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良
教學是科學。這是因為,教學所依據的教材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思維現象的合乎規(guī)律的總結和概括??茖W地運用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和認知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更深層次地理解教材中的原理和概念。
在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基本原理?政治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一樣具有高度抽象概括的特點,這就給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原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突破“理解關”。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原理真正理解了,才會相信并接受它,進而變?yōu)樽约赫J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我在教學中的做法是:將語文知識中的比喻、富有哲理的成語、形象的語言描述和典型的事例運用于教學中,使學生從感性升華到理性的認識。
語言的性趣和理趣是妙不可言的。多姿多彩的語言能像鮮花一樣,香溢四方;像清泉一樣,明澈清涼;像太陽一樣,熾熱異常。教育學上稱之為“語言直觀”。所謂語言直觀,就是教師利用形象化的語言,喚起學生已有的表象和經驗,為所要理解的原理建立直觀的基礎。這個過程也就是學生感知教材的過程,即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思維、想象過程。當然,這也可以通過直接途徑獲得感性知覺來實現。但是,由于受時間、地點和設備的限制,在各科教學中,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大量依靠的還是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
例如,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即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學生往往把共性當成整體,個性當成部分,對“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寓于個性之中”這個基本原理理解不了。有部分學生干脆把它死記了事,但一接觸實際就會搞錯。為了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真正懂得這個原理的實質內涵,我運用了形象的比喻。我讓學生到水果店去買水果,到電腦室去找計算機老師,到臺山師范去找學生。學生頓時就會感到這個任務實在完成不了。到水果店去買什么水果呀?到電腦室去找哪位計算機老師呀?到臺山師范去找哪位學生呀?就在學生感到為難的時候,我就給他們講了共性寓于個性中的道理。像水果店的這個共性是從蘋果、梨、香蕉等具體水果中概括出來的共同本質,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只存在于蘋果、梨、香蕉等具體水果之中,離開了這些具體的水果,水果也就不存在了,抽象的水果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同樣的道理,老師和學生也是這樣。
這個比喻,優(yōu)于千言萬語的理論治教,學生從模糊的感覺中茅塞頓開,對原理的認識從感性向理性升華。
又如,對“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是受客觀條件和客觀規(guī)律制約的”這樣一個哲學原理,我用“揠苗助長”等成語,“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等典故;講辯證法的聯系的觀點時,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滄海桑田”“山雨欲來風滿樓”等成語、諺語;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用“量體裁衣”“對癥下藥”“因地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等成語;講量變質規(guī)律時,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涓之水匯成江河”“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成語。
用相關的諺語、成語將抽象的原理和深邃的哲理進行淺顯化、通俗化,學生聽起來有味,學起來有勁,理解也深刻。將他們心中對政治課那種枯燥、乏味的感覺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趣味盎然的課堂氣氛。
又如,講“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這個原理時,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我就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加以分析說明。
18世紀一個叫得爾的英國資本家,把價值五萬英鎊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從英國帶到澳大利亞的斯旺河去,并同時帶去了三千名男工、女工和童工,滿懷壯志地想在這個富饒的土地上開工廠,發(fā)大財,干一番資本主義生產事業(yè)。不料,一到目的地,帶去的工人跑光了,都去開荒種地變成獨立的生產者,誰也不愿意為得爾當工人,得爾先生竟連一個替他鋪床、打水的仆人也找不到。得爾發(fā)財的夢想落空了。對此,馬克思曾用辛辣的筆調寫道:“不幸的得爾先生,他什么都預見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輸出到斯旺河去?!?/p>
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果,方法是多樣的,但最終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事例和語言用得好,用得貼切,用得形象、生動、準確,往往可以把教材中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從而強烈地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啟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并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鮮明的印跡而久久不遺忘。利用語文知識來闡釋原理是有效地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像種子一樣,深埋在學生的心田。
參考文獻:
孫海燕.語文知識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2(0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