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玉同
(九江職業(yè)大學,江西九江332000)
照應差異視域下的英漢翻譯研究
盛玉同
(九江職業(yè)大學,江西九江332000)
文章試從韓禮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等學者關于銜接及銜接手段的論述出發(fā),結合國內學者對其作出的論述以明晰英漢差異。將英漢銜接照應手段差異進行對比深化認識,從中發(fā)現(xiàn)它們對翻譯實踐的影響和啟示。
銜接;照應;翻譯
照應(reference)是銜接主要類型之一,在語篇中同樣具有銜接功能。在韓禮德和哈桑所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書中,關于銜接的含義二者認為銜接是一種語義范疇,指存在于語篇內的意義單元間的相互關系,在篇章里銜接關系指篇章某成分意思表達取決于另一成分意義確定[1]。所謂銜接關系可以理解成在同一語篇中,對某語言成分的理解依賴于另一或者其他多個語言成分,那么這些語言成分所形成的關系可以稱為銜接關系[2]。
研究語篇和翻譯時常會論及語篇銜接(cohesion)這個概念。銜接及其類型手段如照應(reference)等是語篇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一個語篇是否經(jīng)得起推敲的關鍵之一。且翻譯過程中也會遇到語篇知識,不管是原文還是譯文都存在語篇的銜接手段,一個譯文語篇前后銜接、意義連貫,其可接受程度就大很多。
基于銜接概念及其銜接與翻譯語篇之間的聯(lián)系,下文試將漢語和英語中的銜接手段進行對比。在英漢對比視角下,觀察語篇銜接手段類型差異,理解翻譯實踐中譯文和原文銜接手段實現(xiàn)形式,以期更好地認識原文銜接機制在翻譯中對譯文的影響,從而更好地理解原文提高譯文輸出質量。
據(jù)韓禮得和哈桑理論,語篇銜接手段類型主要由語法銜接、詞匯銜接構成。限于篇幅,這里僅探討語法銜接中的人稱照應和指示照應。
2.1 英漢人稱照應差別
人稱照應(personal reference)指的是在語篇內使用各種人稱代詞來實現(xiàn)語篇所需的銜接功能,從而體現(xiàn)照應。例如用人稱代詞they、we、he等和他們相應的限定詞their、our、his來體現(xiàn)語篇內的照應關系[3]。
英漢語言中人稱代詞基本可以對應,這一點為讀者熟知故不贅述。我們主要看英漢人稱照應在含義上的差異:如相比較而言,英語語篇內照應的使用頻率比漢語語篇要高[4],主要原因是英語要保證其句子、篇章結構的完整性和邏輯的嚴密性[5]。此外,差異主要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1)英漢人稱代詞在含義和文化內涵上的差異。漢語中的人稱照應突出體現(xiàn)出說話者或篇章內人物之間關系如級別、長幼、親疏等等,有的則具有表達敬語的功能。如漢語同樣也有三種人稱。但漢語第一人稱有“您”和“你”的差別,表示尊敬的意思,英語就不明顯,故無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都需考慮:英漢人稱照應所對應的差別和漢語當中人稱所蘊含的文化色彩。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①:Later,an officertelephoned for additional details.Hesaid the pair’s methods suggested they might be the same men who had committed a number of robberies in the area over the past fewmonths.
譯文:后來,一個警察打電話來詢問其他細節(jié)。他說這兩個劫匪的作案手法表明他們可能就是過去幾個月里這一地區(qū)多起搶劫案的肇事者。
(Face toface with guns,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
例①是個為讀者熟悉的人稱照應,指代明顯,翻譯也好處理。而例②(見下文)中雖然指代關系清楚但是原文語篇內蘊含作者想要表達對父親過去行為的理解和對先父深深的崇敬之意,故此處在翻譯時須留意其人稱照應背后的文化屬性差異,所以這里“you”最好翻譯為“您”。
例②:At such times I put my hand on his,and say“youset the pace.I will trytoadjust toyou”.
譯文:每逢此時,我便扶著父親的肩膀來維持平衡并對父親說“您來,我跟著您”。
(Agood heart tolean on,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
這里的you根據(jù)父子關系,在我們的文化特點中應該翻譯做“您”。
2)隱形性。部分英語篇章中人稱照應中“himself/ themselves他(們)自己”等反身代詞并沒有出現(xiàn),若在英漢翻譯活動中譯者注意到了這一點并適當將這一隱性信息在譯文中補充完整,譯文意思表達則會更為飽滿。而在漢語里則沒有像英文中一一匹配的反身代詞,但漢文里很多時候是具有表達英文反身含義需求的,且適當補充這一需求會使得句意信息更加完整,使得原文意思“High-Fidelity高保真”,如:
例③:I wonder if he noticed us doing so.I wonder how it feels when people lock their doors at the sight of you.
譯文:不知他是否注意到我們這一舉動。不知當別人一見你就鎖上車門,你自己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Should I have a gun?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
這里文中有明顯的對比關系,嘗試加上反身代詞對比表達出作者的換位情緒。由于英文是形合語言,在描述一件客觀發(fā)生的事情時往往表達上會注重客觀性,少用人稱代詞以減少在描述事情時主觀看法的參與,中文則不然,要在I wonder how加上有靈主語(人稱)照應,才符合中文常用人稱主語表達的習慣,即語義重點在表達人的主觀感受情況和情感。
2.2 指示照應
根據(jù)韓禮得和哈桑理論,指示照應意在表示篇章中說話者和其他對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遠近(proximity)關系。漢語中也有基本對應的指示照詞,在漢語語篇里指示詞也可表示說話人和參照物或參與人(也可能是讀者)之間的位置和時間關系,以說話人為參照,指示詞可表空間遠近、時間早晚。
1)英語指稱代詞指的是空間概念,一般來說,“這”表示的距離近,“那”時常使用近指代詞“這個”、“這里”表示遠指;所以漢譯英時,需要將漢語的近指代詞轉換為英語的遠指代詞,英譯漢反之亦然。上面的例子正是因為敘述者與他父親有著真摯的感情,雖然父親已故多年但心理上仍非常親近,故Those things翻譯為“這些話”而非“那些話”。這樣處理方便實現(xiàn)原文表達與譯文輸出后時空和心理空間的銜接。
例④:“Thisis my son,but it is also me,and I could have done this,too,if things had been different.”Those wordswere never said aloud.
譯文:“這是我兒子,但也是我,如果我沒有瘸,我也會和他一樣。”雖然這些話他從未說出。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三單元)
2)有學者指出英語中“這”和“那”的使用情況分別是:“那”被用的頻率遠高于“這”,而漢語中它們的使用頻率情況卻剛好顛倒過來了,可見漢語使用“這”的頻率要比英語高[6]。當發(fā)話者指稱上文的陳述時,漢語多數(shù)情況下一般較傾向用“這”,故在漢譯處理時多考慮是否把“that”譯為“這”更符合原文意思和我們的語言習慣。例⑤中如果直接按照原文指示關系譯為“在那一點上”稍顯別扭。如:
例⑤whatever it might once have happened,His love was all for her.She could not be deceivedin that.
譯文:無論之前發(fā)生過什么,他的愛只屬于她。在這一點上,她不會被騙。
3)有些指示關系可不譯。繼韓禮得之后有人指出銜接的實現(xiàn)手段并不只有詞匯銜接和語法銜接,此外還需考慮篇章,標點,甚至是文章作者的寫作風格,都可以成為文章構成銜接的要素。所以翻譯時也應考慮以上情況,在處理指示照應銜接手段時結合篇章的其他銜接方法全盤考慮,譯文效果也許會更好。
例⑥……dimlylit ward……“Your son is here,”she said tothe old man.
(The Right Son at the Right Time)
“Your son is here”很容易譯為“您兒子在這兒呢”或者“您兒子來了”。其實從該文章明顯可以看出here所指代的地方,但是全篇看來作者要突出的是父親在彌留之際正需要家人給予關懷的時候,“兒子”(實際并非他兒子)就出現(xiàn)了。體現(xiàn)的是一個從期待到實現(xiàn)的圓滿過程,所以這里不能單按照指示關系定譯文,應聯(lián)系篇章找出更多的語義關系確定其含義,原文此處要表現(xiàn)出的是“發(fā)生了一個從無到有的轉變”。這樣翻譯更符合原文意思“您兒子來了”。
英語篇章邏輯關系嚴密,從外在形式就很明顯可以發(fā)現(xiàn)。而在漢語語篇中,僅從表層形式不易發(fā)現(xiàn)其內在邏輯關系,故漢語可稱為意合語言。因此漢語連貫常??扛鞣N隱性指稱銜接手段實現(xiàn)?!跋啾戎?,英語是語法型語言,各種句式有其嚴謹?shù)谋憩F(xiàn)形式,注重用表層語言形式傳達句子的語義內容。因此,英語的指稱銜接手段在漢語中常表示為零式指稱或其他銜接手段”[7]。
英漢分屬兩個不同語系,二者實現(xiàn)銜接手段方面也勢必各有特點,英語重形合,漢語強調意合。因此,研究認識英漢銜接手段及其差異對加深英漢語言的理解多有裨益。無論是對英語學習還是翻譯學習都會有所幫助。在進行翻譯活動時,譯者應從當下的翻譯實際出發(fā)去選擇翻譯方法,譯文中銜接方式的選擇是否應與原文形式上對應,取決于譯文中語義語篇銜接。考究英漢差異是為了更好地輸出譯文,故不應唯方法論,此舉只是為我們翻譯活動多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同時翻譯還需兼顧原文本和目的語各自所涉及的社會文化、風俗、表達思維習慣等等方面的異同之處,盡量低損耗地將原文意思真切地呈現(xiàn)到讀者面前。
[1]M.A.K.Halliday,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1976.
[2]朱永生.韓禮德的語篇連續(xù)標準——外界的誤解和自身的不足[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1997(1):23-27.
[3]滕梅.《蘇東坡傳》兩個中譯本對照應銜接的處理[J].Translation Forum,2015(1):59.
[4]田清華.漢英語在語篇銜接與連貫方面的異同[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5):76.
[5]劉英杰.英漢語篇中的照應銜接手段差異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32.
[6]北京語言學院教學研究所.漢語詞匯的統(tǒng)計與分析[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5.
[7]陳淑萍.英漢銜接手段的比較與翻譯[J].Journal of Zheng zhou Institute of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2003(2):77.
Translating practi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reference differences
SHENGYu-tong
(JiujiangVocational University,Jiujiang,Jianxi,China 332000)
This paper starts the discussion with Halliday and Hasan`s theory of cohesion:reference.By clarifying the devices of cohesion and its function in discourse,it sorts out the differences of realizing cohes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It is found that those differences can be applied tohelpingor instructingtranslators in testingand enhancingtheir translating.
cohesion;reference;translating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4.028】
H315.9
A
2095-7661(2016)04-0090-02
2016-07-20
盛玉同(1981-),男,江西九江人,九江職業(yè)大學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教學與實踐。