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星,李琰容
(安徽大學歷史系,安徽合肥 230039)
《馬丁·蓋爾歸來》中的女性主義解讀
李星星,李琰容
(安徽大學歷史系,安徽合肥 230039)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是新文化史和婦女史的代表作家,她的《馬丁·蓋爾歸來》以16世紀法國朗格多克農村的一個冒名頂替案為切入點,試圖重構馬丁·蓋爾的生活世界。對貝特朗的描寫是全書的點。作者通過對女主人公貝特朗的內心世界和她對自我身份的不斷重塑的描寫,再現(xiàn)了這一時期法國農村生活的面貌。
《馬丁·蓋爾歸來》;女性;女性主義;女性身份;身份重塑
20世紀60、70年代起,隨著婦女史研究的拓展和女性權利運動的發(fā)展,女性主義史學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美國學者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代表作《馬丁·蓋爾歸來》(以下簡稱《歸來》)被視為新文化史的典范之作,該書塑造了貝特朗這一特征鮮明的女性形象,對16世紀法國農村婦女的生活面貌進行了頗為詳盡的描述。而目前學界關于該書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對人類學方法和微觀史學的研究。①就筆者所見主要有:劉漫:《從微觀史學視角來看歷史的全局性——以〈馬丁蓋爾歸來〉和〈蒙塔尤〉為例》,《長治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紀燕玲:《初觸微觀史——讀〈馬丁·蓋爾歸來〉有感》,《文史博覽》2014年第2期;王奕丹:《試論〈馬丁·蓋爾歸來〉中的微觀史學》,《韶關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韋麗康:《讀〈馬丁·蓋爾歸來〉思考人類學研究方法》,《現(xiàn)代營銷》2012年第7期;陸啟宏:《娜塔莉——戴維斯與歷史人類學的理論和實踐》,《學?!?014年第3期。不少文章在探討戴維斯的婦女史創(chuàng)作時,從女性主義角度對《馬丁·蓋爾歸來》有所論及。②筆者僅見有:周兵:《娜塔莉·澤蒙·戴維斯與新文化史》,《史林》2011年第4期;夏小娜:《普通婦女——戴維斯婦女史研究的核心對象》,《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張強:《性別表演視域下歷史的重構——〈馬丁·蓋爾歸來〉中女性身份的重塑》,《揚州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夏小娜:《在新社會史與新文化史之間:戴維斯婦女史研究探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夏小娜:《戴維斯婦女史研究的社會性別視角》,《國外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但是,仍未出現(xiàn)對從女性主義角度對《歸來》一書的專文探討。故本文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對該書作一個全面的解讀,以此揭示以貝特朗為代表的法國女性所受的壓迫,以及她們?yōu)楦淖冏陨砻\而做出的主動努力,借此窺探戴維斯的女性觀。
女性主義史學是女性史(婦女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婦女的歷史經驗為研究對象,擴大了史學研究的領域?!芭灾髁x史學家倡導兩性平等,同時也力爭用事實說話,為女性爭取自由和權力?!雹劢鹄?《對女性主義史學的再認識》,《婦女研究論叢》2014年第1期,第51頁。娜塔莉·澤蒙·戴維斯不僅是新文化史的領軍人物,也是婦女史研究領域的權威。
1928年,戴維斯生于美國底特律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49年畢業(yè)于美國女子大學史密斯學院。大學期間她廣泛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參與左派政治活動,這為她以后吸收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進行女性史寫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1959年,從密歇根大學博士畢業(yè)時,她的興趣已從觀念史轉向了社會史,開始利用法國檔案,從事法國史研究。1963年到1977年,曾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多所大學任教。1971年,她受新婦女史學家的啟發(fā),開設了與婦女史相關的課程。這一時期,她對人類學與婦女研究的興趣漸濃,并發(fā)表了一系列頗有分量的論文,取得不小的成績。不久之后,戴維斯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在此期間,讓·科拉斯的《難忘的判決》一書激發(fā)了她寫作婦女史的興趣,她先是參與了《馬丁·蓋爾歸來》法語電影的制作,然后又寫成了同名著作。她還與同事組建了普大的婦女研究計劃,并與法國年鑒派史學家們主編了《婦女史》的第三卷。之后,戴維斯寫出了《檔案中的虛構》《邊緣女人》《銀屏上的奴隸》《16世紀法國的禮物》《騙子游歷記》等著作。在《馬丁·蓋爾歸來》《檔案中的虛構》《邊緣女人》三部與婦女史相關的著作中,她塑造了為數(shù)眾多的女性形象。其中,尤以底層普通女性個體為考察對象,包括城鄉(xiāng)婦女、女仆、女犯人、女工、女商人、女教徒等等。她注重通過對個別女性的內心與精神世界的描寫來展現(xiàn)歷史。在戴維斯的學術生涯中,《歸來》一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標志著她的人類學轉向和對女性主義的關注。上述戴維斯的五部著作都與《馬丁·蓋爾歸來》有著興趣上、故事結構上,或是研究方法上的一致性。其中,《邊緣女人》《騙子游歷記》與《歸來》最為相近,前者通過回憶錄、手稿等資料,重構了17世紀處于“邊緣”的三位女性的生活,再現(xiàn)了17世紀女性生活的多樣性;后者描述了一個游移于阿拉伯世界與歐洲之間的阿拉伯人的奇特經歷,討論了文化越界與文化認同的流動性。
《歸來》運用了社會史、心理史、計量史的理論和方法,描繪了16世紀后半期法國農村生活的全景,涉及土地改革、婚姻生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斑@本書的主要參考文獻是讓·科拉斯1561年撰寫的《難忘的判決》和紀堯姆·勒敘厄爾同年出版的《離奇的故事》,兩者都是在故事發(fā)生后的一年里著寫完畢的,屬于那個時代的當代史,所以具有相當大的可靠性。①紀燕玲:《初觸微觀史——讀〈馬丁·蓋爾〉有感》,《文史博覽》2014年第2期,第86頁?!?6世紀40年代,朗格多克的富農馬丁·蓋爾離家出走了,他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西班牙,甚至還加入了西班牙軍隊,參加了對法國的戰(zhàn)爭。八年后,他回家了,得到了家人和村民的接納。然而,在三、四年美滿幸福的婚姻生活后,他的妻子卻說這個回來的丈夫是個冒名頂替者,將他送上了審判席。最后,就在那位丈夫幾乎讓所有人相信他就是馬丁·蓋爾的時候,真正的馬丁·蓋爾出現(xiàn)了,假馬丁被處死。戴維斯“將這個故事置于16世紀法國村落生活和法律的價值和習慣之中,借助他們來理解這一故事的核心因素,并借助這一故事回頭來評論他們……將一個傳說轉變成歷史”②[美]娜塔莉·澤蒙·戴維斯:《馬丁·蓋爾歸來》,劉永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而完成了作者以民族志的方法寫歷史的思想實驗?!斑@個傳奇性的故事能長久流傳,不只是因為故事表面有趣,而在于作者更多地去挖掘了當?shù)卮迕竦脑竿?、想法、情感及周圍社會的變化發(fā)展狀況,并且提出了更多深層次的問題。③王奕丹:《試論〈馬丁·蓋爾歸來〉中的微觀史學》,《韶關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第74頁?!薄霸跁校覀儠煌潭鹊馗惺艿叫陆毯彤惗诵叛雠c天主教正統(tǒng)間的對抗、不同民族與文化間的沖突、年輕一代與傳統(tǒng)保守勢力的矛盾、經濟生活與土地制度等等”④周兵:《娜塔莉·澤蒙·戴維斯與新文化史》,《史林》2011年第4期,第147頁。。
1556年,阿諾以“馬丁”的名義,來到阿爾蒂加,占有了馬丁的身份。貝特朗從初次見到他的時候,就“驚訝地后退了”。⑤同②,第57頁。聽到他敘述他們過去的事的時候,貝特朗才認出了他。他與貝特朗共同度過了三年恩愛、平靜的生活,還養(yǎng)育了一個女兒。然而在三年的生活中,她可以體會出這個人并不是八年前遺棄她的馬丁,但是她沒有揭穿他,因為他們相愛了。假馬丁成了一個理家能手,井井有條地經營著自家的農場,還開始出售祖產,甚至向叔叔索要賬本,這讓皮埃爾惱怒。這時候,關于馬丁的不利傳言增多,一個路過阿爾蒂加的的士兵說,馬丁曾在兩年前的一次戰(zhàn)爭中丟了一條腿,真正的馬丁有條木腿。皮埃爾栽贓陷害假馬丁是縱火案的兇手,甚至雇兇手想殺掉他。皮埃爾甚至假冒貝特朗的代理人的名義,將向里厄法庭起訴。
貝特朗能為了社會名譽和經濟利益而接受假馬丁,這場“私定的婚姻”也給她的名譽感帶來了焦慮。貝特朗深陷苦惱之中:“她想讓她的兒子繼承家業(yè)。上帝會因撒謊也懲罰他們嗎,假如他們的婚姻僅僅出于私定,在她的母親和其他村婦眼中,她是不是一個令人羞恥的通奸犯呢?她的女兒貝爾納會被玷污嗎?因為據說通奸懷上的孩子,是刻著父母罪過的標記的。她愛新馬丁,但他已騙了她一次;他是否最終還會騙她一次呢?假如另一個馬丁·蓋爾回來了,那該如何是好?”⑥同②,第72-73頁。另一方面,他的母親和繼父威脅她,“要是她沒有正式許可皮埃爾的行動,他們要將她逐出家門?!雹賉美]娜塔莉·澤蒙·戴維斯:《馬丁·蓋爾歸來》,劉永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3頁。貝特朗盤算著下一步計劃,既要贊成繼父對馬丁的控告,又希望輸?shù)暨@場官司。一方面她按照和新馬丁謀劃好的臺詞,僥幸地通過了法官的質問,希望法官能宣告新馬丁是她的丈夫;另一方面,她也做著打贏官司的準備?!白鳛橐粋€有過短暫婚姻生活的年輕漂亮的女性,內特朗內心的欲望和現(xiàn)實的需求促使她不斷重塑身份以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雹趶垙姡骸缎詣e表演視域下歷史的重構——〈馬丁·蓋爾歸來〉中女性身份的重塑》,《揚州大學學報》2015第1期,第92頁。
在審判中,貝特朗小心甚微,她只能提到被告在過去了解的馬丁,這樣一來,他才不會在回答時卡殼,而她也不至于受到通奸的指控?!八坏貌皇褂门尤菀资茯_上當?shù)男蜗蟆@是不論什么時候,大凡對己方有利時,婦女在執(zhí)法官面前常常都會施展的技巧?!雹弁?,第81頁。在假馬丁的身份遭到皮埃爾質疑,以及后來在兩所法院接受法官百般盤查的過程中,如果不是她有意維護,假馬丁再機巧的謊言恐怕也要穿幫。“在與犯人當面對質之前,貝特朗都在完美無缺地扮演著她雙重的角色?!雹芡?。假馬丁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對她的的證詞提出反駁,并聲稱:“皮埃爾·蓋爾逼迫貝特朗在違背意愿的情況下提起上訴……”⑤同①,第79頁。對法官聲稱,“要是她愿意發(fā)誓他不是她的丈夫馬丁·蓋爾,他甘受法庭選擇的任何一種死刑,貝特朗沉默了?!雹尥伲?2頁。里厄法院最后判決:被告犯下了冒用馬丁的名字和人格、侮辱貝特朗的罪行。之后,冒充者不服,上訴至圖盧茲高等法院。
1560年5月初,圖盧茲高等法院開始聽審貝朗特和皮埃爾,他們各自與被告對質。與假馬丁對質時,貝特朗又流露出了不確定而緊張的神色。直到裝著木腿的真馬丁出現(xiàn)在圖盧茲法庭。皮埃爾和馬丁的妹妹們經過仔細辨認,都確定這個新來的人才是真正的馬丁·蓋爾。而貝特朗“面對她的處境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可能結果,鐵下了心腸,當她來到刑事法庭時,能出色地演好她的角色。”⑦同①,第99頁。她看了一眼新來者之后,開始顫抖和哭泣,并跑過去擁抱他,請他原諒自己。她聲稱自己是無力抗拒阿諾·迪蒂爾的詭計和誘惑,說是因為妹妹們和叔父太快就接受了他,自己是急切地盼望丈夫歸來,以致相信了他。而面對貝特朗的眼淚,馬丁·蓋爾沒有留露出一絲的哀傷,甚至說:“比起父親、母親、叔父、姐妹和兄弟對他們兒子、侄子或兄弟的了解,妻子理應更為了解自己的丈夫。對降臨到我們家的災難來說,唯有你應該受到責怪?!雹嗤?,第100頁。圖盧茲高等法院最后判決,阿諾·迪蒂爾,犯了“冒名頂替和欺騙性地冒充他人姓名和身份及通奸”⑨同①。的罪行。法庭對阿諾判處絞刑,并焚尸。貝特朗沒有因為欺騙、重婚或是通奸而被處罰?!岸啻斡懻撝螅ü賯円恢峦庀嘈潘纳埔狻詺w根結底還是脆弱的?!雹馔?,第102頁。
社會性別是女性主義史學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芭灾髁x史學強調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男女地位的差異,認為男女不平等是社會文化造成的,與權力、資源分配和制度上的牽制信息相關?!?11)葉漢明:《主體的追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出版社,1999年,第19頁。(11)夏小娜:《戴維斯婦女史研究的社會性別視角》《,國外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144頁。的確如此,16世紀法國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在這一故事中有所反映。
16世紀是法國社會的轉型期,政府面臨著深刻的政治危機和宗教危機,法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風俗以及性別關系等方面都面臨一種重構。受中世紀法律和宗教法規(guī)的影響,婦女在法律地位上低于男性,不能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法律責任?!八齻冊诜缮祥L期處于家庭男性成員的監(jiān)護之下。按照羅馬法,成年男子不需要監(jiān)護,而女子則不然?!弊髡咄茰y貝特朗至少是與一位兄弟生活在一起的。假馬丁在臨死前確立了他的兄弟對自己女兒貝爾納的監(jiān)護權。正如書中所言,貝特朗敏銳地感受到女性在婚姻和社會生活中的弱勢地位:周圍世界的組織結構和公眾認同與男性密不可分,家庭財產的繼承人總是男性。這一時期仍盛行著長子繼承制,即便馬丁一直流浪在外,但是老??宋魅园疡R丁定為家族財產的繼承人。這些家產不僅包括馬丁父子在本地的大部家產,還有馬丁作為“長門長孫”留在老家的祖產。貝特朗出嫁時則僅得到一些為數(shù)不多的嫁妝:“一筆50至150里赫的現(xiàn)金與萊茲河西岸一塊叫德爾布拉的葡萄園。除此之外,還有這一地區(qū)每個新娘隨身帶走的家庭物件與衣著……”①[美]娜塔莉·澤蒙·戴維斯:《馬丁·蓋爾歸來》,劉永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8頁。她不僅在娘家受到繼承財產的限制,在丈夫家同樣不具備對丈夫財產的使用權。在婚姻生活中,16世紀的法國婦女在婚姻上沒有自主權?;浇虝?guī)定,“女孩子一般12歲就可以結婚,嫁給誰并不能由自己做主。”②裔昭?。骸段鞣綃D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162頁。大多數(shù)時候,婦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兄長做主,以家庭利益為目的。根據羅爾斯—蓋爾的婚書,娜塔莉推測當時馬丁只有十四歲,貝特朗只有十二歲。馬丁出走時,貝特朗也還不到二十二歲?!傲_爾斯與蓋爾兩家都非常希望聯(lián)姻……傳宗接代的希望,不僅存在于國王心中,也存在于鄉(xiāng)下人的心中,他們都留心在幼小的年紀就讓他們成家?!薄俺宋磥淼暮蟠猓浳锖蛣趧盏慕粨Q肯定也在考慮之中。蓋爾的磚廠可能對羅爾斯很重要,而貝特朗的兄弟對蓋爾家的女兒們也很重要。”③同①。可見,婚姻不僅與財富和社會地位相聯(lián)系,更與傳宗接代密切相關。馬丁與貝朗特結婚八年之后,終于生下了一個男孩,意味著貝特朗進入成年的真正的第一步。生育保證了她在丈夫家庭以及心中的地位。然而,當馬丁出走后,馬丁的叔父皮埃爾暫時代管著蓋爾家的財產,還娶了貝特朗守寡的母親為妻,這讓貝特朗的處境更加尷尬,“她既不是妻子,也不是寡婦,重新與她母親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她不得不在磨坊、井邊、磚廠和收割時面對其他村婦?!雹芡?,第46頁。傳統(tǒng)法律甚至規(guī)定:不論丈夫離開多少年,除非她握有丈夫死亡的某些證據,否則她沒有再婚的自由。所以,在馬丁出走的八年時間內,貝特朗并沒有離婚的自由。
16世紀的法國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開始出現(xiàn)并發(fā)展起來,這給婦女們的經濟生活帶來了新變化:她們在固守家庭勞動的同時,也不得不進入到雇傭勞動領域。她們必須學會一些勞動技能,還要和男人們打交道,并能做簡單的計算。未出嫁時的貝特朗,不離母親左右,學習織布和其他的女紅。不僅貝特朗如此,阿爾蒂加和附近村子的女孩子都是如此,她們常常被送去服侍其他人家。貝特朗的母親、巴斯克婆婆,還有她的教母更如此,她們從事著繁忙的田間和家務勞動,鋤地、修剪葡萄樹、收割葡萄、紡織、做面包、修剪羊毛、照顧牲畜、承租土地、販賣米酒,甚至做接生婆……她們適應著這一制度,尋求著自身的行事方式,并將其傳承下去。同時,世界范圍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席卷法國,人文主義思想家和宗教改革人士對歧視女性的傳統(tǒng)性別觀提出了批評。這給貝特朗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希望,她等待著“一位即將歸來的,卻又截然不同的丈夫與愛人?!雹萃伲?7頁。在接受假馬丁之后,面對這場婚姻給自己帶來的道德困境,新教教義給她帶來了希望,“他們可以僅僅將他們的故事告訴上帝,而不必和任何人類的中介交換意見。那就是,他們自愿打造的生活,乃是上帝的天意的一部分”。⑥同①,第62頁。同時,1545年日內瓦新婚姻法規(guī)定:被丈夫遺棄的妻子,“假如妻子并沒有給他任何遺棄的理由,或是做過任何錯事,那么,在一年的審查之后,便可從宗教法院得到離婚的許可,并允許再婚。”⑦同①,第63頁。這些新教義、新法規(guī),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她的焦慮。
“戴維斯通過搜集大量婚約、遺囑、土地、契約、教堂與法庭記錄,賦予了貝特朗在這個案件中以一種關鍵性的和主動的角色,”⑧同①,第139頁。貝特朗不再以傳統(tǒng)村婦的柔弱形象出現(xiàn),而是有著鮮明個性特征的女性。馬丁出走的八年里,貝特朗一方面固守著作為一個女人的好名聲,“她固執(zhí)的獨立,對任何加諸在女性身上的限制,她都抱著敏銳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雹嵬?,第42頁另一方面,“她講究實際的打算,讓她跟兒子親近,讓她寄希望于某天他能繼承那些東西。”⑩同①,第46頁“正是這些特質令她能很好地處理她與真實丈夫——馬丁、冒名丈夫——阿諾以及馬丁家族之間的微妙關系。而且,在審判中她表現(xiàn)出來的對于這些微妙關系的解釋以及隨著案情發(fā)展所做證詞的調整都足以顯示這位婦女的獨立性與自主性?!雹傧男∧龋骸镀胀▼D女——戴維斯婦女史研究的核心對象》,《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第138頁。
綜上所述,文藝復興初期,無論從法律制度上,還是在資源分配上,男女地位都是不平等的。法國的財產繼承仍然圍繞男性繼承人展開的狀況和對女性繼承的限制表現(xiàn)了法律對父系親屬關系的偏袒,反映了當時父權制社會的實質。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的法國社會,無論是普通大眾,或者受到人文主義影響的社會精英,他們對女性的認識仍存在矛盾性。這一時期強調女性貞潔、緘默、溫順的中世紀傳統(tǒng)女性觀得以強化,年長婦女們的恪守婦道的行事規(guī)范,法學家們貶低、輕視女性的態(tài)度,馬丁·蓋爾歸來后對妻子的求全責備等等都說明了這一點。另一方面,女性在社會經濟、文化和宗教等領域日趨重要的作用,使得她們在不斷地調適自身社會角色的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性。貝特朗的雙重身份的矛盾和自身角色的不斷調適,無一不是出于社會底層的婦女面對不平等的文化習俗的壓制而做出的適應性選擇。但是女性實現(xiàn)自身解放和完全自主的社會條件還不具備,她們最終還是要受男權社會的壓制。女性要真正實現(xiàn)自我獨立,獲得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和角色認同,還要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LI Xingxing,LI Yanrong
Natalie Davies is a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both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an d women's history. In her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she tries to reconstruct the life world of Gail Martin by taking a cas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in rural France Languedoc impostor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description of Bertr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whole book.Through the inner world of the heroine Bertrand and her constant reshaping of self identity,the author shows us the picture of the rural life in Franc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femininity;feminism;feminine identity;identity reshuffling.
I106.4
A
1009-9530(2016)06-0088-05
2016-01-23
李星星(1990-),女,安徽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研究。李琰容(1989-),女,安徽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