀還可包含認可、稱贊、恭維等意義成分,尤其在受話人取得一定成績時,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4](P108)例如,在“Поздравленяю с повышением! Это могло произойти лишь благодаря твоим незаурядным способностям и труду.”(祝賀你高升!這都得益于你自身卓越的才干和不懈的努力。)句子中,除了說話人因?qū)Ψ铰毼坏玫教嵘鴮嵤┑淖YR言語行為外,還附帶有明顯的恭維成分,即贊揚對方的“卓越才干和不懈努力”。
通常情況下,祝賀與祝愿大都交疊在一起使用,而且在口語中最常見的是祝賀語位于祝愿語之前。如:
例1 Поздравляю с годовщиной свадьбы! Желаю счастливой семейной жизни!
譯文:結(jié)婚紀念日快樂!祝愿你們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例2 Поздравляю с Новым годом! Желаю счастья и удачи в новом году!
譯文:新年快樂!祝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事業(yè)成功!
當然,在現(xiàn)實交際中祝賀語有時也會脫離祝愿語單獨出現(xiàn),甚至可以直接通過поздравляю一詞表達祝賀意向,不附加其他任何有關(guān)祝賀對象或祝賀理由的信息內(nèi)容。如:
例3 —Знаешь,Диня,мой брат женился,—пробормотала она,когда они случайно остались вдвоём в учительской.
—Да Поздравляю,—ответил он спокойным и,как ей показалось,безразличным тоном.
譯文:“季妮亞,你知道嗎?我弟弟結(jié)婚了。”當突然之間教員休息室只剩下他們兩個人時,她小聲說道。
“是嗎?恭喜!”他用一種平靜的,在她看來近乎是無動于衷的語氣回答道。
例3中,說話人只是針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件,即受話人的弟弟“已經(jīng)結(jié)婚”這一事實作出最為直接的反應(yīng),且僅限于表達祝賀意愿,并沒有實施其他類型的言語行為,如對“弟弟”未來的幸福生活表達美好祝愿等。
祝賀語還可放在祝酒詞前。此時,祝愿語可以不出現(xiàn),在表明祝賀意愿后,直接或含糊其辭地對對方進行稱贊。如,С Днём рождения!Так выпьем же за хорошего человека!(生日快樂!讓我們來為這個好人干一杯!)
總的來講,祝賀與祝愿本身都是一種維護面子的言語行為。相比較而言,實施祝賀言語行為、說出祝賀語這一事實本身的意義更為深遠,因為能夠及時在受話人取得成就或經(jīng)歷重要人生階段時進行祝賀,恰巧證明了說話人一直密切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著受話人的生活,因而很容易博得后者的好感,進一步維系和鞏固交際雙方之間已經(jīng)形成的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祝賀是日常交際中一種廣為運用的言語禮節(jié),同時也是禮貌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把祝賀看作是一種規(guī)范,一種習以為常、不足為奇的語言現(xiàn)象。但從另一方面講,不論值得祝賀的事件多么微不足道,如果沒有得到對方應(yīng)有的祝賀的話,其情緒勢必會受到直接影響,不僅雙方正常的交際無法繼續(xù)進行,他們之間原有的良好關(guān)系甚至也會被破壞。同樣,倘若在對方看來不值得祝賀的情況下實施祝賀言語行為的話,也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危及交際雙方間的和諧關(guān)系。換言之,祝賀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意義是毋庸置疑的,要求每一位交際參與者必須在不同交際場合中做出恰當?shù)膶嵤┳YR言語行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交際的得體性和有效性。
[1]李丹,李玫.言語行為理論視角下俄語稱呼語語用功能分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12).
[2]孫淑芳.祝愿言語行為及其俄漢對比[J].外語研究,2012,(2).
[3]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языка (в 17 т.)[Z].М.: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1960.
[4]Трофимова Н. А.Экспрессивные речевые акты. 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 грамма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M].СПб.: Изд-во ВВМ,2008.
[5]Вежбицкая А.Речевые акты//Новое в зарубеж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е (вып.16: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ая прагматика)[C].М.:Прогресс,1985.
[6]Гловинская М.Я.Семантика глаголов речи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теории речевых актов[C].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 его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и: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 М.:Наука,1993.
[7]周民權(quán).俄漢恭維語的社會性別語用對比研究[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1).
[8]Маринин Ю.Н.Речекомплекс《поздравление》(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текста поздравительной открытки) [D].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Волгоград:Волгоград. гос. пед. ун-т,1996.
[9]Арутюнова Н.Д.Язык и мир человека [M].М.: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1999.
[10]周民權(quán).漢俄稱呼言語行為的社會性別語用對比分析[J].中國俄語教學,2013,(4).
[11]Фасмер М.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4 т.)[Z].М.:Прогресс,1986-1987.
責任編輯:李新紅
A Pragmatic Analysis on the Speech Act of Expressing Congratulations in Russian
LIU Xing
(Suz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Expressing congratulations is highly frequent speech act as one of routine speech ritual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maintain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eech act theory as the base,the concept of congratulation and congratulating as a speech act is defined. The structure and constituents of congratulation expressions in Russian are studied to show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Efforts are made to reveal the pragmatic features from multiple angles to promote the Russian learners’ understanding of this phenomenon and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peech act;congratulation;pragmatic features;wish;speech etiquette
2016-03-01
劉 星(1988-),女,山東臨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俄語語用學研究。
1004—5856(2016)11—0132—04
H353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